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我有关系,这事包在我身上”“只要钱到位,就没有上不了的学”……正值升学季,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有关系”“有门路”为由,让轻信“有关系好办事”的家长,掉入“学位诈骗”的陷阱!
近日,广州白云法院就审结了一起谎称安排学位的诈骗刑事案件。
花费14万元找人帮办理学位 直至开学仍无下文
欧某为了孩子入学事宜,经人介绍结识了李某健。李某健吹嘘自己“社会关系丰富”“人脉广”,可以帮忙办理学位,但需要一定的打点费及赞助费。欧某信以为真,委托李某健代办学位,并向李某健转款共计14万元,而李某健却将收到的款项全部用于自己开销,挥霍一空。
然而,临近开学,欧某仍未收到孩子被录取的消息,在多次催促下,李某健编造各种理由往后拖延,直至开学季到来仍追问无果,欧某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了,遂向公安机关报案。
白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李某健在明知自己无法帮他人安排入学的情况下,向欧某谎称自己有能力有关系安排孩子入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他人财物,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鉴于李某健自愿认罪认罚,可以从宽处理,遂依法判处被告人李某健有期徒刑三年三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一万元,责令其退赔被害人欧某14万元。
经办法官指出,本案中,李某健正是利用被害人欧某爱子心切的心理实施诈骗,为了能让孩子就读重点名校托人找关系,以求通过非正常渠道办理升学。这种对名校的崇拜及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使欧某轻信了李某健掌握名校入学资源的谎言,看似在走“近道”,反而让孩子错失其他的机会,到头来悔之晚矣。
在此提醒各位家长,在面对升学季的各种信息时,要保持理性和警惕。“学位买卖”不合法,不要盲目相信社会传言,这些往往是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
家长们应当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择校观,遵守公平公正的竞争规则,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好榜样。要及时关注学校的官方招生政策和规定,根据教育部门的正规程序为孩子办理入学手续,遇到可疑情况要及时向相关部门求证,避免上当受骗。若不幸被骗,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聊天记录、收据、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报警,尽量挽回经济损失。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白云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