6月21日上午,2025年暨南大学本科招生新闻发布会在该校石牌校区举行。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该校普通高考招生计划总数5160个,较去年新增240个,在广东省投放计划2388人,较去年增加54个。
新增2个本科招生专业
设置24个专业组
据悉,新增计划重点投放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工科等前沿技术领域专业。今年新增2个本科招生专业招生:食品营养与健康、马克思主义理论。
学校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朱子木提醒,考生报考时需留意专业组计划数相比往年的变化,对照近三年的录取分数线科学填报。
招办表示,今年分组优化,专业组选择多,按照学科和专业类别,进一步优化细化专业分组的设置。在广东省,普通历史类设置9个专业组,普通物理类设置15个专业组。考生可以多组填报,排位区间范围也比较广,建议广东历史类考生排位5000位左右,物理类考生排位40000位左右可以大胆填报。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下,考生服从调剂且身体条件符合学校录取要求,原则上提档后100%录取,专业调剂仅在投档专业组内进行。
增设18个创新(特色)班
与都柏林大学合办“3+1”国际班
2025年增设18个创新(特色)班,融合人工智能、院士学术领航,发挥学科优势资源,实现特色人才培养。创新(特色)班覆盖文经管理工等学科,按照高考成绩直招,无须二次选拔。
其中,院士领航化学班今年共招收41名同学,其中广东20名、广西、甘肃、河南、湖南、江苏、陕西、云南各3名。师资方面,该班聘暨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邢锋教授为荣誉班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研究员为班主任,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陈填烽教授为执行班主任,汇集暨南大学化学相关顶级师资组成导师库。培养模式上,增加全过程的科研训练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始接受系统科研训练,通过双向选择组成1v1科研训练模式。专业基础课小班授课,因材施教。
在国际化办学上,暨南大学再往前迈一步,与爱尔兰都柏林大学(UCD)合作,开设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的暨南大学“3+1”国际班,分别为商务英语(国际班)、国际商务(国际班)、旅游管理(国际班)。学生前3年在暨南大学进行本科课程学习,本科成绩和语言达到都柏林大学硕士转入要求前提下,第4年前往都柏林大学攻读“1”年制的硕士学位。修完规定的课程并达到毕业和学位授予条件,将获颁暨南大学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都柏林大学理学硕士学位证书。相关负责人表示,国际班在费用成本、培养模式、就业前景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人工智能赋能专业
跨校区协同培养
2025年,学校以人工智能赋能本科教育教学,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改革、实践教学等数智化改革。开设“人工智能+”通识教育课程以及学科交叉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开设“数字人文与专业大模型应用”“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数字治理与公务能力”等微专业,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成长,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深圳校区2025级本科新生试行第一学年在广州石牌校区集中培养,尽享校本部百年积淀的学术资源、名师课堂与校园文化,强化学术基础,第一学年结束后返回深圳校区深耕专业与产业实践。
学校的学科种类齐全,1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总数排名广东第三位,考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更加丰富多元。大学就读期间,转专业机会多,辅修制度灵活,充分满足学生兴趣和专长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曾俊 实习生:邓可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