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探索推进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促进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提到地下空间,或许会有人想到《三体》。书中勾勒了未来城市的一种可能:地下城。在形同巨型森林的地下城市,人类可以搭乘树干里的电梯直达地面,建筑物则像叶子般密密悬挂在树枝上。当然,这是在从前,地下空间是科幻作品中的“秘境之地”;如今,在众多“黑科技”的加持下,城市向下生长,并不奇幻。从地下仓储、管线、人防设施,到停车场、地铁、商业城,“地下”之用,深浅交织,日臻“深入”。
有学者提出,地下空间已成为陆地、海洋、天空之外的“第四国土”,是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于城市而言,向下挖潜能够拓展空间,缓解“城市病”和供需矛盾,促进精明增长;也能增强韧性,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提高安全水平;同时,城市基础设施“地下化”,在节能减排、提高碳汇上颇有助益。我国已从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发展亦从增量发展转向存量发展模式。向纵深进军,用地下换地上,彰显着城市的前瞻性,预示着未来的潜力和竞争力。
如何“深”耕?《意见》提纲挈领——因地制宜、有序开发,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公共优先、复合利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落脚地方,如何化施工图为实景画?
规划先行。如果把城市建设比作一场精密的手术,那么术前设计必须走在前。观照现实,一些城市的地下规划常常“赶不上趟”。比如,地下管线“任性”铺设、“无序”维护,导致“拉链马路”频现;有的地铁选线与地下街选址“撞车”,造成空间资源浪费……针对交通、商服、防灾减灾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利用,各级国土空间规划不妨对齐“颗粒度”,明确方向、统筹规划、科学引导。
科技赋能。“入地”是道技术题,不拿出点“科技与狠活”,还真“下不去”。数年前,我国自主研发的巨型盾构机曾引发热议,这个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的设备是挖掘地下空间、畅通路途的强助攻,解决了我国90%以上地铁隧道的施工难题。未来,更要加快关键技术攻关,掌握更多“黑科技”,让地下空间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环节都融入数字化、智能化元素。
机制保障。对比科技硬实力,理念、规则、管理等软实力同等重要。当前,一些城市地下空间管理权相对分散,资源权责不明。如何构建相应制度,理顺权责关系?一些地方私搭乱建、无序开发、冒进开发,如何打通开发利用的行业壁垒,规范地下空间管理体制机制?这些都需要在开发过程中一一破解。
谋划、推进城市化的“下”半场,用存量换增量,让城市在“向下看”的过程中获取“向上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 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