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广州市文化馆101报告厅座无虚席,非遗代表性项目“针灸(岭南陈氏针法)”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陈秀华教授,以《中医治未病与春季养生》为题开讲,为群众奉上一堂兼具学术高度与生活温度的健康讲座。据悉,本次活动是“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之一,让非遗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在传承匠心精神的同时,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
国家非遗名录再添岭南杏林明珠
3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全国共942人入选,其中广州9人上榜。陈秀华教授作为岭南中医针灸领域的领军人物,凭借“岭南陈氏针法”这一百年技艺成功跻身名录。此次讲座不仅是成果的展示,更是一次将传统中医智慧融入现代健康生活的生动实践。
岭南陈氏针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彰显出传统中医智慧在现代健康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陈秀华教授表示:“岭南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瑰宝,我们既要守护传统技艺的‘原真性’,也要用科技创新和科普传播让其‘活’在当下。”
岭南中医药对接现代健康新需求
讲座现场,陈秀华教授以《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理念为切入点,系统阐述了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核心思想。她结合岭南气候特点与春季养生要诀,深入剖析平和质、气郁质、湿热质等九大体质辨识方法,并现场演示针灸等传统疗法的实操技巧。
“每个人的体质如同独一无二的‘生命密码’,精准辨识体质是中医‘治未病’的关键。”陈教授强调,通过体质调理实现个体化健康管理,不仅能预防疾病发生,更能与现代医学的“精准医疗”理念形成互补,为全民健康提供传统智慧方案。
作为岭南陈氏针法第四代传人,陈秀华教授特别分享了这一非遗技艺的独特之处:飞针技法轻巧无痛、分级补泻手法科学严谨,尤其对失眠、痛症等现代高发疾病疗效显著。现场观众不仅通过视频观摩“针入无痕”的绝技,更有幸运观众现场体验飞针,切身感受非遗技艺的当代价值。
此次讲座吸引众多市民参与,不少观众表示,通过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中医非遗的理解,更掌握了实用的春季养生技巧。
据悉,广州市文化馆(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将持续至4月中旬,除中医主题外,岭南古琴、广绣、广彩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将陆续登台,通过讲座、展演等形式,展现广州非遗守正创新、服务民生的新图景。广州市文化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让非遗走进生活、服务大众,才是对其最好的保护和传承。”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穗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