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中秋佳节当晚,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人声鼎沸,锣鼓喧天,盛大的原生态舞火龙民俗活动在均禾街的清湖村、石马村、罗岗村、平沙村等村和“平和大押”精彩上演。数条十几二十米长的火龙追火逐珠,翻腾炫舞,火花耀眼,气势恢宏,吸引了大批居民群众争睹盛况,零距离体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每年农历八月十五,白云区清湖、夏茅、石马、江村等村都会上演舞火龙盛景。火龙追月,传承数百年,生生不息。如今,白云区舞火龙这一纯原生态的独特民俗,已列入广东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村民们通过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均禾街清湖村黄氏宗祠前,三四十名村民合力举起一条近20米长的火龙舞动,追火逐珠。在火龙手的呐喊声中,威武的龙头抖动旋转,龙口、龙身不时喷出火花,耀眼绚丽。在众多火龙手的默契配合下,时而盘旋上升,宛如飞龙在天;时而低空穿梭,犹如蛟龙戏水,引得围观群众阵阵喝彩。
“这一传统民俗已经传承了几百年,最早起源于驱除稻田里的蝗虫。”年近七旬的清湖村村民李汉权告诉记者,祖辈务农耕田,稻田里遭受蝗灾,由于蝗虫怕火,有村民建议,用禾草扎起火把在田间挥舞,以驱赶蝗虫,保住庄稼,此法一试即成,效果显著。后来慢慢地把火把扎在一起,加上龙头,演变为一条火龙。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汤南 通讯员:张淑婷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汤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