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的“弄潮儿”,更是市场经济的“领跑者”。支持和壮大民营企业发展,是党中央的一贯方针。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民营经济崛起最早的城市之一,广州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沃土。战略定位愈发突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市场规模体量庞大、重大工程覆盖“海陆空”……优势叠加,吸引民企“用脚投票”。接下来,要充分锻造长板,进一步发挥四“大”优势,垫厚发展底气,助民企展翅高飞。
大战略引领。对民企而言,国家战略就是最大的风向标,意味着更多商机、更大舞台。近年来,广州在国家战略全局中的位势愈发凸显,《南沙方案》、广州国家实验室、华南国家植物园等重大利好相继落地,今年更是被赋予“6+4”城市性质和核心功能。广州以国家战略为引领,支持民企“挑大梁”“担重担”。要完善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战略的体制机制,大力支持民企参与南沙、东部中心、北部增长极建设和城中村改造、“百千万工程”等,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中,助民企发展与重大战略“同频共振”,打破民企成长“天花板”。
大产业布局。纵观企业发展,一些民企之所以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很大程度得益于科创硬实力。广州创新资源集聚,工业门类齐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能为民企专心致志搞创新、谋发展提供“能量场”。推动“四化”平台赋能行动扩围增效,释放省、市两级“技改十条”叠加效应,真金白银支持企业技改、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迭代……促民企向新而行、向上生长,催生更多单打冠军、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和瞪羚企业。
大市场支撑。所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了市场大空间和强大供应链,才能孕育出有竞争力的新业态。广州要充分发挥千年商都和前沿窗口的重要作用,实施供需对接行动,支持民企深耕本地市场、链接全国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如,定期举办面向民营企业的项目推介会,常态化开展供需对接活动,支持民企在“家门口”找订单、拓销路;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民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用好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帮助民企“抱团出海”“展翅腾飞”。
大项目带动。大项目有大能量!以重大项目为牵引,既能调动民企积极性、促其高质量发展,也能够带动经济结构优化、促进产业升级、激发市场活力。接下来,要持续释放项目能量,鼓励民企参与白云国际机场三期、南沙港四期、广湛高铁等“海陆空”重大工程,给足“信任感”。同时,也要关注“急难愁盼”,特别是在预期收益、后期运营参与权、决策权等方面,完善相关体制机制,让民间投资“丝滑入场”。
根扎得越深,树才能长得更高、更壮,更有底气面对更强风雨、更大挑战。广州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振市场预期和信心,为民营企业持续壮大铺就“康庄大道”,使之“轻装快跑”。
(广州日报评论员 庹亚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