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人才发展,关注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立足湾区共融,建议加强穗港企业市场准入软联通;立足南沙开放,主张打造大湾区国际仲裁开放性平台……1月23日下午,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广州代表团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回望2023年广东省的成绩,代表们倍感振奋;展望2024年新征程上的蓝图,代表们豪情满怀。
谈感想、说变化、建真言、献良策,来自各行各业的代表围绕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百千万工程”实施、南沙高水平开发开放等事关广东、广州改革发展的重大课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汇聚起全省人民共谋发展的共识,将把大会激发出来的热情转化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省人大代表董可:
从化力争2027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千亿元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从化区委书记董可表示,从化作为“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将做到“三年目标瞄准两年干”,力争今年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深入挖掘特色产业突破口,从化正以特色发展推动县域“优势塑造”。董可表示,着眼引入生态友好型、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从化制定实施“1+3+5+N”产业政策体系,深挖细查从化的“隐形冠军”。据透露,去年从化工业投资连续5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规上工业总产值、固投同比分别增加9.1%、12.5%,今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2027年达到1000亿元左右。
作为全国唯一的县域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从化正以全要素整合推动各镇“结构调整”。分类分片推进10个重点示范片区、97个整治项目,预计带动投资400余亿元。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化以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动力增强”。全力推动富民兴村,在去年全面消除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下的村的基础上,今年努力提高到20万元以上。扎实推进农房建设试点,去年超额完成1030栋“赤膊房”改造,今年将全面铺开整治,力争提前完成2万多栋的任务。
从化推动广州国家版本馆周边风貌提升,将优化提升范围从原来的0.15平方公里拓展到5.2平方公里。高品质打造温泉总部集聚区,加快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二期、国际交往花园建设,扩大从都国际论坛、世界生态设计大会影响力,面向高价值人群引进品牌酒店项目,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省人大代表刘涛:
加快把南沙建设成为国际商事仲裁首选地
“政府工作报告对南沙进行了专门部署和特别强调,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南沙开发开放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盼。”广东省人大代表、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刘涛认为,要将南沙打造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关键是要抓住与港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他表示,《南沙方案》出台之初,广州市大力支持广州仲裁委以分支机构南沙国际仲裁中心为依托,谋划将南沙打造为国际仲裁先行地,努力将“一国两制三法域”从“制度之异”转化为“制度之利”。
广州仲裁委在全球首发互联网仲裁推荐标准“广州标准”,已入选国务院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并获联合国贸法会官网推介。2023年,广州仲裁委联合金砖国家头部仲裁机构,发布《仲裁合作南沙共识》,已经获30家国际机构认可。
“多措并举让广州仲裁委公信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去年总标的额位列全球前十,覆盖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逐渐步入世界头部仲裁机构行列。”刘涛建议,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仲裁联盟实体化运作,加快推动南沙深化粤港澳仲裁合作,加快把南沙建设成为国际商事仲裁首选地,打造大湾区国际仲裁开放性平台。
省人大代表李阳:
大湾区有能力培养出集成电路行业龙头企业
“过去一年,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科技自立自强能力不断提升,制造业当家越做越强。”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慧智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李阳表示,在全力打造中国集成电路第三极,深入实施“广东强芯”工程中,广东省已经在高端模拟、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工艺方面布局了一批重大产线项目,比如粤芯三期等。
李阳所在的慧智微电子去年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是广州第一家上市的芯片设计企业。
李阳表示,芯片的产业发展规律是需求牵引发展,竞争推动进步。粤港澳大湾区是半导体市场集中区域,是消费类电子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智慧家电生产制造中心,在庞大的市场需求和保障供应的预期下,大湾区有能力、有机会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企业,尤其是对全产业链起到带动作用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李阳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形成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领先应用和产业协同,实现产业牵引,“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应用是后续10年的主要产业推动力,而智慧城市、智能机器人和自动驾驶是人工智能重要应用领域”。
省人大代表刘智成:
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
“广州地铁今年将加速推进‘轨道上的大湾区’建设。”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刘智成表示,过去一年,广州地铁如期实现多条地铁、城际线路开工、开通,全年完成重点项目投资861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41亿元。今年,广州地铁将继续发挥重大项目压舱石的作用,全面推进在建的23条654公里的地铁和城际线路的建设。
其中,地铁建设方面,今年将开通三号线东延段及首条环线十一号线,实现地铁运营总里程超过700公里;城际铁路方面,由广州地铁集团牵头运营的城际项目将达21条(段)、938公里,今年将开通广佛南环、佛莞、广清北延段、新白广等4条城际。
“昨晚,我们刚刚完成了莞惠、佛肇城际运营交接,下一步将与广佛南环、佛莞城际实现‘四线’贯通运营。”他说。
以公交化运营为导向,广州地铁积极推动广东在“四网融合”发展中率先实现突破。“广清城际铁路积极探索‘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模式’。”刘智成表示,在提速、便民的基础上,实现“安检互认”,旅客在花都站与广州北站换乘无需二次安检。
近年来,城际铁路逐渐成网运营,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大提升。他建议,沿线各个城市加快城际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片区规划,以城际枢纽为核心圈层式推动土地出让,着力推动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转变。
如何让出行“安全、高效、有温度”?刘智成表示,2023年地铁客流快速回暖,日均客运量达857万人次。广州地铁特别聚焦“一老一小”和残障群体,让地铁更友好、更有温度,持续推进适老适幼无障碍设施改造,打造“全龄友好型地铁”。
省人大代表林伟洪:
打造现代化教育新高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4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进行了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省教育系统干部师生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盼。”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外国语学校党总支书记林伟洪表示,广州教育总体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公平卓越、活力创新、开放包容的广州教育新体系,形成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的广州教育新格局,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示范城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发展更加公平更高质量教育?林伟洪提出努力打造现代化教育新高地,广大中小学校必须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努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林伟洪建议,坚定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广州应紧紧围绕国家中心城市、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的定位,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完善创新人才脱颖而出机制,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此外,应加快助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省、市应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不断开辟职业教育新赛道,努力培养大国能工巧匠。
省人大代表贺冬贵:
建议为乡村打造文旅“人设”
今年冬天,哈尔滨热度暴涨,成为国内旅行目的地的“顶流”。在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市白云区大源街大源村党委书记贺冬贵眼中,借鉴哈尔滨的经验做法,打造文旅“人设”是可行之道。
据介绍,大源村是一个拥有山、水、林、田资源的村庄,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发展文旅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同时,村内辖内有25家电商产业园,从业人员约3万人,是远近闻名的“巨无霸”村。
像大源村这样有着鲜明特色的乡村,可设计文旅“人设”。贺冬贵建议,充分发挥“大源乡村振兴示范带”的先行探路和引领示范作用,加快大源洞文旅核心区招商引资,打造一个集文化、研学、休闲、娱乐、饮食、康养和度假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产业。目前初步规划设计已完成,相关留用地选址落地、招商开发、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还在不断探索中。
贺冬贵还建议解决拥堵问题,更好改善周边发展环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省人大代表王斌:
推动广东与香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
“应加快广东与香港在企业市场准入和人才准入的规则对接。”广东省人大代表、普华永道广东省市场主管合伙人王斌就广东与香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提出建议。
她举例说,“对内地企业和港资企业‘同事同标’,在大湾区范围内取消港资企业市场经营准入、政务服务电子化、政府采购以及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差别化待遇。”
王斌还建议逐步扩大广东与香港专业人才在执业资格和职称认定的互认范围,通过广东省完成境外职业资格执业便利清单等对接工作,使更多香港专业人才参与到广东的经济发展中。
“香港的专业组织负责人每年在各种国际活动上,为香港开展营商环境推广和招商引资,推动香港与世界各地建立资源网络。”
了解专业组织重要性的王斌建议广东加快推动粤港澳专业组织之间对接、合作,共同服务于大湾区的专业领域行业监管、治理,同时支持广东与港澳各类专业组织开展国际化交流活动,借助港澳专业机构国际网络,实现内地专业服务与国际对接。
“作为来自专业服务业的代表,在与不同机构、不同行业的联系中,我们正致力发挥推动粤港澳规则衔接、融合发展的作用。”王斌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服务各地政府、企业参与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大湾区故事、广东故事。
省人大代表周晓云:
做好花卉“土特产”文章 擦亮“花城”名片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州花卉研究中心副主任周晓云表示,过去一年广东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百千万工程”、科技创新、绿美广东建设等方面,均交出了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优异答卷,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迈出坚实步伐。
“花卉业是绿色高效产业,更是绿化环境、美化生活的美丽事业。”周晓云表示,花卉业已成为广东实施“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
周晓云在调研中发现,全省还有5个花卉重点发展县没有布局产业园,存在整体产业链条较短和前端科技研发与投入弱、花卉业整体发展环境还不够优等短板。为此,她建议进一步完善全省花卉产业布局,分步建设四会、遂溪、普宁、汕头、珠海5个市县的省级花卉产业园,以特色花卉产业带动当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周晓云建议做大花卉产业集群和做强花卉产业链,加强顶层设计,引入大国有企业,以全链条推进“广州从化花卉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融合发展为试点,抓住“从化全域土地整治试点”“大力发展大城市周边县域经济”的契机,高标准打造从化花卉产业集群。通过强强链,补短链,延长链,做好花卉“土特产”文章,擦亮广州“花城”名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贾政、魏丽娜、何瑞琪、许晓芳、叶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