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了!广州市内各家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日前纷纷发布公告,宣布取消预约进馆规定。仍需要预约进馆的,也多数进行了详细说明。观展变得更方便了。那么,暑假观展去哪里呢?一起看看大湾区最近都有什么展吧。
广州·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作品展
本届展览既是全国美术工作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之后5年来创作成果的集中展示,展出的698件中国画作品,是从全国各省区市及中直单位组织遴选后报送的1300件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投稿作品数量和展出作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广州·广东省博物馆
空谷之音——华嵒绘画艺术展
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福建博物院、浙江省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天津博物馆、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君匋艺术院、客家族谱博物馆协办,展出8家单位近70件/套馆藏精品力作,珍贵文物占比达90%以上,各馆“家底”齐齐亮相,多件展品首次面向观众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广州·南越王博物院王墓展区
枕上添花——南越王博物院藏织绣枕顶专题展览
展览精选了200余件织绣枕顶藏品,从“织绣枕顶——布枕的发展与演变”“五彩斑斓——枕顶色彩的选择与搭配”“织金绣彩——枕顶的绣法与技艺”“枕上添花——枕顶绣的纹样及寓意”四个主题切入,对枕顶的发展、色彩、纹饰技艺以及纹样内涵进行展示说明,呈现了一幅枕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景图”。展览将持续至8月11日。
广州·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
凝固的诗篇——博尔盖塞美术馆藏文艺复兴至巴洛克时期杰作展
展览展出拉斐尔、鲁本斯、提香和洛托等意大利以及北方地区16、17世纪的艺术大师的55件真迹作品,分为“神话与古代艺术”“历史中的信仰”“自然与风物”“社会生活及肖像”四个部分,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人与神、人与自然、人与人群的关系,帮助观众更深入地理解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处理继承与扬弃的智慧。展览将持续至9月7日。
广州·广东科学中心
《微雕》(Microsculpture)摄影展
摄影展由广东科学中心从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引进。展览共展出37幅由英国摄影家列文·比斯通过显微摄影精心创作的作品,以及作品创作视频、互动多媒体等。展览将持续至2025年2月。
广州·广东美术馆二沙岛馆区
2024年度许钦松创作奖全国总选优秀作品展
展览参展作品来自全国最具专业度和知名度的九大美院及各大高校,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水彩、影像等多个类别。展览将开放至7月20日。
广州·广东美术馆二沙岛馆区
种种:马若骢个展
马若骢的作品聚焦于结构背后的情感和女性特质。她以“身体”和“对视”为核心元素,借助细腻和大胆的笔触,将所见之物进行人格化处理。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
广州·广州画院美育青创中心展厅
飞桨逐浪——当代青年油画展(第二回)
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粤港澳大湾区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成为引领中国乃至世界发展的新引擎。展览上,不仅能看到青年艺术家们对传统油画技法的坚守与传承,还能感受到他们对新时代、新风貌的敏锐洞察和深刻表达。展览将持续至7月23日。
广州·广州图书馆
伶歌曼舞写春秋——邓小玲艺术作品展
展览作品捕捉粤剧舞台的动人瞬间,展出邓小玲多年来的观“剧”所得——无数的戏剧动机、生活元素的瞬间捕捉,连同当下的所思、所想皆化作灵感、聚于笔墨、凝于纸上,以其更广阔的视野,展示“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的主题。画展将持续至7月16日。
广州·广州图书馆
粤非遗 粤精彩
广州图书馆联合广州市轻工职业学校举办非遗十年传承教育创新成果展,展示谭广辉、尹志强等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近10年来的优秀作品,以及学校在创新培养模式下师生创作的一系列绝美作品,涵盖广彩、木雕、玉雕及押花、剪纸、乞巧等多项内容。展览将持续至7月15日。
广州·太古汇
海丝回响·石头记
“海丝回响·石头记”全国巡展首站由广州太古汇主办并承办,展览邀请了来自中国南方泉州、厦门和广州等地的非遗传承人、艺术家、设计师和在地文化艺术机构共同创作,呈现了29位艺术家的40余件作品,为观众揭开一幅横跨海丝历史人文、工艺传统、未来可持续生活等多个角度的宏伟画卷。展览将持续至7月18日。
广州·广州博物馆
超20场活动!暑假来广博,带你“非”“遗”“夏”
今年暑假,广州博物馆将以“非遗”为主题,结合馆藏文物策划超过20场特色活动。
深圳·深圳美术馆
这不是废墟——应天齐当代艺术展
应天齐是国内乃至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展览从素描、水粉、水彩到版画,从影像再到装置,主要展现了应天齐从艺60余年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展览将持续至9月1日。
深圳·深圳美术馆
天地生灵·方楚雄的艺术世界
方楚雄是当代中国画坛重要的中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是中国花鸟画坛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吸纳中外艺术资源,熔炼古今审美意蕴,以创造不已的生命精神,囊万物于笔端,将自然美与生活情融为一体,营造出一派郁勃活泼的生命境界,在当代中国画坛独树一帜。展览展出作品160多件,汇集了方楚雄先生各个时期的重要代表作和手稿。展览将持续至8月25日。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守拙求真——陈濯非作品展
当代画家陈濯非以工笔人物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造化以及众生的感怀和理解。其作品的最大特点,是以现代意味的表现手法实现传统工笔画在现代情景中的发挥。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
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山河入我怀:刘文东山水画展
“山水”一直是中国人超越于现实的精神图像和视觉情怀。刘文东的山水画作作为现代山水画的一个案例,为我们呈现了现代画家如何在传统与变革,青绿与水墨,中西融合与碰撞等多个维度呈现个人的时代视野和艺术表达方式。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
深圳·大芬美术馆
南方花开——当代艺术交流展(深圳×广州)
展览展出了陈子君、邓浩、方艺婷、付智明等来自深圳和广州的20位艺术家的作品。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时代感,用独特的视角和手法,展现出了当代生活的繁华与喧嚣。同时也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创新,融入了岭南文化的精髓,展现出了南方独特的韵味和风情。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
佛山·悦艺美术馆
秩序与感性——当代油画新锐展
展览展出陈子君、付智明、刘晟、肖海生、朱晖、黄荣浩、姚芮、肖慧八位艺术家的作品。本次展览的作品可分为两类,一类关注超越平面媒介的观念表达,另一类关注个人经验的深层挖掘与表达,体现出艺术家个体经验的差异和艺术探索的多元路径,展现出学院派艺术创作和而不同的风貌。展览将持续至8月22日。
香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
法国百年时尚——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服饰与珠宝珍藏,1770-1910年
展览由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与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联合主办,展出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藏的三百多件珍贵典藏,包括从18世纪末至20世纪初精美绝伦的法国服装、珠宝与配饰等,几乎所有展品均首次在亚洲展出。展览将持续至10月14日。
香港·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第34届香港书展
第34届香港书展将于7月17日至23日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世界各地约760家展商将汇聚于此,场外场内将举办超过600项文化活动,涵盖各式各样作家讲座、新书推介会。今年年度主题为“影视文学”。本届香港书展继续设有内地展馆。
香港·香港文化博物馆
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任哲雕塑展
雕塑家任哲在本次展览中,将金庸笔下22位家喻户晓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令狐冲、风清扬、张无忌及任我行从平面世界中解放出来,并由艺术家黄宏达及其团队创作多媒体装置,引领观众深入金庸的武侠世界。本次展览免费入场,展期至10月7日。
香港·香港裕华国货总店
游走旧香江摄影展
摄影展的作品主题涵盖了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的人像、风光、建筑物、居民的日常生活、节日及活动等。展览将持续至7月28日,每日上午10时至晚上10时开放。
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展览厅
万象之华——香港电影预告片珍藏展
展览集合了《倾城之恋》《阿飞正传》《唐山大兄》等过百部20世纪40年代至今的香港电影预告片,结合影人口述访谈、星光隧道沉浸式体验等形式,还原了不同时期预告片的手法、风格和特色。展览将持续至11月3日,周一、周三至周日上午10时至晚上8时开放。
香港·尖沙咀海防道九龙公园香港文物探知馆
礼乐和合 探知齐鲁——山东文物特展
展览展出珍贵的山东及香港出土文物,让公众了解独特的齐鲁文化,体会“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展览展期至10月6日,免费入场。
香港·香港文化博物馆
“文又得武又得”系列经典武侠剧服饰道具展览
展览展出了20世纪70年代至2000年左右武侠剧的头饰、服装和道具,数量约三十件,让观众重新回味经典,感受武侠情怀。展览将持续至10月7日。
澳门·澳门海事工房
“侠现妈阁”金庸剧集服装展及兵器展
展览重现了八大金庸武侠剧集的多个经典场景,并设有多个互动打卡点。服装展上展出多套做工精致的经典戏服,而兵器展则陈列多款制作逼真的道具珍藏,如“倚天剑”“屠龙刀”和《神雕侠侣》中的“神雕”。展览将持续至7月30日。
统筹/徐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