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河大合唱》的激昂旋律
在珠江之畔再次响起,
番禺这片土地
与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精神联结
越发深沉。
今年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诞辰120周年,
6月13日,
番禺区启动
“星海之声 丝路和鸣”系列活动,
以纪念这位
从番禺走出去的人民音乐家。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番禺区深耕星海文化品牌四十载的成果展现。从星海纪念馆的落成到星海国际合唱节、星海艺术季等文化活动的举办,从硬件设施的布局到精神内核的传承,番禺正将星海精神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书写着文化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答卷。
文化地标:让星海精神可触可感
走进番禺,
“星海”之名早已超越
单纯的纪念意义,
成为城市空间布局中
闪耀的精神坐标。
2005年冼星海百年诞辰之际,国内规模最大的冼星海纪念馆在番禺博物馆落成,精心打造不仅是对冼星海的深情缅怀,更是对文化传承的郑重承诺。馆内陈列的创作手稿、历史影像与复原场景,让星海历程可触可感,珍贵的历史资料见证着番禺群众对星海精神的追寻。
在城市规划的棋盘上,番禺以“星海”为支点构建文化生态圈:中心区域的星海公园绿树成荫,成为市民缅怀先贤的精神家园;城北的星海文化功能区拔地而起,青少年宫的琴声与博物馆的墨香交相辉映;星海中学、星海音乐厅、星海音乐学院等设施,形成从基础教育到专业艺术的完整链条。
星海公园
2020年,在番禺启动的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友谊之路更具象征意义。这条充满音乐元素的步行道,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的“冼星海大街”和“拜卡达莫夫大街”遥相呼应,路面镶嵌的音符,镌刻着《阿曼盖尔德》的旋律片段。在纪录片《你好,哈萨克斯坦》中,中哈青少年共同弹奏这段旋律的画面感动无数观众,正如导演手记所写:“番禺的这条友谊之路,让音乐成为跨越国界的语言。”
冼星海与拜卡达莫夫友谊之路上的雕塑
这些硬件设施并非冰冷的建筑,
而是活态的文化殿堂。
星海青少年宫年均开展几百场艺术活动,让青少年在粤剧、合唱中播下艺术的种子;星海音乐厅不时上演的星海音乐作品赏析会,用现代视听重现《在太行山上》的激昂场景。正如一位经常在星海公园晨练的阿伯所言:“路过星海雕像时,总会想起那声‘顶硬上’的号子,这是我们番禺人的精神底气。”
艺术长河:四十年不辍的文化接力
如果说硬件设施
是星海文化品牌的骨架,
那么跨度近四十年的
星海艺术节、星海国际合唱节、
星海艺术季等活动
则赋予了其灵魂。
自20世纪80年代起,番禺区就策划打造了星海艺术节,这一活动已成为番禺区时间跨度长、影响力广、效果突出的纪念冼星海品牌文化活动。每一届艺术节都精心策划,通过文艺表演、学术研讨、专题展览等多种形式,让星海艺术得到广泛传播与深入弘扬。星海艺术节如同一条文化长河,记录着番禺对星海精神的时代诠释。
与此同时,
星海国际合唱节也成为番禺区
纪念冼星海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从2008年首届合唱节吸引海内外27支合唱队伍参赛以来,番禺区已成功举办了多届合唱节。合唱节不仅展示了星海音乐的独特魅力,更促进了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让星海之声在世界范围内传扬。在星海精神的引领下,番禺区还组建和提升了老、中、青、少四支星海合唱团,老、少合唱团先后登上奥地利金色大厅舞台。合唱团在国内外重要合唱比赛中屡获金奖,展现了番禺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底蕴。
星海合唱团参加表演
此外,
番禺更注重星海文化
和星海精神的全面弘扬,
在文艺创作领域成果丰硕。
编排的大型话剧《冼星海》荣获省“五个一工程”奖,剧中冼星海在延安窑洞创作的场景令观众潸然泪下;拍摄了反映冼星海生平的纪录片《冼星海》和大型电视连续剧集《冼星海》,让星海故事走进千家万户;配合中哈“一带一路”大型纪实节目《你好,哈萨克斯坦》的拍摄,让中哈友谊和星海故事再次传扬;联合广州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三集广播剧《星海黄河》,展现冼星海艺术道路的过程,爱国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广大文艺工作者不断出版各类书籍及音像制品,编排、创作星海题材曲艺、歌舞等,形成覆盖舞台、银幕、荧屏的立体化传播矩阵,让星海艺术走出番禺、影响全国。这种“专业引领+群众参与”的模式,让星海精神从殿堂走向街巷,成为城市文化的鲜活注脚。
精神赋能:从文化品牌到发展动能
当星海精神
深度融入城市肌理,
其影响力早已超越文化范畴,
成为推动番禺
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动能。
近年来,番禺区全区上下以新时代星海精神为指引,深入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百千万工程建设等中心工作。星海精神中的刚健质朴、向上向善的品质,已深深融入番禺城市文化之中,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星海精神的照耀下,番禺区正全力迎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这场体育盛事不仅是对番禺区体育设施和组织能力的全面检验,更是展现番禺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番禺区将以星海精神为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品质和文化软实力,为全国人民呈现一场精彩纷呈的体育盛宴。
同时,番禺区还将继续深化星海文化品牌建设,通过更多元化的形式和渠道传播星海精神与星海文化。无论是城市规划、公共设施建设还是文化活动策划,都将充分融入星海元素与星海精神,让星海之光照亮番禺的每一个角落。
从硬件设施的空间布局,到艺术活动的时间延续,再到发展实践的价值转化,番禺对星海文化品牌的打造,呈现出系统性与持续性。番禺区用四十年时间证明:当文化精神真正融入城市血脉,便能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当冼星海的音乐跨越八十余载光阴,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中奏响新的乐章,这不仅是一个文化品牌的成功塑造,更是一座城市以精神为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
来源:番禺融媒记者何洋、黄国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