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广州新春首场大型招聘会——“春风行动、南粤春暖2025-广州好揾工”在广州东站广场举行,这不仅是春节后广州首场市区联动的大型招聘活动,更是今年第一季度广州规模最大、参会企业最多、岗位最丰富的一场活动,为广州发展新质生产力招才引智,开启就业高质量新篇章。
据广州市人社部门调查,截至2月10日务工人员返岗比例约87%,与去年持平,预计2月12日(正月十五)后达到90%以上。在节后人员流动、企业招工的黄金期,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在全市范围内举办15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同时,发挥“15分钟就业服务圈”辐射效能,摸排节后求职需求,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务求用精准的就业服务,托起万家灯火。
打造“求职第一站” “首招”提供上万个岗位
节后,广州东站熙熙攘攘,而设在东站广场的节后首场市区联动大型招聘会,同样火热。记者在现场看到,招聘会设立了行业招聘专区,涵盖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服务、人工智能、现代商贸、物流与供应链等行业,吸引了282家企业参会,提供职位1076个、岗位1.05万个。
绩效补贴、工龄补贴、夜班餐补,还有节日费、年终奖,免费提供三餐、提供宿舍……众多企业纷纷亮出优厚的薪资待遇、完善的福利体系以及良好的职业晋升通道来吸引优秀人才。“根据客户的需求,今年我们提早了开工,正月初六就开始上班了。我们的订单也基本排到年底了。”广州国机智能橡胶密封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代表林小姐说,企业是做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内的密封圈,与汽车安全气囊属于同级别产品,产品的质量要求很高,因此产业“护城河”比较深,企业市场占有率较高,业务订单量较充足。节后企业亟需补充一线岗位,包括操作工、设备保全员、质检员、仓管员等,同时也对涉及工艺技术的高技能人才,以及研发人才有较大需求。“全年来看我们有上百人的招聘需求。”林小姐说,政府举办各类大型招聘会,为企业提供了节后招工的很好平台。
“我希望找一份机械工程师的工作,如果可以的话,希望过几年能在这里买一套房子!”毕业近两年的本科生陈万禄在招聘会上投递了四五家企业,“这里选择很多,企业提供的工作环境、薪资情况和福利待遇都符合我的要求。”陈万禄说,自己毕业后曾在其他省份工作,去年来到广州任职,这次求职是希望能找到更好的机会,“广州这座城市很有活力,激励着人们努力工作,追求更好的生活。”
“招聘会设在天河区东站广场,为春节后来穗务工人员打造‘求职第一站’,让求职者出站即选岗。”广州市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是今年第一季度广州规模最大、参会企业最多、岗位最丰富的一场活动,282家企业中,有55家是广州市重点企业。招聘活动为保障广州各个行业重点企业、民营企业及中小企业节后用工需求,为来穗务工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人才、就业困难群体等各类就业群体提供了现场“面对面”的交流平台。
抢抓“黄金期”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首招”的现场,一辆“湾区就业巴士”也吸引着求职者的目光。巴士内设有直播带岗、AI智能面试(岗位投递)、职业指导、政策宣传等多功能区域,为求职者提供从简历制作到面试模拟的一站式服务。在巴士二层,正举办一个小型招聘会,4家企业正在面试应聘者。“公司扩大了经营,因此希望多招点人,主要是技术工。”广州明毅电子机械有限公司招聘经理石小姐表示,以往都在增城当地招聘,这是首次在“湾区就业巴士”内招聘,“参加就业巴士的招聘会,能帮助我们提高知名度,让更多人认识我们公司,应聘我们公司。”
“节后是人员流动,企业招工的黄金期。广州将持续提升人力资源供需对接匹配效能,加大线上线下招聘服务供给,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广州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春风行动活动期间,市、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服务渠道,在全市范围内举办150多场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在广州市内车站广场、商圈超市、高等院校等场所,开展各类“大而全”“专而精”“小而美”招聘活动。求职者可以登录广东公共求职招聘服务平台、“粤就业”微信小程序、“广州公共招聘”微信小程序线上服务平台查看活动安排、招聘活动预告、岗位信息等各类就业服务资讯。
就业服务在身边 “对求职者‘很友好’”
在“首招”的活动现场,主办方还设置了就业政策咨询、职业指导服务等专区,邀请专家等为求职者解惑指路。职业指导专家通过一对一服务,帮助求职者分析自己的职业兴趣和优势,个性化地提供求职方法建议,还模拟面试场景,对求职者的仪态、语言表达、回答问题的技巧等进行现场指导,使求职者在真正的面试中能够更加自信和从容。
在“羊城职通车”职业指导服务专区接受辅导的张先生说,自己找工作已有一段时间,但投递简历的效果并不好,希望通过指导能了解到症结所在。“职业指导老师对个人简历、职业规划等给出了具体建议,对我来说很有帮助。”
“就业巴士内可以打印简历,还提供了水和零食,还有职业指导,对我们求职者‘很友好’!”背着背包、正等候接受职业指导的左先生说,他本科毕业后在多个省份都工作过,这次想到广东看看机会,刚好碰到了广州正在举办招聘会。“我希望找一份数据统计分析的工作,想跟职业指导师聊一聊,看看广东相关产业布局如何、人才需求大不大,也想了解一下哪里有更多的求职渠道。”
广州人社部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市342个就业驿站、101个院校就业创业e站、29个零工市场及“湾区就业巴士”形成了“15分钟就业服务圈”,将发挥这个就业服务圈的辐射效能,摸排节后求职招聘高峰期需求,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同时发挥全市318名重点用工保障服务专员作用,结合“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用工保障服务。建立用工需求响应机制,针对企业因订单突增、季节性临时用工等引发的非常态缺工情况,畅通应急反馈渠道,及时解决临时用工问题。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颖思 通讯员:易晓霞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