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丹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不断开拓新技术,并让其真正落地、推广应用,实现更多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我和团队,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用科技创新书写广州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新篇章。”
伴随着无人机的嗡鸣声、键盘的敲击声,在广州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云图”)的研发中心,一场科技与创新的交响乐正在上演。中科云图科技部负责人,测绘中级工程师赵晓丹正专注地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办公室里回荡着键盘的敲击声,空气中弥漫着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氛围。屏幕上,1300多台无人机机巢运行情景实时显示,它们采集到的数据图像正被广泛应用于能源、水务、政务等各行各业。
深耕无人机创新应用等低空数字新基建,赵晓丹深度参与研发无人机智能机巢,并在国内率先提出基于无人机机场的变电站巡检方案,解决了传统无人机自动起降、自主作业、自动充换电等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巡检无人机的“无人化”管理。
此外,赵晓丹参与低空无人机遥感网系统及组网装备的研发,推动了无人机应用向无人化、智能化、集群化和全自动模式的转变,并在电网巡检、基层治理等领域进行了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填补了无人机集群智能化巡检技术领域的空白,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相关领域的高效变革与进步。
打破行业空白第一台无人机智能机巢投产
在城市治理中,无人机巡检是重要的辅助工具,发展前景可观。在非法排污、河道巡检、建筑违章检查等方面,如果单单靠人力,不仅耗费大量人力资源,还会出现检查不到位、精细程度有待提升等问题。布局遥感网络可以通过无人机组网技术实时为公安、应急、环保等政府部门提供高频次、全天候、高精度的智能巡检与识别服务,进而提高城市治理的精准度和效率。尤其在能源、光伏电站巡检方面,人力巡检难度大、危险系数高,无人机巡检更是将效率提升了70%左右。但无人机续航和自动远程作业却一直是制约其大规模推广的痛点。
2017年,中科云图成立。公司创立伊始就将无人机智能机巢的设计和研发作为重点攻克的内容。“在无人机智能机巢方面,当时没有太多可以参考的成果,该领域是一片空白。”赵晓丹与团队原本以研发为主,无人机智能机巢的落地除了程序开发,也需要硬件制造加持,团队开启了“跨界”式研发与制造工作。
项目技术可行性研究、结构细节设计、复盘项目推进难题……2018年底,公司第一个无人机机巢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2019年底,第一台无人机智能机巢投产。
探索执法标准打造智能执法新标杆
瞄准无人机遥感技术创新领域,中科云图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投入费用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10%以上。近年来,中科云图还研发出了以无人机智能机巢为载体、以地理空间智能分析技术为核心的无人机遥感网解决方案。这一方案实现了地表资源的高频次、高精度、全自动和立体化监测,为城市治理、电力巡检、环保监测等多个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目前,中科云图的无人机机巢在全国部署了将近2000台,已在广东、海南、浙江、江西等省份推广,以能源和城市综合治理两大应用板块为主。
以电力巡检为例,中科云图的无人机机巢可以实现多无人机协同作业,通过远程控制中心集中调度前线设备,大幅减少了作业人员的通勤成本和劳动强度。同时,无人机还可以搭载各种挂载设备,如红外灯、喷枪等,以应对不同的巡检需求。
作为城市基层治理领域的开拓者,2020年,中科云图在佛山南海落地全国首个基于低空无人机遥感组网的城市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并在广东、海南、浙江、江西等省份推广。同时,中科云图探索的无人机行政执法标准,助力佛山市南海区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无人机执法应用办案流程指引》,填补了国内无人机执法相关领域空白,重构了执法新模式,打造了智能执法新标杆。广泛布局分布式无人机机巢,真正将无人机作业实现集群化、智能化,助力低空经济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赵晓丹获得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无人机智能机巢就是无人机起飞、降落和充电的“家”,能帮助无人机实现精准起降、远程指挥、数据回传,是无人机实现无人化应用的载体,可以促进无人机系统的智能化与高效化,扩宽了应用场景。
在城市治理领域,中科云图以无人机充当天空之眼,基于分布式部署的无人机机巢和指挥调度平台,构筑一张城市空中监测网,打造了面向智慧城镇的无人机辅助社会治理模式。
“我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不断开拓新技术,并让其真正落地、推广应用,实现更多行业的智能化升级。我和团队,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用科技创新书写广州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新篇章。”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杨朝露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庄小龙
海报设计:严永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