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广州第一二九期
144小时过境免签,海外旅客纷至沓来。作为交通枢纽和入境旅客中转地,广州自然吸引了大量外籍游客。这些海外旅客来此,或经商,或游学,或旅游。线上出游平台“去哪儿”的数据显示,在外籍旅客的热门目的地中,广州是“顶流”。
其实,广州与海外的民间交往自古有之,这样的交往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塑造了广州开放包容、多元文化共融共生的城市气质,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二〇〇六年,瑞典仿古船哥德堡号来穗,受到热烈欢迎。(资料图片)
民间交往源远流长
广州面朝大海,在史上历次中外文化融合大潮中从不缺席。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富于冒险精神的先民就已扬帆出海,开辟了一条通向世界的贸易之路,也就是后来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
汉代民间交往催生官方商贸
丝绸从岭南“出海”卖到西域
西汉时期,为联合西域的大月氏抗击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到达西域后,发现内地的丝绸、竹杖等物品已在西域出现。他打听后才知道,原来这些商品是从中国南方出海,辗转而至西域的。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派黄门(皇帝近侍)译使率队,带着丝绸等商品,从长安沿汉水南下,经长江、湘江、灵渠,进入珠江口,并从广东徐闻出海,开辟海外交流通道。
广东历史文化学者张难生说,当时船只不大,不能进入深海,只能沿着海岸线航行。船队出了广东后,沿着北部湾沿岸及中南半岛海岸航行,到了马来半岛的克拉地峡东岸后,人们舍舟登陆,步行十多天,穿过缅甸,再西航至孟加拉湾,最后抵达今印度东南部及斯里兰卡一带。《汉书》记载:“汉之译使自此还矣。”这是史志上第一次有关海上丝绸之路的记载。
其实,在汉使出海之前,广州地区与海外早已有了民间交往,贸易的货物多为“奢侈品”。1983年发现的南越文王墓,出土了多件舶来品,包括带有波斯风格的银盒和有异域特色的金花泡等。
海上丝绸之路开通之后,广州与海外的商贸、文化交往愈加频繁。中国丝绸从广州“出海”,经印度中转,抵达波斯湾。据史载,东汉永宁年间(120年4月~121年6月),一位大秦(古时中国人对罗马帝国的称呼)魔术师来到中国。这是有史可载的最早来中国的意大利人。东汉延熹九年(166年),大秦遣使由海路来到广州,与中国贸易。这是史上首次关于意大利人走海路来华的记载。至此,广州的商贸交往已经横贯亚、非、欧三大洲。三国两晋时期,航海水平大幅提升,从广州始发的商船可以直接经海南岛东部、西沙群岛海面、东南亚,穿越马六甲海峡,抵达波斯湾地区。外国的香料、药材、珠翠等源源不断地沿着这条航线从广州进入中国。
文化交流与商贸往来如影随形,不少外国僧侣沿着海上丝路来到广州。公元4世纪末,南亚僧人在广州建了王园寺,这便是今天的光孝寺。广州民间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的俗谚,说的就是这里。古时,有外来僧侣在光孝寺传道,也有很多中国僧侣从光孝寺出发,前往海外进行交流。中山大学教授姚崇新说,光孝寺见证了广州海丝贸易的发展,在岭南与海外的文化交流中也颇有地位。类似的海丝文化遗迹,还有西来初地、六榕花塔、光塔等。南朝梁大同三年(537年),有僧侣从海外求得宝物,在广州宝庄严寺(今六榕寺)建塔珍藏。名列“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写完《滕王阁序》后,到岭南探望父亲,路经此塔,挥笔写下3200多字的塔碑,成为中国文学史上至今已知篇幅最长、内容包罗最广的宝塔铭文。三百多年后,宋代诗人苏轼来此游憩,见古刹内有六棵古榕,欣然题写“六榕”二字,后人遂将此寺称为六榕寺,今天的六榕街道就得名于此。
十三行同文街一景
唐宋阿拉伯香水技术传入广州
改良后形成“广南真法”走俏江南
唐宋时期,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丝路向东伸展到朝鲜、日本等地,开始形成世界性海洋贸易圈,广州的海外贸易更加繁盛。通向西方的航道被称为“广州通海夷道”。据《新唐书》记载,广州通海夷道可直抵红海沿岸,全长1.4万公里,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来自中国北方的丝绸、瓷器等商品沿着古驿道“南下”广州,从这里“出海”;漂洋过海而来的海外多元文化从广州“登岸”,通过南粤古驿道,不断传至内地,中外商业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窗口越开越大。
大量外国人来到广州,居住在今光塔路一带的蕃坊,有的留居数十年而不归。他们不仅带来异域奇珍异宝,也带来了异国技术和文化。阿拉伯人蒸馏香水的技术,就是这样传入广州的。据学者孟晖介绍,早在八九世纪,阿拉伯人就掌握了用玫瑰花蒸馏香水的技术。据《新五代史》记载,显德五年(958年),占城国(东南亚古国)使者来广州觐见南汉国王,所带礼物中,有15瓶蔷薇香水。这是中国史书关于蔷薇香水的最早记录。蔷薇香水的香气浓烈馥郁,嫔妃们把蔷薇香水洒在衣裙上,香气经久不消。蔷薇香水的名声也不胫而走,很快传到民间。
宋代,人们特别喜爱熏香。贵妇外出参加活动,大多会在袖口里装一个香囊球,蔷薇香水自然供不应求。重商务实的广州人向阿拉伯人学习蒸馏提香技术。他们就地取材,以素馨花、茉莉花代替蔷薇花,把鲜花装进底部布满孔眼的瓷瓶中,再把瓷瓶放在蒸锅内,又取一个盆倒扣在瓷瓶上,盆子周围挂一圈竹筒。接着,工匠在灶内点火,水蒸气钻过瓷瓶孔眼,花遇热分解,释放出香精气体,在盆底凝结成水后流进竹筒,广州版香水便制成了。宋人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说:“至五羊(即广州)效外国造香,则不能得蔷薇,第取素馨、茉莉花为之,亦足袭人鼻观。”说的就是,广州版香水的味道比蔷薇水清淡一些,但仍香气扑鼻。
后来,广州人又用梅花、荼蘼、栀子、含笑等如法炮制,形成了蒸馏香水产业。广州人引进的蒸馏提香法,经过改造,被称为“广南真法”,很快扩散到了福建、浙江等地,他们又以本地盛产的柑花、桂花作为原料,制造香水,为生活增添芬芳。
凭海临风西学东渐
西方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大进步,特别是大航海时代之后,海上距离大大“缩短”。虽然明清时期官方多次海禁,冲击了中外交往,但广州与西方的民间往来从未中断。明代的利玛窦、清代的马礼逊、伯驾以及安德鲁·哈巴等人以传教士的身份,在广州创办医院、建立学校,客观上使广州率先接触西方文艺复兴、工业革命后的思潮,为其在近代中国求新求变奠定了基础。
利玛窦带来地图与自鸣钟
广州人率先看到“世界缩影”
明代后期,一位意大利传教士随着欧洲商队来到中国,带来了大量科学知识,让国人大开眼界。此人便是被誉为“沟通中西文化第一人”的利玛窦。
利玛窦与广州有着“奇妙的缘分”。他原名马泰奥·利奇,于明万历十年(1582年)来到澳门。第二年,他与传教士罗明坚一起,从澳门来到广州,住进怀远驿,并送给当地官员一幅世界地图和一些新式器物。后来,在离广州不远的肇庆,他结合西方科学和中国实际,创作了一幅用中文标注的世界地图——《坤舆万国全图》,让广东人率先看到世界的缩影。
在这些新器物中,自鸣钟最受欢迎。许多小金属齿轮安装成套,再由金属发条驱动,使得自鸣钟能自动报时,比沙漏、日晷等计时工具精致实用得多,让人们大开眼界。为了适应中国人的习惯,他们把欧洲一日24小时的计时习惯改为一日12个时辰,把阿拉伯数字改成中文。1600年,利玛窦将自鸣钟献给万历皇帝。万历皇帝非常喜欢,将其放在寝宫里,日日相伴。看到自鸣钟如此受欢迎,欧洲人便将其运到广州售卖,后来干脆在这里开设工厂,雇佣本地人当学徒。勤学好学的广州人掌握了新技术后,成了钟表匠人。到了清乾隆中后期,广州匠人将西方技术与本地工艺结合,制造出设计新奇、寓意丰富的广式钟表,被誉为西方技术中国化的典型。
“广钟”非遗传承人魏广文与“广钟”合影。(资料图片)
继利玛窦之后,西方科技知识不断在中国生根发芽,涉及数学、物理、天文、地理、医学等各个领域,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16世纪至18世纪,中西文化渗透融合,中国文化从广州“出海”,传播到欧洲,形成一股“中国热”,对西方也产生了深刻影响。据中山大学教授黄启臣所著的《澳门通史》,中国《易经》翻译西传欧洲后,作为微积分创始人之一的莱布尼茨受其影响,发明了二进位数学。他在给普鲁士国王的一份备忘录中说,中国两千多年前的《易经》的一些古老符号保存了某种“新的数学钥匙”。莱布尼茨从《易经》中的符号发现了“0”和“1”二进位数学的原则,为后来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此一事实正好证实东西文化既相似,又互成倒影,犹如照镜一样。”黄启臣在《澳门通史》中说。
外商对瓷器爱不释手。
最早英汉字典并无英文
“广州英语”成为沟通利器
早期来华的外国人,特别是在民间进行交往的人大多不懂中文,本地人也不懂英语,那他们是如何交流的呢?明代中期,抵达广东的葡萄牙人,最初就是通过模仿本地人的手势比画、画图来交流的。慢慢地,一些常与葡萄牙商人周旋的广东人创造了一套夹杂本地话的“广东葡语”,大大方便了双方交流。
后来,广州人与英国人的贸易日益频繁,“广东葡语”逐渐演变成了“广州英语”。当时的“广州英语”是以汉语语法为主的“中式英语”,采用汉字和英文单词一对一翻译,主要用于对话,重在发音相似。比如:“不能做”翻译为“no can do”,“丢脸”说成“lose face”,“人山人海”即为“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当时,广州民间有人就收集了一些英语词汇,再用粤语标注读音,编成一本只有16页的《红毛通用番话》,被称为最早的英汉字典。说是英汉字典,但书中没有一个英文符号,所有词语都是繁体汉字与广州粤语标音对应,读来既像讲英语,又像在说粤语。比如“一”标音为“温”(即英语中one的发音);“二十一”标音为“敦地温”(即英语中twenty-one的发音);“温淘箩”即为“一美元”(即one dollor的英语发音)等。
“广州英语”很多时候并不遵循英语语法,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逻辑。十三行博物馆藏有丰富多彩的通草画,当中有一组别致有趣的通草画贺卡,所有节日祝贺语用“广州英语”书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中西文化在广州碰撞交融的景象。如“New year very good me chin-chin you,you must wantchee drinking with me”大意是:“祝你新年好,你得和我喝一杯!”
今天,当人们再读到这些词汇时,难免会发笑。不过,在当时,这种民间语言成了中外商人的通用语言,十三行的商人就是凭借它与外商沟通交流。所以,“广州英语”堪比今天的商务英语。据《清朝洋商秘档》记载,一个美国商人欠了怡和行伍氏7.2万银圆,没有能力偿还,伍氏就把借据撕掉了。他与外商对话时,用的就是“广州英语”。后来,“广州英语”传到上海,并与上海话融合,成了史上有名的“洋泾浜英语”。
清代中后期,英籍教士马礼逊来到广州,参考西方的《字母字典》、中国《康熙字典》以及大量中国历史文化书籍,编撰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华英字典》,收录了4万多个汉字,并把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文史经典、世俗小说、天文地理、风俗民情等融入对汉字的注解中,对中西文化交流起到了重大作用。当年林则徐在广州禁烟时,就曾借过此书。
林则徐撰《四洲志》“看世界”
广州眼科医局开西医先河
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林则徐以钦差大臣的身份来到广州禁烟。林则徐是进士出身,颇有学问。不过,他在广州发现,这里的情形与别处大为不同,英文报纸、望远镜、玻璃画等稀罕物都让他感到惊讶。他由此意识到,在自己的所知之外还有一个浩荡的世界,因此,他对中外交往持开放的态度。
其间,林则徐发现一本题为《世界地理百科全书》的英文书。这是英国地理学家慕瑞刚完成不久的著作,涉及世界地理地貌、政治经济、文化民俗等各个方面。林则徐如获至宝,派人将其译成中文,再结合他同期收集的其他资料,编撰成《四洲志》,叙述世界四大洲30多个国家的地理、历史和政治状况等。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相对完整、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书,林则徐因此被誉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1839年底的一天,林则徐走进一家诊所治疗疝气病。这家诊所就是美国医学博士伯驾在广州开设的眼科医局。伯驾给他开了一些西药,林则徐服用后,疝气之扰大为缓解。
清代画作中的伯驾医生(右一)
广州眼科医局设有候诊室、诊疗室、配药室、手术室,虽说是“医局”,其实就是个诊所。这个诊所,被公认为是中国近代西医事业的开端。
当时,中国人对西医还很陌生。诊所开业第一天,能容纳200人的大厅空无一人,不过,第二天就有病人上门了。患者是本地一位得了青光眼的妇人,此前多处求医无效,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伯驾。她服用了这里的药物后,病情大为好转。所谓“好不好,看疗效”,眼科医局的名声渐渐传了出去。
后来,眼科医局更名为博济医院,孙中山曾在这里学医,成了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19世纪以来,中外民间交往在广州十分活跃。一批传教士在这里创办学校,今天的广州三中、真光中学、培英学校、广州七中、培正中学等百年老校都源于曾经的西式学堂。它们使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率先在广州落地,见证了中西文化在这里互相激荡的历程,并在清末民初形成一股影响全国、求新求变的思潮。
百年名校培正中学
勇尝头啖汤交流更密切
两千多年来,广州对外交往从未中断。20世纪50年代,广交会成为中国开拓对外往来的创举。
改革开放后,广州率先大胆引进外资、建立友好城市,民间交往随之大放异彩。在经贸、医疗、教育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广州海外交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成为展示中国发展成果和传播中华文明的桥梁。
在华南率先缔结国际友城
多国文化学者乐当沟通桥梁
20世纪70年代末,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敢闯敢试,国际交往日益活跃。1979年,广州在华南地区勇尝“头啖汤”,与日本福冈结为友好城市。来自广州的大熊猫给福冈人带去惊喜,福冈则在越秀公园内建了金印游乐场。这个游乐场是国内首批现代化游乐场之一,陪伴了几代广州人的成长。
继福冈之后,广州与越来越多的外国城市结为友城关系。1986年,广州与意大利巴里市成为友城,拉开与欧洲“双城交友”的序幕。截至今年7月,广州与68个国家的107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关系。
结成友城是政府间的行为,但也对民间交往形成推动之势。家住法国里昂的阿兰·拉巴特原是一名中学教师,对中国文化充满兴趣。他曾说,中国文化让他学会了谦逊,知道了学无止境的道理。1977年,拉巴特第一次来中国,目的地就是广州。他对广州的第一印象非常不错。从那以后,他几乎每年都会来一趟广州,后来还娶了祖籍顺德的太太。作为“广东女婿”,拉巴特在推动广州与里昂的友好交往中功不可没,1988年,两市结为友城,拉巴特由此被授予“广州市荣誉市民”的称号。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不仅在广州经商,还在这里工作、生活。展会中、商场里、校园内都有外国人的身影。位于小谷围岛的广州大学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外籍教授巴丹尼经常在校园散步。这位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市的学者,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巴丹尼酷爱旅行,他曾说:“生活就像一本书,不旅行就好像一直在读同一页。”2007年,巴丹尼与新婚妻子踏上特别的蜜月之旅:他们沿着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的足迹来到中国,见到了许多马可·波罗说过的景点。3年后,巴丹尼来到广州,在广州大学工作。通过持续的努力,他在意大利帕多瓦大学和广州大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2018年,两校共同发起成立广州国际友城大学联盟,共享国际学术资源。在“巴丹尼”们的推动下,广州大学中法旅游学院、广州霍夫曼免疫研究所随后成立,文化交流结出硕果。
出现在广交会现场的外商
外商喜买醒狮摆件赠亲友
异域美食扎根广州“讲故事”
这些热爱广州的外国人中,有商人,有学者,还有青年学生。外商纳瑟尔来自卡塔尔,在广州做手机配件生意,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他特别喜欢北京路商业街,觉得这里的商品物美价廉,品种丰富。他还经常在这里买一些中国结、醒狮摆件等纪念品送给在卡塔尔的朋友。跟朋友提起广州时,他会说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
今年7月初,80多名来自英国的中学生走进广州实验外国语学校、南越王博物院、广州动物园,登上广州塔,随后又畅游珠江。14岁的Harmonie看到广州塔后,大赞景色迷人。与她同行的Rosie说,一路上飞了12个小时,虽然有些累,但完全值得。
俗话说,“食在广州”,这里的美食融合了全球风味,有法国菜、意大利菜、东南亚菜等各种菜式,可谓身在一城,吃遍全球。
在众多外国美食中,意大利美食与广州的融合颇深。意面、千层面、通粉、布拉塔奶酪、芝士披萨、生牛肉薄片……这些来自意大利的美食,广州人一口气能说出十几个。一位在东山口开餐厅的意大利老板说,在他看来,意大利美食与粤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注重新鲜,调味简单,又很有品位。比如,布拉塔奶酪源自意大利南部的普利亚地区,食材新鲜,口感丰富,与粤菜有同样的特点。
在珠江新城一家意大利餐厅,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仅俘获了人们的味蕾,还会给食客“讲故事”。这家餐厅有一道菜,叫作BeerCarpaccio(卡尔帕乔)生牛肉薄片。这是一道出自意大利北部的名菜,名字的来源十分有趣。相传,古时意大利威尼斯有一家酒吧餐厅接待了一位伯爵夫人。这位夫人患有贫血,医生建议她吃一些生肉。餐厅老板得知后,特意准备了一份新鲜的牛里脊,切成薄薄的肉片,然后撒上柠檬、橄榄油及特制酱料,再配一些蔬菜,呈给伯爵夫人。伯爵夫人尝后,十分赞赏。当时,威尼斯正在举办15世纪末叙事画大师卡尔帕乔(Carpaccio)的画展,因生牛肉片的颜色和Carpaccio画里的红色非常相像,老板灵机一动,蹭了卡尔帕乔的“流量”。于是,意大利名菜里多了一位“画家”的名字。如今,开在珠江新城的意式餐厅,又把这个故事讲给广州人听。
广州版《马可·波罗》
“回故乡”大受欢迎
700年前,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写下游记,让西方人看见了一个迷人的东方古国。700年后,广州将他的故事写成中文歌剧《马可·波罗》,带回了他的家乡意大利,展现了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所经历的波澜壮阔的故事,重现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与传奇,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添砖加瓦。
《马可·波罗》是广州大剧院创作的大型歌剧,由中国当代诗人韦锦编剧,丹麦艺术家霍尔滕执导,德国艺术家施耐德作曲,还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演员参加演出。
2018年5月,《马可·波罗》在广州首演,受到市民的热烈欢迎,后又连续追加演出,并到北京、泉州等地进行演出。2019年,一封来自意大利的热那亚卡洛·费利歌剧院的邀请信,将《马可·波罗》请回了意大利。演出时,马可·波罗由意大利歌剧演员扮演,用中文演唱,在当地大受欢迎。
广州版《马可·波罗》得到了意大利人的喜爱,意大利人美妙的音乐同样深得广州人的欣赏。
2024年6月25日,在广州大剧院,意大利当红女歌手玛丽卡·阿雅娜就用歌声征服了观众。当晚,《真实的生活》《思想和云》《美丽的第一件事》《幸福亚洲》……一首首曲子,亦歌亦诗,从风雨雷电,到咖啡、树叶,再到幸福、梦想,写满了阿雅娜对生活、梦想和未来的追求。玛丽卡·阿雅娜说,今年,她的职业生涯迈入了第15个年头,演唱会当天又恰逢中国十五运会倒计时500天,她真诚地祝福广州、祝福十五运会,希望能再来广州,为大家歌唱。
其实,玛丽卡·阿雅娜只是一个缩影,在广州人的生活里,帕瓦罗蒂、斯苔芳诺、拉玛佐第、波切利、巴奇尼、吉诺布莱等著名歌唱家的成名曲,同样能找到位置。在这座城市中,以悠扬婉转的粤曲为背景,这些典雅深情的世界名曲有了几许特别的魅力。
临江喧万井,立地涌千艘。气脉雄如此,由来是广州。——明·汤显祖
洋船争出是官商,十字门开向二洋。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清·屈大均
千门日照珍珠市,万瓦烟生碧玉城。山海是为中国藏,梯航尤见外夷情。——宋·程师孟
石有群星象,花多外国名。与民同雉兔,邀客醉蓬瀛。——宋·余靖
出品/江永忠、许芳
策划/关雅文、周娴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忠安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骆昌威、庄小龙、王燕、陈忧子、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