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开社交媒体,可以发现过年时和家人吵架的人并不在少数,有人因父母催婚而吵架,有人因活只有一人做而吵架,还有人因劝家人少喝点酒吵架……相关话题“过年 吵架”“怎么打破一过节就吵架的魔咒”“你家过年都因为什么吵过架”登上热搜榜,引发热议。
近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在过年期间经历了又一次“吵架”的80后,她表示,除了与父母之间的沟通出现了一些问题外,兄妹之间尽管年龄相近,但经历不同、环境不同,也都有了认知上的差异,这些差异也令彼此都只能“过年吵架”“不欢而散”,其实她也希望彼此间能够多些沟通,让上了年纪的父母“过一个好年”。
因为过年用度“AA制”,引来兄妹又大吵一架
“本来是想着在今年过年的时候,大家说白说透的,但还是又彼此吵了一架。”家乡是苏北某地农村的梁红(化名)说。
四十多岁的梁红和姐姐在很早就外出务工,哥哥也在距离家乡不远的城市工作生活,彼此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机会聚在一起,但是几乎每次聚到一起,都会大吵一架,然后不欢而散。
“随着父母的年龄越来越大,作为子女来说,也想着能够把彼此的心结都解开,然后好好地讲话,好好地过年。”梁红说,她就带着这样的想法在过年之前回到了家乡,但计划也往往赶不上变化。
她回忆,在回家后不久,为了准备过年期间亲戚来往的一些用度,年前的大集一般都要花费一两千元。“往年回到老家,我除了给父母两千元之后,这部分钱也都是自己出的。”她说,但是今年还是想好好地和哥哥姐姐们去“坦白”谈一下,所以就没有出这部分钱,而是提出来和哥哥姐姐一起AA制。“二姐一开始是同意的,但是后来大哥由此‘发难’的时候她就倒戈了。”她说,大哥的说法是不应该这么计较这些钱,但是,在她和姐姐的眼里,则是觉得大哥认为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丁,从来不会主动拿钱。
梁红说,实际上并不是真的在意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作为兄弟姐妹之间的“公平”,现在已经不是过去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了,儿子和女儿都是平等的。但是,这点对于哥哥来讲似乎总是讲不明白,也总是觉得家里所有人为他的“付出”是应该的。
“在大年初一那一天,大哥向我和二姐摔了杯子大吵了一架,要当天就回去的。”梁红说,当时二姐劝说了之后,才在大年初二一大早走的。她和二姐自然也不愿意多待,在家初二初三也都离开了老家。
村里有很多“榜样”可学习借鉴,并不都是在“吵架”
“其实并不是在意大哥有没有花钱,而是在意他有没有为这个家里付出过什么。”梁红说,实际上在村子里,也有年龄相仿的一些家庭,作为家里的男丁,尽管没有专门为父母拿一些钱,但是却把家中需要的用度等都安排得妥妥当当,肯定也是花费了一些钱和精力的。而作为远嫁的女儿,没有时间去完成这些事情,为家里拿出一些钱进行“补充”也是可以的。她说,村子里还有很多挺好的“榜样”可以学习借鉴的,也并不是过年都在“吵架”。
她告诉记者,实际上在80后这个年龄段的村里人,无论是留在村子里的,还是外出务工的,很多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但是,作为稍微年长一些70后的大哥那个年龄段的人,有很多也已经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而有些则和大哥一样还是停留在老一辈人思想的“枷锁”里。
她坦承,无论是家里的兄弟姐妹,还是家中的父母,都是沟通起来比较困难的。可能是由于从小生存的环境的影响,很多事情发生了之后第一时间都是选择忍让、自我消化,而不是想着去沟通解决。“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与父母之间都是如此。”她说,过年期间的“坦白局”算是失败了,等到过一段时间之后,她还是会和父母们多电话沟通一下,然后一起去解决“过年吵架”的难题。
“父母的都已经七十多岁了,相信他们也希望一大家人能够和和气气、快快乐乐地过年。”梁红说,作为儿女也希望父母还在的时候,感受到更多的家庭的温馨和快乐,而不是每年都是都在“吵架”中度过。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谢鋆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谢鋆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丹 实习生:谢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蔡凌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