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上空飞行的无人机。(@视觉中国)
近期,广州接连出现的绚丽晚霞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在海心沙、猎德大桥、琶醍以及阅江西路等地,经常有不少市民携带摄影器材记录美景,其中也包括一些航拍爱好者,他们会携带无人机进行拍摄。记者了解到,今年7月以来每逢晚霞绚丽绽放之际,沿珠江一带的上空中经常会有市民操纵无人机航拍;有目击者表示,最多时,在靠近琶醍区域的上空,无人机数量甚至可达近百台。
在大家记录美景之余,也有市民向记者爆料,在其日常出行的阅江西路某广场,半小时内几乎在同一个位置遇到两次无人机坠机、险些砸伤路人的情况;在社交平台上记者也发现,位于花城广场、海心沙、琶洲等热门区域内,关于无人机意外“坠机”“失联”的帖子也是不胜其数。
那么,在城市里交通繁忙、人流如织的区域内,无人机的飞行安全问题如何保障?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航拍美景也有安全隐患 办公区域时有无人机“坠机”
7月24日晚上8时许,记者收到市民爆料,有一台某品牌的无人机在猎德大桥南位置进行航拍时,因信号突然中断导致坠机,险些砸到正在附近某办公楼广场区域散步的路人;随后半小时,又有一台无人机在事发地不到两米处掉落。
由于当天各大社交平台上均有预告“世纪晚霞”出现,因此有不少市民及摄影爱好者来到猎德大桥南附近区域进行拍摄。“当时我们刚下班,只是正常在办公楼下的广场散步,坠机区域来来往往的人流较多,但当晚在广场上空的无人机有近百台,那两台无人机就坠落在我面前不远处,差点砸到人。”爆料的市民表示。
据该办公楼的安保主管杨先生透露,其所在办公楼的广场内此前也曾多次发生无人机坠机情况:“因为广州塔片区和花城广场区域均设为禁飞区,而我们办公楼这边是不禁飞的,风景也比较优美,会有许多市民来附近进行航拍。此前这边还曾发生过一起无人机坠机后自燃的情况。”尽管每次在捡拾到这些坠落的无人机后,杨先生和同事们都会代为保管,等待失主前来认领,再稍作安全提醒,但该办公楼北门广场处每日来来往往的“上班族”有几千人,因此无人机坠落带来的安全隐患也让安保人员颇为担忧。
为何无人机会在办公楼区域内频繁地“坠机”呢?事发当晚8时30分,其中一台坠落的无人机机主前来认领,该“飞手”称,其从无人机系统后台上查询到该片区域并非“禁飞区”,但在正常操作时,无人机在大约飞至50~60米高度时突然失联,且未按照系统设定“原路返回”。“可能是因为这栋建筑的转角有隔挡,也可能是其中部分楼层有信号干扰导致。”而在片区民警到达现场后,由于该无人机并未提前进行报备遂被扣留,这位“飞手”仅领回了无人机的内存卡。“这个片区时常会有无人机坠落的情况,但目前我们只能对其进行没收和教育。”该片区民警表示。
记者随后对一些曾在该片区放飞过无人机的“飞手”进行采访,其中不少人表示,他们此前在琶洲办公楼区域内操控无人机时也曾遇过类似意外。“有一次是无人机下降时突然被吸到了玻璃幕墙上,最后被撞坏,我怀疑是大楼干扰了卫星信号。因为往往一个区域高楼较多时,卫星信号会比较弱。”有多年无人机飞行经验的摄影爱好者苏先生推测道。
市民捡起一台掉落在地上的无人机。
无人机“黑飞”情况不少 “持证飞行”人数不足六分之一
那么,究竟哪些区域可以飞无人机,哪些区域不能飞呢?
实际上,在某品牌无人机软件中,对于“禁飞区”“临时禁飞区”“强制管理区”等都有着非常明确的划分。如在某品牌无人机后台,可以通过地图查询到,标注红色的区域为“完全禁飞区”,即无人机不能在该区域内起飞;标注灰色的区域为“可以起飞但限高120米”区域;标注橙色的区域后台则显示为“强制管理区”。
而今年初,中国民用航空局推出相关法律,要求无人机开启实名制登记,并限高120米飞行。“如果在广州无人机飞行高度超过120米,就会收到短信警告。因此我现在是能不飞就尽量不飞。”苏先生说。
尽管设置了相应的禁飞区域,但无人机“乱飞”现象仍旧存在,这或许与目前无人机数量不断增加,而相关管控制度尚未完善有关。苏先生表示,如果真按照禁飞区域图中的规定以及报备流程严格执行,城市闹市区内基本上没什么地方可以飞;但实际执行时,除了少部分地区如机场、领事馆、港口码头等区域外,其他地方还是会有市民随意放飞无人机。
“现在有关部门对于无人机的管控主要是两种方式,一种是驱赶无人机从而让其进入自动返航模式;第二种就是夺取控制权,通过信号干扰来限制无人机。”苏先生进一步解释。但这两种管控方式除了在那些核心禁飞区使用之外,大多只会在一些大型活动现场使用,其他区域日常并不会进行过于严格的监管,这也就导致“黑飞”情况时有出现。
所谓“黑飞”,即不经过申报的无人机违规飞行,还有一些被“破解”的无人机也属于“黑飞”范畴。据一些有经验的“飞手”透露,倘若对无人机进行“破解”,不仅可以突破限高,信号也更好。“破解版无人机可以飞到600米~800米,只需计算好电池的支持力。”尽管“破解”无人机行为并不被允许,但在某社交平台上,记者依然发现一些相关的教程及服务,有商家号称“只需加500元即可完全破解,无视禁飞区、解除飞行限高”。
此外,据某无人机培训机构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大多数无人机并不需要持证飞行,只有植保无人机、需要进行商业活动的无人机等经营性无人机必须具备相关证书。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统计,截至今年3月,我国实名登记无人机数量已超126万架,但持无人机操控员执照的仅有19.4万人。“现在很少有人愿意去考证。”这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市内共有三个考证培训机构,发放证件的平台也不同。“但有时你考了A证,一些商业活动可能只承认B证或C证。而考一个证需要2000元~5000元,并需要脱产学习一周。因此鲜有人愿意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去考这个证件。”
坠落在草坪中的无人机。
大多数“飞手”经验技术不足 闹市区“放飞”存较大风险
“很多人玩无人机都是抱着一种玩玩具的心态。”苏先生表示,这种心态也导致现在操纵无人机的“飞手”们经验水平参差不齐。
记者了解到,买家在购买无人机时,工作人员通常会对买家进行简单的安全培训,如无人机的基本操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地图上如何查看“禁飞区”等,并提示“后续如产生什么后果均由买家自己承担”。而无人机操作者也可以在相应品牌的App中选择自己需要的技术课程进行培训(如新手课程、初级课程、中级课程、高级课程),对用户而言,这些课程参与均免费,但并非“必选项”。
“实际上,在闹市里放飞无人机非常考验操作者的技术和经验,经验不足确实容易造成一些安全隐患。”苏先生透露,尽管无人机通常都设定有“避障功能”,即无人机传感器若感知到10米外有障碍物,就会选择停止继续前行,但如果是新手飞行,经验不足或飞行路线复杂时,无人机稍不注意就可能撞到建筑物造成坠机。
除了琶洲办公楼区域外,记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时发现,像海心沙、二沙岛、猎德、体育中心等区域也经常出现无人机“坠机”“失联”的情况。采访中也有不少“飞手”表示,广州的闹市区虽然风景好,但并不适宜放飞无人机:
“通常无人机飞得越高越安全,但珠江新城是全国120米以上建筑最多的区域之一,而遥控器和无人机之间不能有房屋阻隔,否则影响信号,因此那边并不适合飞无人机。”
“从猎德大桥南去往天德广场的这片区域也有信号干扰,之前我的无人机就出现过失联、手机黑屏无法控制的情况。”
“第一次放飞是在荔湾区,因为自己是新手,操作时没有避开电线,无人机挂在电线上导致飞机桨停止转动,最后炸机。”
……
即便是对于经验丰富的“老手”来说,也可能由于设备本身的原因出现“坠机”。苏先生透露,他此前出现过两次无人机意外,一次是因设备电池老化,无人机中途断电掉落在闹市的绿化带;一次是由于飞机型号较老,在拍摄海心桥时信号突然变弱“失联”。“倘若是在闹市区航拍,也容易给路人带来较大风险。”
新规出台后有待强制实行 多地陆续作出细化管理
为更好监管无人机, 从今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颁布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正式施行,条例中规定,无人机购买者需进入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进行实名认证。除明确“禁飞区”之外,该条例也对飞行申报提出了要求:“组织微型、轻型、小型无人驾驶航空器在适飞空域内的飞行活动,如存在‘飞越集会人群上空、在移动的交通工具上操控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分布式操作或者集群’等5种情形的,也应当提出飞行活动申请。”
据了解,目前许多用户在购买无人机后,仍然未被强制进行实名认证,一位“飞手”表示“即使不实名认证,也可以正常飞行”;此外,对于一些组织无人机爱好者进行集体拍摄的活动,其行为是否属于“集群”也未作明确界定。
目前,多地也已对民用无人机使用作了进一步细化管理。如今年4月3日,珠海市公安局发布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安全指引,明确珠海市全区域纳入无人机管控区,单位和个人飞行无人驾驶航空器均应依法登记、合规飞行,不得危害公共安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也同样规定全区禁止未经批准放飞无人机等无人驾驶航空器。相关用户可通过登录“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综合管理平台”中的“空域信息”查询板块查看无人机适用范围;如有需要,须登录各地相关政务平台进行申请。
今年7月19日,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政府猎德街道办事处也公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花城广场和海心沙管理的通告(征求意见稿)》,文件中明确了花城广场和海心沙区域的范围,以及单位和个人应遵守的行为规范和禁止性规定、违反法律法规的处理等,其中就明确规定“禁止未经批准放飞无人机等无人驾驶航空器”;此外,每逢大型活动期间,官方也会提前划定无人机禁飞时间及区域,对于不遵守通告违规飞行、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会予以处罚和追究刑事责任。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程依伦 实习生 区子晴(除署名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