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区“0222”集箱船碰撞沥心沙大桥致桥面断裂事故的发生引发了广泛关注。
在各级部门的努力下,三民岛岛民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但是,岛上不少蔬果成熟,沥心沙大桥断裂后,陆路交通中断,收购农作物的人进出不便,农产品也难以大批量向外运输,或将面临滞销的窘境。南沙快速开通农产品渡轮,建立起岛内农产品运输通道稳定运作模式。据统计,2月22日-2月25日下午16时,三民岛累计共出动92船次、12车次,有序向外运输约374吨番石榴、西红柿、蕉类等农产品,大大减轻了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民的正常收入。
据悉,岛内共有鱼塘超700亩,种植面积约15000多亩,主要包括蔬菜面积、番石榴、番茄、蕉类等。为解决岛民们的现实忧虑,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万顷沙镇就迅速作出反应,派出3个工作组深入岛内3条村,摸排三民岛春耕备耕、防范近期寒潮的农资需求和岛上近期上市农产品外运需求,现场协助村民解决农产品外运问题、巡查17家农资店铺,多措并举解决农资进岛和农产品外运问题,确保岛上农户春耕备耕和农产品外销渠道正常。
南沙区海洋综合执法大队快艇自22日来一直驻扎现场,加强水域巡查频次为往来轮渡、船只保驾护航,及时提醒群众穿好救生衣、做好防风,在不碍航作业、不超载、不使用“三无”船舶的情况下做好农产品运输,确保水上交通安全。
为进一步畅通运输渠道,南沙区政府有关部门会同属地快速确定选点,增设两岸临时应急货车渡船码头,在原有乡镇船舶运输基础上,增加安排临时应急农产品运输汽车轮渡多渠道解决岛上农产品外运需求,实现农产品从田头(塘头)直接上车外运出岛,极大减轻依靠乡镇船舶运输反复人工搬运造成的产品损耗,大量减轻搬运人工,建立起岛内岛外农产品运输通道稳定运作模式。
24日晚上9:40分左右,新怡船厂一侧临时应急码头完成建设和场地清理,渡轮顺利靠岸,船上两辆7米货车顺利驶下渡船。24日虽是元宵节,但现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任劳任怨,用辛勤付出赢得农产品渡轮的首航顺利,建立起岛内农产品运输通道稳定运作模式。
据统计,2月22日-2月25日下午16时,三民岛累计共出动92船次、12车次,有序向外运输约374吨番石榴、西红柿、蕉类等农产品,大大减轻了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保障农民的正常收入。
在全力打通运输通道的同时,南沙区农业农村局会同现代农业集团着力解决三民岛农产品滞销问题,运用优品南沙、泰丰农优、黔掌柜等平台开展助农销售服务,助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问题,有效避免三民岛农产品滞销。
另外,针对近期寒潮,区内农业部门已向属地农户发送防范指导意见,预计本次寒潮暂不会对种植的作物有明显影响。三民岛上共有农资店17家,目前农资储存量充足,基本能够满足农户生产需要。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耿旭静、董业衡、苏俊杰 通讯员:魏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