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深圳市财政投资,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申请立项,著名建筑师马岩松领衔的MAD建筑事务所设计,奥雅纳负责结构方案设计,中建科工承建的深圳湾文化广场9月启用。
据了解,深圳湾文化广场分为北馆和南馆,北馆为深圳创意设计馆,南馆为深圳科技生活馆。占地面积约5.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该项目在不打破原有城市规划的前提下,在深圳湾公园与城市之间建立自然的连接,最大限度地将空间与文化带给城市和市民。
深圳湾文化广场建成后,将为市民提供一个更具创造力、更加自由开放的市民活动空间和公共艺术公园,也将成为科技与设计融合创新的示范地和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文化高地。
奥雅纳副董事林海介绍,坐落于深圳后海的深圳湾文化广场以“远古与未来共生”为核心理念,作为深圳市“新时代十大文化设施”之一,是一座融合艺术展览、设计教育与公共文化生活的综合性地标。建筑群以海边原石为灵感,将现代化都市的蓬勃活力与海洋的永恒静谧巧妙结合。
摄云石、悬云石等8个石头形状的建筑,如同亘古不变的石群,相互倚靠,散落在繁华都市的中心。从高空俯瞰,起伏的城市绿地和超现实的大地景观在此交织,建筑群完全融入深圳湾城市与海湾的怀抱之中,仿佛盘坐在海边稍作休息的巨人。
结构设计上,项目的重要空间采用了清水混凝土曲面薄壳和肋壳。大型复杂的曲面结构需要进行几何和力学的优化设计,以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承载力、耐久性与环保优势,从而实现力与形的美学统一。清水混凝土无需额外装饰,这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契合项目“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初衷。同时,项目以现代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突破技术瓶颈,成为异形曲面建筑史上的重要实践。
据承建方中建科工深圳湾文化广场项目部行政总监李玥介绍,采用如此大体量的多曲面薄壳形建筑,在国内尚属首例。项目面临异形结构控制、清水混凝土施工、钢结构施工等诸多难点,多项施工难度堪称国内之最。
深圳湾文化广场配备了9大展厅,超5万平方米的展陈空间,含多功能厅、学术报告厅、艺术藏品库等。此外,设计师买手店与品牌集合店汇聚全球创意,为市民提供多元文化体验。作为深圳对接世界的文化窗口,深圳湾文化广场以“开放、品质、生长”为目标,打造设计与品质共生、设计与审美共栖、设计与创新共进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设计文化综合体,建成全球设计文化交流互鉴的枢纽桥梁。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轩慧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