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远在大洋彼岸的2025全球消费电子展(CES)上,英伟达展出了由14款人形机器人组成的“机器人军团”,这些机器人分别来自14家企业,其中包含小鹏汽车等6家中国企业。在中国,具身智能同样热潮涌现;多家车企忙着争抢核心技术人才加速“造人”,在2024年终,已有车企秀出灵活敏捷的人形机器人成果。
当前,已有比亚迪、特斯拉、广汽、上汽、长安、奇瑞等近10家车企涌入人形机器人这条千亿新赛道。与此同时,当众多飞行汽车企业仍卡在试飞阶段时,车企造的飞行汽车已宣告交付在即,小鹏、吉利、广汽、长安等同时加速布局飞行汽车这条万亿级赛道。
人工智能(AI)的深入,正迅速点燃各大车企抢滩布局未来产业的积极性,推动车往智能产业聚合,引发巨大变革。
最新动向
车企“招兵买马”造机器人
2024年12月13日,“比亚迪招聘”公众号发布的一则招聘信息引起业内关注。该招聘信息显示,将面向2025届全球高校硕士、博士毕业生举办“比亚迪25届具身智能研究团队招聘”,在岗位详情中描述,其招聘人才研究方向涉及“人形机器人”“双足机器人”等。有消息称,比亚迪十五事业部已经开启代号为“尧舜禹”的机器人项目。虽然比亚迪官方对记者表示“机器人项目暂无更多可透露的信息”,但招聘信息侧面证实比亚迪在机器人领域的步伐已经迈开。
广汽集团在2024年12月26日举办的2024年中国机器人网年会上,正式发布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这已不是车企第一次秀“造人”成果。在此之前,特斯拉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小鹏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也已纷纷亮相。当华为、小米等互联网科技企业跨界造出一辆辆智能汽车之际,汽车厂开始成为了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赛道中的跨界新势力。
“许多自动驾驶领域的中高端人才正在向具身智能领域转移。”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博士、地瓜机器人算法技术副总裁隋伟表示。他发现,具身智能的发展速度比他预想的要快,无论是人工智能技术还是硬件的发展都超出了他的预期。隋伟感慨,“具身智能真正落地的时间可能会比想象中更早。”
比亚迪的招聘,揭开汽车企业为造机器人开启新一轮争抢核心技术人才争夺的一角。
隋伟告诉记者,当前许多自动驾驶领域的中高端人才正在向具身智能领域转移。“他们看重的是机会,想要抓住具身智能这个趋势。”
这种人才流动,也在一位具身智能领域的猎头口中得到证实,该猎头告诉记者,目前具身智能的核心AI技术人才的年薪可达百万元左右,参考过去AI等科技行业的发展路径,具身机器人从业者薪资增长空间还很大。麦肯锡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对熟练人工智能人才的需求将增至2022年的6倍,达到600万,人才缺口可能多达400万。
车企入局
机器人应对产能调整更灵活
如今,车企在造人形机器人上投注的热情不比在飞行汽车上少。特斯拉CEO马斯克去年12月直言,特斯拉未来的发展方向将主要倾向于人形机器人Optimus,而不是造车。
在多家国内车企的规划中,也可见未来布局端倪。
广汽最新自主研发的第三代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GoMate,计划2025年实现自研零部件批量生产,2026年实现整机小批量生产,并逐步扩展至大规模量产。据悉,GoMate会率先在广汽传祺、埃安等主机厂车间生产线和产业园区开展整机示范应用。未来不仅在安防、康养、汽车后市场等领域有应用潜力,还将在物流、教育等更多场景应用。小鹏的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艾伦”已经进入小鹏汽车广州工厂进行了小鹏P7+车型的生产实训,未来计划在工厂和线下门店等场景应用。
过去一年,有多家汽车工厂喜提“新员工”。一个月前,来自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1在极氪第40万辆汽车下线活动上,化身“质检员”上车体验了极氪MIX部分智能黑科技。两个月之前,Walker S1现身比亚迪汽车长沙工业园,与无人车协同作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汽车电子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胡坚耀到不少车企调研后发现,车企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决心“很坚定”。“车企最初的出发点是将人形机器人用在自身生产线上,不仅是为了提效降本,还可以更灵活地应对市场形势带来的产能调整——无论增产还是减产,机器人都非常‘方便’。”
广发证券研报预计2025年开始,部分人形机器人产品将开始量产销售,开启产业化的“破晓时刻”。
车企造机器人三大优势
1、多年自研技术带来低成本优势
多年的自研技术托底,成为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底气。广汽机器人研发团队负责人张爱民告诉记者:“当下人形机器人推广不太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成本过高。如果想要推广,成本一定要低。但我们(很多零部件)是自研,比如自研灵巧手,就可以很好的降本。”
胡坚耀也观察到,车企自己做人形机器人的研发,成本控制的短期目标可能是5万到8万美元/台,更长远的未来,车企自研的人形机器人价格有望下降到不到3万美元/台。这比当前一般机器人企业的生产机器人成本要低三分之一左右。“另外,车企自己掌控机器人研发,还可以根据生产需求迅速调整机器人的各项功能,省去跟供应商繁琐的需求对接和信息沟通,更快速地应对市场变化。”
马斯克此前也对人形机器人的成本进行了测算。他表示,未来大规模铺开后,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成本大约可以降至2万~3万美元。目前,特斯拉已在其工厂内使用了一些机器人。
2、汽车产业链可在机器人上复用
隋伟认为,汽车行业进入机器人行业是一个必然趋势,并不算是“跨界”。“主机厂在做机器人时,许多供应链零部件可以复用,比如底层硬件、关节、电机等。从技术上来说,也可以复用。因此,主机厂可以很自然地将技术迁移到机器人领域。”他说,尤其是自动驾驶中的一些技术,比如感知技术的方法论,很多可以直接应用到具身智能上。
业内普遍指出,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飞行汽车等未来产业,都是基于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国车企有先发优势。不仅汽车与机器人两个产业在产业链上有诸多协同共振之处,飞行汽车更是同样道理。小鹏汇天创始人赵德力表示,“依托大湾区新能源汽车完善的供应链,我们造飞行汽车百分之六七十的零配件在珠三角都可以找到。”
太平洋证券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车企入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可以实现技术同源,将车端算法复用至人形机器人上,预计未来随着更多企业的加入,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商业落地的可能性也将大大加快。
3、汽车生产线提供了天然应用场景
在当前生产线上工业机器人、机械臂极其成熟的背景下,车企工厂为何还要用人形机器人?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指出,汽车工厂需要大量劳动力,而人形机器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人工,减少工厂的人力成本。汽车企业本身就有强烈的动机去尝试使用人形机器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这种内在需求推动了他们进入机器人行业。
“因为用人成本的增高,车企天然具有应用场景的优势。”广东省大湾区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张瑞锋也认为,车企在三电技术、传感器、机器视觉、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术积累,与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开发有着共通之处,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达到控制成本的效果。
同时,一位人形机器人本体厂商也向记者指出,人形机器人的竞争对手并非工业机器人,而是更多从控制人力成本与安全性操作上考量。尤其人形机器人在装配、测试及一些危险工序中,能帮助生产线提高安全与执行效率。
前瞻
车企加速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
不再拘泥于造车——这已经成为许多车企的共识。
“理想是一家人工智能企业,要做的不是汽车的智能化,而是人工智能的汽车化,并将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到每一个家庭”。2024年12月2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坦言:未来理想100%会做人形机器人。
在张永伟看来,智能汽车产业正在进一步发展为聚合型智能产业,他总结为三类:“在路上”是智能汽车,“飞上去”是飞行汽车、低空产业,“立起来”是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而且,相比受到空域管制限制的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不受物理限制,走进人们生活的速度可能会更快。
胡坚耀预计,车企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未来将可以拓展到特种服务、家居应用等领域;届时,一些车企向人工智能公司的转型也会看到更明显的成果。
“车企可以借助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布局,进行品牌与业务探索。”胡坚耀表示,“车企不仅是一个传统制造企业,还需要树立向高科技品牌转型的形象,布局未来产业,可帮助汽车追求新的销售增长点以及提升品牌形象。”
观察
车企与机器人企业竞合互利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认为,2025年,“人工智能+”是汽车产业的新战略机遇。这个“+”,在未来可能是人形机器人、可能是低空经济,也可能是其他,充满想象。“汽车产业智能化之后,其聚合外溢效应会明显加速,智能汽车产业很容易变成聚合型的智能产业。”张永伟认为,智能汽车的四条腿变成两条腿就是机器人,汽车就变成了一个深度智能的智能体,可以用到生产和服务领域。
广东省机器人协会执行会长任玉桐对汽车行业进入机器人行业持积极态度,认为这将为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同时也为汽车企业自身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增长点。任玉桐称,汽车企业拥有资金、技术和品牌方面的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使他们有能力在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尤其是在工业机器人领域,汽车行业的应用需求和资金实力使其成为率先实现突破的理想行业。
胡坚耀认为,汽车与机器人产业之间,中短期更多会是竞合大于竞争,无论是技术研发与应用市场的互补,还是产业链整合,都是竞合关系。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邓莉 钟达文 张露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