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陈女士的儿子成成(化名)今年3岁,患有腹股沟斜疝。观察了一年多尚没有自愈后,陈女士希望能在儿子今年9月入读幼儿园之前通过手术把问题解决。尽管已经进入暑假就医高峰,但陈女士感到预约、手术流程一切顺利:她在7月6日约到了7月12日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日间手术,12日当天早上7时到医院报到,儿子8:56进入手术室、9:20开始手术,10:40就已回到了术后观察室。“我以为手术怎么都要半小时,但医院发送的流程短信显示,手术只花了20分钟。”
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从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了解到,进入7月,儿科日间手术高峰初显。该院通过增设周末日间手术、医护人员加班等方式应对,最大程度满足患儿和家长的健康需求。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日间手术中心
广妇儿:7月头两周日间手术量接近6月整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简称广妇儿)数据显示,今年6月,该院各院区的儿科日间手术总量为986例。而在7月头两周,各院区儿科日间手术量已达891例,已经接近6月全月手术量。
据悉,在非寒暑假期间,接受儿科日间手术的患者主要是学龄前的孩子,而到了假期,小学、中学阶段孩子增加。腺样体、扁桃体手术,包皮手术以及疝气手术在儿科日间手术排名前三。
“为了给所有有需要的孩子安排合适的手术时间,目前我们珠江新城、儿童院区、增城院区、妇婴院区的日间手术全面开放。”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手术室护士长郑娅启介绍。该院珠江新城院区工作日期间有四五间手术室用于日间手术,为了应对暑假高峰,增设周末日间手术日,周末除了预留两间手术室给急诊手术,其余14间全数用于日间手术,同时启动全员加班,“马力全开”的情况下,近期周末单日日间手术量最高达到100例左右。而在往年的暑期高峰,最高纪录是180例/日。一般来说能预约到两周内的手术时间。
比“日间手术”更进一步:
“日归手术”患者在院时间仅4~6小时
7月12日,记者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日间手术中心看到,在等候区多台电视机正播放动画片,有图书角提供儿童读物,帮助患儿减少等待期间的害怕。而在术后观察区,等候的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接收到手术流程信息,这一做法同样减轻了家长的焦虑心情。
据介绍,广妇儿在2007年开始以小儿疝气手术为主实行日间手术,至2016年成立日间手术中心,由麻醉科手术室主导,全程负责日间手术围术期管理。根据医院情况,经过医院医务部、医生进行评定审核,耳鼻喉科、泌尿外科、普外科、小儿胸科、口腔科、骨科、妇科、乳腺外科的152类手术、11类操作进入了该院日间手术目录。2023年,该院各院区共进行了1.57万例日间手术,在所有手术中占26.5%。
在我国,日间手术的定义是指病人在一日(24小时)内入、出院完成的手术或操作。而在广妇儿,实际上已经把“日间手术”做成了“日归手术”——病人在入院前完成术前检查、预约手术时间,当日住院、当日手术、术后短期观察、当日出院的一种手术模式。常见的包皮手术、疝气手术,手术时长都在20分钟左右,病人从入院、手术到出院,一般在院时间仅4~6小时。
多模式镇痛减少全麻药物使用量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珠江新城院区日间手术中心术后观察室
“日间手术要求更快更好,我们的日间手术采用专科主任负责制,由经验丰富医护团队进行,严格落实日间手术围术期评估及跟踪随访,保障手术期间和手术后的安全。”郑娅启说,当患儿回家后的24小时内,医护人员就会通过随访电话了解、评估孩子的情况。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麻醉科病区主任赵天云介绍,该院日间手术采取多模式镇痛方式,减少手术中全麻药物的使用量;针对不同手术的术后镇痛也能减少孩子的不适。“比如腺样体切除术后的孩子,按需使用布洛芬就可以了;而对于包皮切除的孩子,我们在手术中会使用全麻、局麻联合使用,减少30%~50%全麻药物的使用量,等全麻药物消退后,局麻药还能持续发挥6~10小时的作用。”
为麻醉安全起见,术前均需要一定程度的禁食。郑娅启表示,广妇儿日间手术预约会细分多个时段,同时对术前禁食禁饮的时间都遵照最新的医学指南进行,既保证了安全,也能避免长时间“饿肚子”,兼顾了舒适性。
日间手术不只能做“小手术”
日间手术是否只能做简单手术?并非如此。数据显示,去年广妇儿进行的日间手术中,三四级手术的比例达到了3/4。2019年,该院就完成了一例日间四级手术——11岁的患儿在接受了非气管插管胸腔镜下纵隔肿瘤(无功能瘤)切除手术后,在6小时出院,是全球范围内此年龄段同类手术的最短住院时间。腔镜下疝气、隐匿型阴茎等,都是日间手术中常见的三级手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通讯员周密、李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伍仞 实习生项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