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咁你讲,大有乜好?”“大老倌,有名气!大粒嘢,话得事……”粤语相声《大小黄俊英》舞台上,一老一小围绕“大”“小”用粤语俗语互相打趣调侃。两人妙语连珠,逗得台下观众捧腹大笑。
影像里“鬼马精灵”的“小笑星”潘泓博,7岁便跟随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学习、演出,至今已有近十载光阴。作为“05后”,他虽然年纪小,却练就了顶住压力的大心脏,有着轻松自如、侃侃而谈的气质。为何会喜欢粤语相声?平时怎么参与演出的?潘泓博为我们讲述他传承非遗曲艺的故事。
潘泓博
后生仔,讲古仔
7岁拜师黄俊英学粤语相声
在学相声前,潘泓博是学习粤语讲古的。他从小对语言艺术表演感兴趣,在舞台上不会像许多孩子那样紧张,反而会很兴奋。“那年我7岁,在广府庙会上讲了一个《水鬼升城隍》的故事。”潘泓博介绍道,他的拜师经历,就如同他讲古时口中的故事一般充满戏剧性。恰好这次广府庙会活动的嘉宾是粤语相声泰斗黄俊英和讲古大师郑达。“你收不收这个徒弟?你不收我收了!”被他精彩生动的表演打动,黄俊英主动询问郑达,现场收了潘泓博为弟子。
潘泓博在广府庙会
潘泓博正式递上拜师茶并表演相声,是在黄俊英从艺65周年专题晚会上。“那是我第一次讲相声,讲的是《大小黄俊英》。”潘泓博回忆,《大小黄俊英》是根据传统相声《广州话趣》改编而来的作品,结合他8岁时童真的神态讲起来效果很好,成功演出后还被夸赞“鬼马又精灵”。
潘泓博第一次登台表演粤语相声《大小黄俊英》
说学逗唱,都是功课
相声展现岭南曲艺文化风采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习粤语相声,离不开“说学逗唱”四门功课。潘泓博不仅会练习贯口、眼神等,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舞台台风,还会“偷一下师”,看师兄师姐上台时怎么表演,汲取演出经验。此外,最重要的还是理解好讲稿的内容。“因为相声跟评书、讲古不一样,它比较灵活,只要记个大概就好了。如果死记硬背讲稿的话,会丧失了相声那种灵活性、松弛感,观众看着很难受。”潘泓博说道。如今,传统粤语相声如《一对一》已经是他经常演出的作品。
潘泓博与黄俊英搭档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登台表演前,潘泓博并不会做太长时间的准备。“跟黄老师对一下稿子就上台了。”潘泓博解释道,老师多年来在粤语相声舞台上教导他,让他慢慢成长。他们搭档许久已经形成了默契,偶尔在舞台上,黄俊英还会跟自己的小弟子“开玩笑”——不按讲稿上面走,但潘泓博也能稳稳接住。
谈到老师对他的影响,潘泓博认为,老一辈艺术家为人处世的品德,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深深感染着他,德艺双馨是艺术长青、受到观众喜爱的重要保障。“如果一个演员品德不好,无论演技有多好,观众都不会喜欢你的。”潘泓博说。
青年向上,时代向前
相声艺术作品源于真实生活
因互联网的兴起,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地方色彩浓烈等原因,粤语相声在推广、传承等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近年来,粤语相声进校园活动在持续不断地推进中,通过定期到学校进行相声授课,挖掘并培养更多粤语相声艺术人才。2022年,粤语相声入选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2023年,全国首辆粤语相声主题公交4路车发车,通过融合粤语相声与沿线站点特色的解说报站,幽默地介绍站点的人文风貌,让乘客全方位感受粤语相声的魅力。
4路车途经彩虹曲苑、海珠广场、流花湖公园等广州历史街区和地标。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高鹤涛
生活是粤语相声作品灵感的土壤。随着时代的变化,相声从业者需要立足时代、与时俱进、提炼生活、表达生活,才能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不可能一直只讲一两个相声,观众也会听腻,所以要不停地去创作。”潘泓博平时会上艺术类的课程,学习怎么写剧本,遇到好玩的事情也会及时记录下来,让其成为自己相声表演内容的养料。
潘泓博介绍,他在校园艺术节上表演时曾尝试将粤语讲古和相声融合在一起,讲故事的时候突然抖个“包袱”,跟观众互动交流。这是传统讲古所不具备的形式,他的同学们看过后都表示非常喜欢。“未来我想去北方学习下其他语言艺术,然后将他们的精华带到广州。”潘泓博表示,相声是一个比较广泛的行业,相声演员不只会讲相声,也可以尝试话剧、舞台剧这样的表演艺术。
潘泓博在彩虹曲苑
“少年心事当拏云。”当下,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青年人拥有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如潘泓博一般的新生代身上既有老一辈扎实学艺的精神,又有着新时代扑面而来的创新气息。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热爱,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推动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出品:大洋网
监制:巫雯锦
采访、文字:莫颖秀
拍摄、视频剪辑:杨梓麟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