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广州法院举办“公正司法促消费,繁荣市场拼经济”新闻通报会,发布广州法院消费者权益保护十大典型案例,其中一则案例细化网络交易中商品质量问题的认定标准,厘清平台责任边界。
陈某通过某平台公司运营的网络平台向刘某购买一款翡翠手镯。刘某在销售页面描述手镯有纹,并提供了手镯的视频。陈某收货后发现手镯存在多处裂纹且内径尺寸与描述不符,遂要求退货退款。刘某主张裂纹为陈某自身造成,拒绝退款。陈某遂起诉要求刘某退货退款,并要求平台承担连带责任。
法院认为,经当庭播放手镯视频和对比手镯实物,正常播放视频无法看到对应的纹路,但将视频放大且慢放则可看到,说明案涉手镯在交付之前已存在陈某所主张的裂纹。刘某虽已介绍手镯有纹,但经当庭比对,手镯实际存在多处裂纹而非自然纹路,且内径尺寸与介绍不符,严重影响价值,其行为构成违约,陈某有权解除合同。某平台公司作为平台经营者,已履行披露卖家信息等义务,无需承担连带责任。遂判决刘某退还全部货款,陈某退还手镯。
典型意义:确定商品质量问题认定标准
本案细化网络交易中商品质量问题的认定标准,明确出卖人需以显著方式披露商品关键信息,不得以模糊表述误导消费者,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同时厘清平台责任边界,为规范网络交易行为、促进买卖双方互信提供明确指引。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魏丽娜、赵越 通讯员:张雅慧、陈诗媛、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