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广州市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结合全市“四化”平台专项行动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相关措施及广州实际情况,聚焦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工业母机和机器人等试点细分行业制造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5月6日大洋网)
经济数字化转型乃大势所趋。而中小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毛细血管”,量大面广且活力十足,是产业数字化转型中一支不可忽略的“轻骑兵”。可以说,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借助“第三方力量”放大其原有优势,还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竞争力、新活力。举个例子,广州一家居企业用上家居SMOM数字平台后,板材优化率从79.3%提升到83.8%,常规订单完工周期从12天压缩至7天,提质增效背后与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努力分不开。
数字化转型是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利器,但迈出并走好这一步绝非易事。有研究报告分析指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依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突出表现为不想转、不会转、不敢转的“三不”现象。背后原因不难理解。数字化转型是个投资回报周期长的项目,需要价格不菲的软硬件设备支出,加之还涉及到复杂的业务流程再造、管理模式改革等问题,这些因素交织叠加,使得转型成本高、成效不理想成为不少企业面临的共同难题。
新形势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要破解数字化转型痛点、解开这些发展问号,必须想方设法在各方面提供有力、有效的引导和支持,多层次、全方位加以推动。
企业登台、联袂唱戏。相较于大型企业,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尚处于数字化发展初级阶段,资源短缺、人才匮乏、基础设施不足,特别需要同那些已经积累了成熟经验的大企业深化协作、“并肩作战”。在《实施方案》中,广州特别提出了数字化牵引模式,遴选一批“供应链龙头企业”“产业链牵引平台企业”,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转型。文件中提到的这些企业,多数产业号召力、辐射带动力、平台资源整合力强劲,在多方协同、共建共享的“链式”转型路径下,有助于深化产业协同,形成头部企业与中小企业良性互动的发展局面。
政府搭台、精准滴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一项长期工作,单纯依靠企业自身能力恐难以满足转型要求,迫切需要丰富的政策“工具箱”助一把力。为了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门槛和成本,此次《实施方案》不仅明确了政府在数字化服务商遴选方面的责任,在宣传推广典型经验、资金支持等方面也着墨颇多。比如强调要遴选企业数字化转型样本和标杆案例,打造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广州样板”,引导更多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参与数字化转型。此外还提出在资金方面多加扶持,相信真金白银的补贴将进一步激发企业转型意愿、增强转型的信心和底气。
数字化转型并非一蹴而就。推动更多中小企业主动加入数字化转型浪潮,定能为企业成长发展、产业转型升级插上腾飞的翅膀,为未来经济增长打开更广阔的空间。
(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