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起,从化中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从中附小”)校长李银芳几乎每天都要在北星小学和从中附小之间来回奔波;正值炎炎暑假,广州市第十六中学(以下简称“十六中”)的校园微改造工程也在如火如荼开展中;“打开水泵,关闭水泵”,只需一句语音指令,海珠区北山小学的同学们就能通过浇花系统控制端,实时用机器为校园里的山茶花浇水,还能监测环境温度、土壤湿度、土壤状态。这是北山小学人工智能社团学生的编程成果之一……
近年来,广州加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突出学生为本,加强素质教育,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突出数字赋能,发挥智慧教育新优势。
利用暑假进行校园微改造
为了能在开学前给十六中学子提供更加舒适的校园环境,十六中特意选在暑假对学校的特色餐厅、图书馆和校园绿化环境进行微改造提升。
据悉,广州市第十六中学始建于1934年,校园建筑已有90年历史。虽然多次进行过修缮,但仍有提升空间。据十六中党委书记王勇介绍,本次校园微改造提升工程以园林式校园为设计定位,强调将园林式校园建设和校园特色文化融于一体。
学校将原本黑暗潮湿的负一层约700平方米空间,改造成特色餐厅,不仅环境变得宽敞明亮,还增加了350个餐位,有效缓解了师生就餐高峰期压力。原乒乓球馆将规划改造为新的立体图书馆,增加学生阅读、学习空间场所约为830平方米;新图书馆采用两层楼的立体设计,不仅极大扩展了藏书空间,还增设了阅读区、讨论区等多个功能区,满足师生多样化学习需求。此外,新图书馆还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方便师生更加快捷地查找资料。
(十六中)新图书馆规划图
像十六中一样,广州还有很多学校都在利用暑假期间进行校园微改造。据介绍,广州大力加强中小学公办学位建设,开展《广州市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计划共有46个微改造项目,今年以来,有25个学校正在进行微改造,另有2个项目处于施工前期概算评审。
专家型校长精心筹备新小学
今年9月,从中附小将在广州市从化区开办。该校今年计划开办一至三年级,每个年级2个教学班。
李银芳是从化区教育局从广东教育学会专家型校长库成员中遴选的专家型校长。5年前,李银芳担任北星小学校长,如今,曾是薄弱学校的北星小学有了质的飞跃,这几年连续获从化区教学质量优良单位一等奖。
接手从中附小以来,李银芳每天上午先到从中附小处理学校开办的筹备工作,再到北星小学处理其他工作,有时,她还要跑到从化区教育局和相关部门沟通。好在两所学校相距不远,李银芳每天骑车往返只需5分钟。
目前,从中附小的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收官阶段。明亮宽敞的教室、设备完善的实验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充满活力色彩的运动场等硬件场室,都已展示在大家眼前。刚接手时,李银芳每天盯着新学校的工程进度。
从中附小今年开办的一至三年级,学生主要来自附近小区。李银芳表示,学校力求全方位提高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以构建一个多元化、均衡发展的学生群体,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奠定基础。
从中附小
记者从广州市教育局获悉,截至2024年6月,全市新建成幼儿园、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基础教育阶段学校一共72所。
让中小学生拥抱人工智能
北山小学校长黎启韶介绍,该校生源以村民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为主,学校利用课后托管素质课程,每周开展三次人工智能社团课,既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也让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学习更高阶的内容,甚至外出参加比赛。目前,该校学生在省、市、区级人工智能相关比赛中均获过奖项。
为了增强学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身边问题的意识,学校将自身“琴球书花”(即梳琴、排球、阅读、茶花)四大特色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打造项目式课程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每年1月北山小学校园会开满茶花,同学们便制作一个自动传感器,既能在别人踩到土壤时进行温馨提示,也能自动识别土壤的干湿度、温度等。
茶花智能浇花系统
课堂教学是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场景。记者从广州市电教馆获悉,自2020年起,广州建设覆盖全学科全学段课程资源的“广州共享课堂”,至2022年10月,总访问量已达15.6亿人次。
为推动学生拥抱人工智能,广州还以“平台+资源+教研”模式在1至8年级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并建设全市托底数字资源,让缺乏硬件设备的学校也可组织学生开展AI实践操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谢泽楷、林欣潼
图/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