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骑手送餐路上,普遍面临门难进、楼难找、乘电梯难等问题。为此,不少地方探索建设“骑手友好社区”“骑手友好校园”,助力畅通送餐之路。(8月12日《工人日报》)
最近有部电影《逆行人生》讲的正是外卖小哥的故事,直观、立体地呈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看得让人五味杂陈。很多观众第一次知道,原来一份外卖要经历诸多“艰难险阻”才能抵达我们面前。
比如,取餐难,外卖小哥竟连取餐都不容易,不跟店主、服务员搞好关系,有的餐厅会让你一直等;停车难,很多地方禁停电动车,送餐回来可能车已被抬走;进门难,小区自不必说,连一些商场都不好进,穿上外卖服“这身皮”就不能走正门;找人难,一些地方门牌号错乱,只能一遍遍来回找;高校宿舍进不去,一旦电话不通,只能靠喊……而“您的订单即将超时”的提醒,几乎贯穿始终,听得人心烦意乱,不得不快马加鞭。
外卖员,一个庞大的就业群体。一直以来,“困在系统里”、不超速就超时、交通事故频发等话题备受关注。对他们关心关爱、理解支持,也早成社会共识。如何支持?其实,多“开门”、少设障,就是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以小区来说,电影里,贾冰饰演的朱站长当保安时,“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外卖员,唰,拦下来”;改做外卖,则鼓动“不管遇到什么样的保安,唰,冲过去”。一个喜剧梗,生动展现了两个群体之间的“对立”。一直以来,保安与外卖员俨然“势不两立”,矛盾纠纷屡见不鲜。真的没有更优解吗?当然不是。有城市启用“小哥码”,外卖小哥通过实名认证、出示电子通行证,即可进小区送单;一些人车分流的社区专门为骑手设置标识,引导其进入地下车库;在广州首个“骑手友好社区”——越秀区建设街道社区,外卖骑手能看到各小区路线图,累了可到驿站休息,社区商圈还为骑手划定了专属停车位……据报道,美团“骑手友好社区”已落地12座城市。此外,还有“骑手友好商家”为骑手优化取餐流程、提供休息场所;校园、医院、写字楼等设置取餐柜,有效减少骑手等待时间。“骑手友好”,其实不复杂,就是想骑手所想、急骑手所急,为其送餐提供必要便利。
“我们足够努力了,所以我们值得被尊重,值得更好的生活。”这是《逆行人生》里的一句台词。“骑手友好”蕴含着理解尊重、将心比心,能让外卖小哥省时省力,或将助其逐渐“慢”下来。再往大处说,城市由多样人群汇聚而成,是一个“生活共同体”。每个人都是服务者,也都享受他人的服务。外卖小哥自然也是城市的服务对象,为其改善工作环境体现治理能力,折射城市温度,也是文明、包容的应有之义。所以,“骑手友好”能否推而广之、成为标配?
广州日报评论员 夏振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