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发文揭批“新形象工程”。比如,河南周口市纪委监委刊文称,“新形象工程”往往超出地方财政承受能力,导致大量资金被无效占用,这些资金本可用于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领域。而且,一些“新形象工程”与民众实际需求脱节,反向增加群众的负担。(8月27日澎湃新闻)
“形象工程”不难理解,主打一个“大而无当”“华而不实”,大家一看便知,比如那些以豪华楼堂、庞大建筑为主角的“空壳式”地标建筑。这些年,在全面从严治党和反“四风”的高压态势下,“形象工程”大大减少。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批“新形象工程”披着新马甲又改头换面、卷土重来。
有的打着民生、发展旗号,建设豪华文化广场、音乐喷泉、群众文化馆博物馆,老百姓实际能用到的时候少得可怜;有的斥巨资搞超大数字屏幕、城市夜间激光工程,它们除了偶尔在领导调研视察时“亮亮相”“发发光”之外,平时使用率极低;还有个别地方不计成本大办音乐节、不切实际大搞旅发会,错把一时人气当成了灵丹妙药……盲目立项的结果显而易见,必然加重基层负担,导致国家财产和社会资源严重浪费。
同“形象工程”相比,“新形象工程”形式隐蔽、名目巧立,更难识别。只因它假借为民之名,把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似正当、合理的发展领域,如数字政务、文旅发展、党建项目等,理直气壮地给自己披上了一件光鲜亮丽的马甲。
不过细察一番又会发现,“新”只不过是一层“障眼法”。“新形象工程”虽在表现形式上花样翻新,但里子还是老样子,其根源仍是跑偏的政绩观、权力观。个别地方官员错误地认为,“台上唱戏才能赢得满堂彩”。在他们眼中,上项目、堆盆景就是最具“性价比”、最能“博出位”的办法。此外,政绩冲动背后可能也夹杂着不同寻常的私利追求。因为这些涉及的项目往往是大手笔、大投资,权力寻租的空间自然也不小,看看那些倒在新旧形象工程上的官员就知道了。
新旧形象工程都是“牛皮癣”,必须下大力气铲除。首先要从考核上入手。一些人之所以热衷于“建设”这类工程,有部分原因是当前对干部的考核评价机制更倚重短期可见的效果,某些台下的潜功夫确实不及“形象工程”来得显眼。为此,要完善政绩评价体系,将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等长远目标纳入考核范围,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引导领导干部端正政绩观。要健全责任追究机制。通过问责和惩治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效应,让相关决策者没法拍拍屁股就走人。还要在前端加强审核把关。在重大项目投资上马之前,有必要加强民意征集、财政把关、审计监督等工作力度,落实好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决策程序,确保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和群众的检验。
(广州日报评论员 付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