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季羡林先生这句话,
洋洋深以为然。
在热热闹闹的市场上行走,仔细比较哪个档位最实惠,目光所及之处皆是新鲜水灵的蔬菜水果,生机盎然,乐趣十足~
快速了解一个城市的方法,就是去逛那里的菜市场!
在广州,出名的老街市有很多,比如沙园市场、惠福西路市场、龙津菜市场、东山口市场……
今天,洋洋要带大家逛的是一个隐藏在老城区,充满市井老街风情的——龙导尾市场。
昔日龙导尾 传奇与繁华

说起龙导尾,许多街坊的第一反应不是农贸市场,而是一片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宁静老社区。
虽然“龙导尾”现已渐渐消失在了地图上,但这地名也颇有一段曲折的来历。
“龙导尾”来源于五代十国时期建造的皇帝专用通道,名为“龙尾道”。后来通道因战乱被焚毁,在遗址形成的村落仍叫“龙尾道”。
清初时有人将它写成了“龙尾导”,后来又被误称为“龙导尾”,这个地名便固定下来,流传至今,现在当地人也喜欢叫作“龙肚尾”或“龙尾渡”。
碑上仍写着“龙尾导”
除了地名具有历史气息,龙导尾附近还有许多古建筑和文物,透露了昔日的繁华。它不仅是大户人家的聚集之地,而且名人也曾在此安居。
邓世昌纪念馆
致远舰军官合影,第二排左四为邓世昌
最知名的便是邓世昌纪念馆,原身是邓氏宗祠。作为民族英雄的出生地,它是广州保存比较完好的古建筑。
“一井状元留圣迹,千秋闾里记前贤。”这口看似普通的井,其实叫作“状元井”,因宋代状元张镇孙而得名,是海珠区不可移动文物。
状元井上面和旁边都摆上各式植物,并用围栏围起
状元井附近还有一口仍在使用的古井
如今龙导尾 飞入寻常百姓家

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大户人家,都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现在住在这些房子里的,已是普通的老百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大约便是真实写照吧~
打开地图,输入“龙导尾”,唯一有字面意义上联系的只剩下了龙导尾市场,而它也保留了老广州市场的特色。
凉爽凹凸不平的麻石路面、低矮的老房子、沿街售卖的档主,走进龙导尾市场,听着阿姐阿叔们的砍价还价声,踏实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在这里,除了能买到水果、蔬菜、生鲜肉、卤味,厨房用具、日用品等杂货也可以挑选。
而各种各样传统的小店也在附近,理发、修理伞骨、修理钟表……时光仿佛在这里停留。
藏在这里的还有一些老字号餐饮店:
老字号凉茶铺
传统凉茶铺,用瓦煲煤炉熬制的凉茶,良药苦口。
老字号食店
每年过年前必火的年宵品,还有传统美味的糕点、裹蒸粽。
老字号炸物店
放学后与小伙伴相约的小小炸物店,洋洋最喜欢吃猪扒包,你呢?
疫情期间的龙导尾市场

持续了几个月的新冠肺炎疫情,也给龙导尾市场带来了变化。
出入测量体温、消毒更加频繁、街边的档位减少了、许多店铺没有开门……人与人之间隔着口罩,也比平日多了些距离感。
往日那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现在却让人十分想念。市场上老板亲切的笑脸,小店蒸笼上热腾腾的白气,街坊闲坐一旁谈天说地,甚至只是大家挨着在摊位上认真挑食材的场景,都美好而温暖。
过年前街坊购买年宵品
等到疫情过去,一定要更珍惜这热热闹闹又充满人情味的日常,用心感受这些生活中平淡的幸福。
你最爱逛的市场是哪家呢?
别忘了做好防护措施哦!
出品:大洋网
文:莫颖秀、罗枫霖
拍摄:袁世杰
图、视频: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