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综合频道1月5日晚开始播出电视专题片《反腐为了人民》。第一集《惩治蝇贪蚁腐》披露,吉林省长春市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七小学原后勤主任贪污学生餐费,几毛钱的回扣也不放过。(1月6日新华网)
几毛钱回扣也不放过,你可能会瞧不起这种“苍蝇”,骂他没出息。其实,我们不仅要看到乘数,更要看到被乘数,当被乘数(学生数量、时间跨度)足够大,每顿几毛钱的回扣也足以聚沙成塔,把“苍蝇”送进去。“蝇贪”可怕之处,一在于“蚕食”,雁过拔毛,“雁”是会疼的。克扣学生餐费,势必导致餐饮质量下降,这对于正处于长身体阶段的中小学生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二在于“污染”,苍蝇带菌,“菌”是会传染的。一个人克扣学生餐不可怕,就怕“扣”成为潜规则,谬种流传。就在近日,一份权威报告显示,国家监委派员查处了某县两任县委书记,他们都存在收受贿赂、放任不良商家将劣质米掺进学生营养餐的问题。
反腐为了人民,言简意赅、掷地有声。我们知道,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腐败行为直接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因此,反腐为了人民,既是逻辑推演,也是现实吁求,必将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
反腐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这一判断同样体现了逻辑与实践的统一。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作风、群众路线的题中之义、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也是自我净化的重要保障。更重要的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民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善加引导和规范,无数网民足以成为反腐战场上的一支“轻骑兵”。近年来,很多暗藏于基层的“苍蝇”都是被群众用手机“拍”出来、发上网“晒”死的。
依靠人民不是一句空话,需要用诚意来体现、行动来保障、成效来彰显。譬如,个别单位虽然设有检举箱,但是将箱子高高挂起,一般人够不着,或者半年不开一次,更有甚者在上方装了摄像头,这就是诚意不足的表现。再如,有的地方虽然群众积极检举,但相关部门消极对待,问题久拖不决,结果“苍蝇”成了不倒翁,“拍蝇者”反倒成了“苍蝇”的眼中钉,这就是行动不力的表现。又如,个别系统“苍蝇”乱飞,群众怨声载道,结果只拿一两只“苍蝇”开刀,这种成效不可能让群众满意。
“夫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故君子慎初,圣人存戒。”对于“蝇贪”,我们要运用“微”与“著”的辩证法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紧迫感与行动力。
(广州日报评论员练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