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截至2025年5月19日,下同)广州平均雨量为535.5毫米,较近30年同期(606.7毫米)偏少11.7%,较去年同期(989.2毫米)偏少45.9%。不过,今年入汛以来(4月15日至5月19日)全市平均雨量为416.6毫米,较近30年同期(319.1毫米)偏多30.6%,较去年同期(682.1毫米)偏少38.9%。
气象部门资料显示,今年4月15日入汛,较常年入汛日(4月11日)偏晚4天。入汛以来广州暴雨频繁,共出现9场暴雨过程,其中严重等级有2场(4月24日—25日、5月16日—20日),无特别严重等级(近十年年均发生特别严重等级暴雨过程2—3次,主要发生在4—6月、8月)。4月24日—25日广州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是今年以来最强暴雨过程,全市平均过程雨量为67.2毫米,增城区荔城街录得最大过程雨量145.4毫米,最大小时雨量为60毫米。5月3日—4日出现较严重等级暴雨,花都区新雅街录得今年以来最大小时雨量84毫米,花都区和白云区出现冰雹。
5月21日,广州经历强对流天气,图片摄于广州市海珠区。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陈忧子
目前,广州已进入“龙舟水”降雨集中期。据统计,近十年“龙舟水”期间广州平均雨量为455.2毫米,较常年同期(377.6毫米)偏多20.6%,“龙舟水”占前汛期(4—6月)降水量(978.7毫米)46.5%。最多降水量643.7毫米出现在2020年,最少降水量280.9毫米出现在2021年。对比常年,过去10年有8年“龙舟水”偏重,处于“龙舟水”偏多气候背景中。
气象部门预计,2025年“龙舟水”期间广州平均累计雨量为380~420毫米,较近30年同期(382.6毫米)持平至偏多1成。降水过程大致发生在:5月23日—24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5月29日—6月2日(暴雨,局部大暴雨)、6月6日—8日(大雨,局部暴雨)、6月11日—14日(大到暴雨)、6月17日—19日(大到暴雨),降水集中期内发生暴雨洪涝灾害可能性较大。“龙舟水”期间广州受热带气旋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有两次高温过程:6月9日—10日、6月19日—20日。
风险分析和建议
“龙舟水”期间暴雨过程频密,且可能出现极端强降水,叠加5月以来持续降水,土壤水分饱和、江河水位逐渐上升。公众户外出行、登山徒步需注意防御强降水引发的城乡积涝、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旅游景区同样需注意防御高影响突发天气事件及次生灾害事件。
“龙舟水”期间强对流天气容易引发局地灾害,公众需密切留意天气变化,关注暴雨、雷雨大风、冰雹等预警信息,遭遇雷电、冰雹、短时大风、龙卷风等强对流天气时,需远离厂房工棚、临时构筑物、户外广告牌、树木等,避免倒塌事故。
“龙舟水”期间户外赛事应注意:强降水发生时,赛场易积水,需及时清理场地内积水,做好防滑措施;各种设备及相关物资输送过程中需注意防雨防潮,运动员应准备防水装备,以备不时之需;雷雨天气频发,赛事场馆应加强防雷设施建设,龙舟赛等水上运动需评估雷击风险;应做好临时搭建物、场馆设施的检查和加固,防止雷雨大风造成的倒塌风险;阳光雷雨相间,温湿较高,易导致闷热体感,工作人员、观众和运动员户外活动时需注意防暑防晒。
目前,荔枝除三月红进入成熟采收,其他品种仍处于果实发育期,“龙舟水”期间强对流天气多发会造成果园受浸、荔枝落果和裂果,高温高湿环境利于病虫害的发生发展,需注意做好荔枝保果壮果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叶卡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