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校门外竖起“革命者来”的门联。
开篇语
广州是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在广州城东南部、珠江出海口的主航道上,有一个面积约8平方公里的江中之岛,因形态狭长而得名“长洲”。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这座小岛有一个更为人熟知的名字——黄埔岛。192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正式成立。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统一战线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重要法宝。今年是黄埔军校成立100周年。即日起,广州日报推出《黄埔物语》全媒体报道,从一件件黄埔军校的历史物件,追寻百年风云记忆。
1924年6月16日,在广州黄埔岛上,“陆军军官学校”(又称“黄埔军校”)举行开学典礼。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要见证,从筹建学校、招生到开学初的各项工作,处处可见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
本期《黄埔物语》,讲述的是当时悬挂在校门外的一副门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从这副至今读来仍热血激昂的门联中,追寻百年前军校筹办的故事。
孙中山开学典礼强调“革命志气”
在上世纪20年代,当大批热血青年登上广州黄埔岛码头,远眺便能看到黄埔军校正门上的“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校门和码头之间还竖立着木制牌坊,牌坊两边的立柱上贴着一副门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是:“革命者来”。
这副门联曾燃起多少热血青年的报国热情,告诫他们要时刻谨记身上的责任与义务。如今,许多黄埔校友依然将这副门联铭记于心,每每读起仍慷慨激昂。当参观者走进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也能从展览中的老照片上重温这副门联。
回首1924年,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孙中山在黄埔岛上创办黄埔军校。大批有志青年不远万里投奔而来,“到黄埔去”一时间成为革命者的呼唤。
1924年5月5日,第一批军校学生入学。6月16日,军校正式宣告成立。这一天,天气晴朗,早上6时,孙中山同宋庆龄搭乘“江固”舰,前往军校主持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发表了一个小时的演说,勉励师生立志担负救国救民之大任。他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而要创造的这种革命军,“要从今天起,立一个志愿,一生一世,都不存升官发财的心理,只知道做救国救民的事业”,他们“没有别的长处,就是不要身家性命,一心一意为国家奋斗”。
这份希冀也体现在校门对联中——“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激励众多黄埔师生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早在1926年的《黄埔日刊》上,军校政治教官、共产党人安体诚就在《什么是黄埔精神》一文中提到,黄埔精神是坚信并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革命军人的精神。军校设立党代表和政治部制度,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理论与实践并重。
军校由建校时第一期约500学子发展至1926年3月第四期学生2500余人,之后形成了本校有官生2万余人、几处分校共计数千学子的“军事政治并重”的学校。
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军校短时间创办
黄埔军校选择在1924年6月16日正式开学,是有深意的。两年前的这天,深得孙中山信任的陈炯明发动六一六兵变。加之经历了北伐和护法运动失败,孙中山更坚定了要“培养一支有力的革命军”。
这一期间,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孙中山有力的支持。
北伐前,孙中山在桂林独秀峰下建立了北伐军大本营。1921年12月,由李大钊介绍前来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张太雷陪同下来到桂林拜会孙中山。他提出两条建议:一是组成一个能联合各革命阶级,尤其是工农大众的政党;二是要有真正的革命武装,明确提出“创办军官学校,建立革命军”。
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议决案》。8月,中共中央在杭州召开会议,进一步决定同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
1923年6月,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大会确立了国共合作的方针,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上、组织上、思想上的独立性。
1923年10月15日,孙中山提出在广州设立陆军讲武堂。11月26日,共产国际驻中国代表、苏联驻广州政府全权代表鲍罗廷以及中国共产党人谭平山参加了国民党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第10次会议,这次会议决定把讲武堂改为“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招生对象也扩展到一切有志献身国民革命事业、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青年。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召开,创办军官学校的提案在会上获得通过。
正是有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背景和政治基础,黄埔军校才得以在较短时间内创办起来,迅速发展成为体制健全、组织严密、规模庞大的综合性军事院校。
开学前校舍紧张
操场上搭芦苇棚
办军校,校址选择是头等大事。黄埔岛被指定为军校校址,便是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决定。这里不仅林木葱茏、四面环水,远离省城,岛上还保留着广东陆军小学堂和海军学校的校舍,校舍修缮后就能投入使用,降低建校成本。
由广东陆军小学堂修缮而成的军校一角(重建)
然而,当时黄埔岛上只有几处年久失修的房屋,而且水陆交通不便,军校筹备人员难以到岛上办公。1924年1月,黄埔军校筹备处仍然没有固定办公点。孙中山只好把“大南洋”号船停靠在江边,作为其临时办公点。后来终于在广州市区南堤2号(今沿江中路239号对面)寻找到一座西欧古罗马圆柱式小楼房。2月6日,筹备委员会迁移至此。
1924年2月14日,士兵和工匠入驻黄埔岛修缮整饬校舍、教学场地。4月17日,校舍基本修缮完毕,旧屋面貌一新,校内道路也整洁起来。此时,尽管军校主体已初具规模,但校舍仍然十分紧张。为此,校方在操场四周临时搭建芦苇棚作为校舍,并在广州市内建房舍、设分驻地。短短三年间,校舍就从扯旗山下扩展到黄埔岛的平岗炮台、蝴蝶岗炮台、大坡地炮台及对岸的鱼珠炮台等地。
在第一次国共合作背景下,黄埔军校从筹建学校、招生到开学初的各项工作,都有共产党人的积极参与。毕业于云南讲武堂的参谋长叶剑英文武兼备,受邀到军校筹委会报到。叶剑英多次前往黄埔岛实地考察,商议定址黄埔岛的方案。1924年3月,叶剑英呈递了学校《章程》,他对教官人选、课程教材大纲的汇报获得充分肯定。此后,叶剑英很快便拟订通过了教学计划,为5月开课做好准备。
建设黄埔军校,必须投入大量经费,经费主要来自革命政府赋税、军校自筹和外援等。然而,军阀把持财政,令经费筹集更困难。据有关记载,有一回,廖仲恺忙到凌晨4点才回家,反复烧热的洗澡水都放凉了,其夫人何香凝不免有意见。廖仲恺含泪解释,晚上在杨某家,等他抽完大烟才拿到这几千元,“不然黄埔学生再过两天便无米食了”。款项实在不够时,廖仲恺还拿出积蓄,何香凝拿出钻戒去抵押,买回数百担大米送到军校。廖仲恺为筹集经费竭尽全力,被黄埔师生亲切地称为“黄埔慈母”。
策划/何超、麦蔼文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维宣(除署名外)
手绘/何沅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