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南沙高水平开发建设进程中,人口高质量发展是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通过创新人口发展体制机制,从人口素质提升、规模优化、分布均衡等维度综合施策,可为南沙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构建人力资源发展新体系。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机制。要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布局银发经济和银龄人才战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机构建设等老龄事业,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PPP)等方式,提供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服务;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推广“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提高老年人享受养老服务的便利程度,强化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质量,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
健康与教育同步推进。一方面,强化全民健康基础,优化街镇体育设施布局,健全基层医疗服务网络。另一方面,推动南沙基础教育优质化、特色化、现代化发展。比如,补强南沙基础教育短板,统筹规划学前教育资源,科学测算入园需求和供需缺口,增加优质公立幼儿园、小学、中学学位供给;着力发展特色品牌职业教育,深化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同时加快高等教育高水平特色化发展。
创新人才集聚长效机制。构建“精准引才+系统育才”双轮驱动机制。一方面,制定具体的引才专业和标准清单,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引才体系,实现人才引进政策与实际人才需求的有效衔接。另一方面,深化校地协同育才体系,吸引高校毕业生进入南沙,增加南沙区发展核心力量的储备。可通过“订单式培养”“实习+就业”等机制实现人才前置储备。此外,拓展引才网络布局,在科教资源富集城市设立“人才驿站”,开展相关品牌引才活动,构建常态化引才通道。
促进人口空间协同发展。实施“产城人”融合发展战略,促进南沙各区域人口相对均衡分布。因地施策,依据各镇街资源禀赋制定差异化发展路径,比如可在庆盛枢纽片区重点布局数字经济产业集群,打造青年人才集聚区;在万顷沙规划生态型社区,发展康养产业吸引银龄人才。通过南沙区城镇产业布局调整,促使区域内人口流动,促进人口合理分布。同时,创新公共资源供给机制,逐步消除公共服务的户籍差异。持续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完善建立以居住证为载体的人口服务管理体系。
【作者祝颖润系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财经学院副教授;黄安琪系该院硕士研究生;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3FRKB0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