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全面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政商关系是政治生态的“晴雨表”、营商环境的“风向标”。
在全党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既是一次思想洗礼、作风检验,也是深化行动、强化落实的重大契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不仅是城市发展议题,也是重要纪律课题。所谓“亲”,要求的是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清”突出的是法治底线和廉政红线。“亲”则两悦,“清”则相安,二者有机统一、不可偏废。
“把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在地方工作期间,“都是到第一线去的,都是和企业家手拉手交朋友的”。实践表明,“落到实处”既要求亲而有度,也要求清而有为,如此才算真正走在“阳关大道”上,才能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营商环境提供重要保障。
凡事有度,过犹不及。
多一步可能“僭越”,退一步可能失责——起草组调研发现,“如何与企业、企业家打交道,一直是公职人员比较困扰的现实问题。”具体来看,界限怎么把握、分寸如何拿捏难倒不少“英雄汉”,甚至有的出现“但求无过”、畏难情绪、清而不亲等问题,给干事创业、营商环境、经济发展带来负面效应。规范政商交往并非无据可依、无章可循,但要确保好制度、好规矩落到实处、不打折扣,还要尽力消除“模糊地带”、厘清权责边界。对于基层一线意见反映较多、政策边界不清、存在认知模糊的政商交往问题,亟待针对性破题、精准化作答。
事必有法,然后可成。立足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广州精心、精准、精细打造“升级版”指南——此次上新的行为指引“致广大、尽精微”,聚焦典型场景、高频事项进行规范,既是对“亲”“清”要求、纪律规矩的再强调、再强化,也为政商交往亮出了“明白卡”、划出了“硬杠杠”。这份“操作指南”正如一记精准助攻,既帮公职人员卸下顾虑、当好“店小二”,也助企业放开手脚、吃下“定心丸”,有利于促进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相统一,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向奔赴”,为护航广州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夯实制度保障。
广州,千年商都、超大城市,立于改革开放前沿,对内对外经贸往来活跃,越来越多企业在这里扎根、从这里远航。从某种意义上讲,营商就是“赢商”,“赢商”才能赢未来。“二次创业”再出发,广州仍须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上“破题”,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上“加力”,尤须靠前一步、想深一层、走实一些——既守住底线,用好“显微镜”纠治违规违纪行为,也以心换心,拿出“放大镜”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如此才能让发展“水质”更优、“生态”更好、“马力”更足。
知之愈明,行之愈笃。从新鲜出炉的行为指引看,规范政商交往有两点尤为关键。其一,坚持“实”的导向。这在发布的典型案例中不难发现。比如,重点考察行为动机、客观背景和后果影响,以综合判断行为是否“出格”、有没有“行差踏错”。对于出于发展需要的“特殊情况”,不急着一竿子打死,而是按照“三个区分开来”原则容错纠错、减责免责,正是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体现。其二,落实“严”的标准。小到接待就餐、交通用车,大到招商引资、对外交流,哪些是可以开展事项?哪些是禁止事项?行为指引都拉出了正负面清单、以实施精准“导航”。且在一项项具体指引中,不难看出对于目的正当、程序合规、流程完备的高标准、严要求。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出发,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构建“亲”“清”的政商关系,务必拿出满格诚意、顶格状态,以更高标准、更硬举措、更实作风打好“服务牌”、做好“贴心人”,在“水清鱼跃”的良好生态中跑出“赢商”加速度,推动广州高质量发展航船驶向更加壮阔的未来!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