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热土风雷动,百舸争流势如虹。当“百千万工程”的号角响彻南粤,广州北部门户——花都区正以百折不挠的倔劲、勇争第一的冲劲、敢为人先的锐劲,在“三年攻坚”这一坐标上镌刻下欣欣向荣的升腾印记。
区位能级跨越式跃迁、空铁联运枢纽吞吐四方、千亿级产业拔地而起、城乡融合画卷全面铺展……曾经的农业大县花都,如今正在成为通达全球的“南方枢纽”。回望花都这三年,“区”在乘势而上、勇开“新局”,“镇”在厚积薄发、加速“出彩”,“村”在精耕细作、绘就“共富”。5月16日,2024年全市“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成效出炉,花都走在全市前列。
10大类66个项目、总投资1148.42亿元、26项大仗硬仗任务、83项攻坚举措……站在“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花都精准施策,因势利导、善用禀赋,将“百千万工程”2025年主要目标落实落细,力求创造更多可观可量可验的示范性突破。
全力书写关键之年的精彩篇章,努力交出大考之年的优异答卷,花都正当时。
花都区赤坭镇竹洞村。
“大平台”铸就“新引擎”
现代产业加速崛起
当“增长极”迎来“国家级”,花都风头正劲。当下的花都,正举全区之力,纵深推进广州北部增长极建设,加快构建“12635”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北部增长极写入2024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南方枢纽获市委高度重视……2024年,花都锚定目标全力“起势”,经济增速排名全市第三,并成功入选“赛迪百强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
关键时刻,花都经济开发区成功升级为“国家级”,这标志着花都可与其他三个国家级经开区一道,从广州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方向纵向发力,共同为处于动力转换期、优势再造期、新一轮发展酝酿期的广州带来全新的发展思路和强劲动能,也让花都在全市乃至全省发展力争“头阵”尖兵的信心更强、干劲更大。
当“新活力”叠加“新业态”,花都气势如虹。自20多年前花都推动“东风”与“日产”全面合作开始,汽车产业始终是花都的“根”和“魂”。面对电动化智能化新浪潮,花都助力东风日产迅速调整,加速实现弯道超车。
5月15日,东风日产N7大定用户突破1万,上市即热销,成为行业最快大定破万的合资纯电车型。采埃孚百亿级汽车电子工厂、马瑞利汽车电子研发总部……在花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以串珠成链式扩散发展。
与此同时,花都马不停蹄栽梧引凤,智造跃升。全省首个全温区冷链仓储交易园玉湖冷链正式运营并入选“国家级”冷链物流基地;粤港澳大湾区“绿能谷”内高景、蓝海机器人等重点企业加速生产;低空经济产业园、通航综合保障基地等一大批低空经济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全国首个城市级工业人工智能中心——花都新型工业化数字服务平台正式运营……
“深改革”打通“新脉络”
发展动能持续释放
花都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让“放权赋能”成为催化剂、使“盘活存量”变为增值器、将“更新改造”化作助推器,在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奋力打造花都创新发展示范样本。
老城里新潮流,升腾城市“烟火气”。2024年9月15日,田美夜市盛大启市。作为花都首个政府引导、村社出资、企业运营的体验型商业消费街区,这里从门可罗雀的旧商圈蝶变为花都最具特色的夜市商业街。花都以镇街为发展主战场,创新推进“10+N”重点工作,2024年镇街层面新注册项目232个、新落地项目43个,一大批量体裁衣的示范点如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
花都集群街2号历时9个月实现从开工到交楼。
让沉睡土地“活”起来,让“寸土”再生“寸金”。4月28日上午,记者在狮岭镇新庄村村镇工业集聚区看到,全省首宗采用低效用地政策批复项目正在抓紧建设中。自2024年4月起,花都就成立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指挥部,按照“政府引导、规划先行、政策支撑、民企主体”的思路,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开展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预计到2035年,花都将完成43个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盘活低效用地7.11平方公里。
下足“绣花”功夫,点亮百姓“安居梦”。1月11日,广东首例业主“自筹资金、原拆原建”的危旧房改造项目——集群街2号楼在花都验收交房并同时交证。花都以此为试点,探索“自筹资金、自主更新、自拆自建、多栋连片”改造的可复制路径。
“精治理”雕琢“新画卷”
城乡风貌日新月异
春赏竹洞风铃灿若金,夏观塱头荷韵动羊城。秋望梯面稻浪连广府,冬访狮岭香雪漫山野。
三年来,花都坚持以“头号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实现县域发展、城镇提能、乡村振兴三级“同频共振”。如今的花都,正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人才、引得进资本的诗意栖居地。
因地制宜,“一镇一策”。花都不断放大镇街作为联城带村的节点纽带作用,推动典型镇镇域风貌焕然一新。花东镇、炭步镇、梯面镇乡镇建设规划全部获评优秀、全市唯一;花山镇、赤坭镇入选省“百千万工程”第二批专业镇;赤坭镇、梯面镇分别通过省级、市级美丽圩镇示范样板验收。
巧用资源,“一村一品”。花都紧扣“生态”“经济”“生活”三个关键点,巩固提升典型村建设成效。竹洞村获评全国首批十大乡村旅游目的地、“花漾年华”获评“省十大乡村振兴示范带”……今年5月,“建筑界的奥林匹克”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拉开序幕,2024年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塱头村成为全国首个以“乡建+实践”整体入选主题馆的项目,从珠江到威尼斯大运河,跨越近9000公里,花都“塱头实验”正式走向世界。
“生态环境变得更美了,百姓的腰包也变得更鼓了!”花都推进绿美生态建设,2024年以来植树超30万株,荣获绿美广东竞风华广州赛区一等奖;花都还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盆景、花卉等5个10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加速夯实,全区农业总产值连续“超百亿元”。
“强堡垒”汇聚“新合力”
奏响同心实干强音
组织有活力,攻坚才有锐气。自花都在全国首创“10号工作室”联系服务群众新机制以来,每月“10号”为集中服务日,花都由党代表任组长带队直达一线,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赢得群众广泛好评;花都还多次组织召开改革专题会、竞标争先推进会,通过“一把手”打擂比武,推动全区上下加压奋进。
人才有舞台,发展才有后劲。走进花山镇田间地头,广州市首批“金融村官”张国德正在五星村抢抓金融“活鱼”,种产业“硕果”;来到竹洞强村投资有限公司,全市首个“乡村CEO”邝伟和正探索多业态发展模式……花都从“谁来兴村”难题入手,向基层一线集聚人才、选育致富带头人,把“头号工程”从“大写意”细细绘成“工笔画”。
社会有温度,幸福才有质感。在中建四局等央国企助力下,花都对“四沿”等重点区域超3000栋农房、典型镇村存量农房进行风貌提升;在本地民营企业的协助下,2024年12月18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花都院区正式建成启用,花都街坊迎来全区首家国家卫健委直管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看病无须出远门。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董业衡、耿旭静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波、花宣
版面统筹/嵇沈玲、梁意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