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机管田、一张保单保链、一个平台防灾。”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分公司(以下简称“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以创新重塑农业保险逻辑,让风险管控从“事后补救”转向“全程护航”。
2025年是“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通过三大创新实践,为超大城市乡村振兴提供“广州样板”。
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助力岭南水果种植产业防灾减损。
险种创新建立多层次农险产品体系
在广州市农业农村局的指导下,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大力推动广州特色农产品保险增品,探索开展保险产品创新,2025年上半年为全市特色农业产业提供风险保障约1亿元。
水产保险方面,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推广水产养殖保险业务从“0”到“1”,累计风险保障金额已突破100亿元。除传统政策性水产养殖产品外,还落地了水产价格指数、种苗、鱼饲料期货指数、虾蟹保险等创新产品。据悉,该公司正在开发水产品养殖综合收入保险,为水产养殖户提供产量、价格、收入三大保障。
种植险方面,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在2023年创新开发广东省首单政策性花卉苗木病虫害综合气象指数保险,保障种植户在种植花卉过程中因“高温高湿、连阴雨”等气象变化而导致的花卉病虫害风险。今年,拟创新开发覆盖荔枝种植全生命周期的荔枝碳足迹保险,推动荔枝产业向“保险+气象+碳足迹”新模式升级。
畜牧险方面,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创新开发广州市政策性生猪期货价格保险,产品覆盖生猪养殖业全链条风险,累计为广州约10.56万头生猪提供近1.76亿元的生猪价格风险保障。创新推出广东省首个生猪行业碳金融保险项目,打造“碳金融+保险+期货”业务模式,从传统保险模式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减轻养殖户经营负担,助力养殖企业完善环保管理机制。该项目入选《2024粤港澳大湾区ESG与新质生产力报告》。
科技赋能助力农险风险减量管理
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践行“保险+风险减量服务+科技”新商业模式,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手段,建立农业保险全流程风险减量管理服务体系,以提升防灾减损的效用。
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在从化打造岭南水果防灾减损示范园,建立防灾减损AI智能管理平台。该项目是国内保险业首次为省级产业园提供全站式、一体化的防灾减损的增值服务。集成无人机远程巡园、智慧物联、AI算法、风险预警、专家建议、措施推送、农事执行、效果评估等八大要素功能,运用无人机自动巡检,实时监测荔枝长势和灾害风险,构建AI预警模型,实现异常早发现、早干预,较好解决了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减产问题。通过科技赋能助力风险减量管理,实现每亩人工成本降低25%,农药化肥用量减少20%,有效减损金额达500元/亩。
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在南沙搭建渔业产业园大数据管理中心,覆盖园内4万亩水产养殖面积。通过物联网硬件结合大数据平台的方式,实现对水产养殖的风险监测、风险预警、养殖指导等目的,帮助养殖户及时防范各类养殖风险,降低养殖损失,提升养殖效率,实现对农户生产全流程管理监测,同时在园区内设立水产养殖防灾减损检测实验室,提供水产病害监测、药残检测、流行病监测等服务。2024年,实验室为全区水产养殖提供了免费检测服务超300户次,累计服务面积达3.94万亩,助力减损增效达1000万元。此外,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气象指数保险与数据融合发展,助力农业生产风险转移”项目在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广东分赛中荣获优秀奖。
金融支农缓解农企农户融资难题
在金融支农上,以财政政策为撬动点,政府发挥指导监管作用,银行、保险采取“风险共担、效益共享”合作模式,人保财险广州市分公司推出了乡村振兴创新产品“保农振兴贷”。该产品是全国首个“农险+贷款保证保险+银行直融”银保合作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满足了涉农主体对综合性金融服务以及农业生产对融资和保险保障的综合需求,截至目前,已累计涉农放款14笔,合计放款金额1935万元。
文/陈雪滢、赵冬芹
版面统筹/嵇沈玲、梁意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