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无人驾驶网约车话题热度持续升温。在多个城市“尝鲜”后,无人驾驶网约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近日,武汉一台无人驾驶网约车在马路上与行人发生碰撞引发众多讨论,无人驾驶网约车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如何界定?无人驾驶车辆“违章”后,谁承担赔偿责任?若构成犯罪,谁承担刑事责任?发生事故后,车辆上乘客等受害人的权益如何保障?
律师说
发生事故可根据现行交通等法规进行基础判断
作为新事物的自动(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权如何厘清?广东华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梁宇麒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无人驾驶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如何承担责任的问题,可以从责任划分、承担的主体,以及事后相关追偿进行分析。
首先是责任划分依据。自动驾驶汽车在无人驾驶期间发生事故的责任认定划分,仍是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交通法规进行基础判断,与传统的交通事故判断依据和处理方法没有太大差别。“责任的划分不会因为事故一方是无人驾驶而改变依据和标准。”他进一步解释。
其次,责任承担主体。对于自动驾驶汽车在无人驾驶期间发生事故的处理方法,多地相关部门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比如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从目前现行各地区规则以及已经发布的规则来看,一般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先行承担赔偿责任,并有权依法向自动驾驶系统开发者、汽车制造者、设备提供者等相关责任方进行追偿。
第三,关于责任追偿。发生事故后,车辆所有人、管理人在无过错情况下如何追偿,在现行法律中暂无明确规定。建议自动驾驶汽车运营商与车辆生产厂商在合同中对于事故责任的分担进行明确约定。
条例说
车内无驾驶人,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担责
无人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后如何定责,其实,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不过有地方性法规可参考。最新发布的《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中,第二十七条“交通违法行为处理”、第二十八条“事故现场处置”、第二十九条“交通事故责任”均对备受关注的自动驾驶违法行为和事故处理进行的规范提到:自动驾驶汽车上道路行驶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认定。车内有驾驶人的,依法对驾驶人进行处理;车内无驾驶人的,对车辆所有人、管理人进行处理。
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未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现行规定承担责任。车辆在自动驾驶系统功能激活状态下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属于自动驾驶汽车一方责任的,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车辆所有人、管理人依照前款规定向受害者进行赔偿后,可以依法向负有责任的生产者、销售者等进行追偿。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记者查阅目前已有的地方条例来看,关于交通事故责任,未有专门列出无人驾驶网约车的安全员所承担的责任。梁宇麒律师亦认为,在无人驾驶的车辆行驶过程中,安全员的作用不等同于驾驶人,因此,两者承担的责任也不一致。发生事故时,以目前的法律法规,难以直接追责安全员,如果安全员没有处理事故的相关授权,也无权代表相应责任人处理事故事宜。
据2022年8月开始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明确规定,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在无驾驶人期间发生交通违法或者有责任的事故,原则上由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承担违法和赔偿责任。
至于人人关心的对于事故责任人如何执法问题,目前可供参考的有北京和武汉的说法。《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自动驾驶汽车上道路行驶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交管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和认定。武汉市交通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萝卜快跑目前还处于试运营阶段,上牌是根据相关规定用的临时牌照。发生违章情况的话,若该车辆有配备安全员,则对安全员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安全员,将处罚车辆所有人。发生事故就按照现行的事故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定责。
案例说
若乘客是受害人 可向平台主张权利要求赔偿
与自动驾驶车辆发生事故后,受害者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梁宇麒律师表示,关于无人驾驶车辆责任承担以及受害者如何索偿,要分情况而定:第一,如果受害人是乘客,基于乘客与网约车平台有合同关系,乘客可以向网约车平台主张权利,要求赔偿。另外,如无人驾驶车辆被判需承担责任,无人驾驶车辆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车辆所有人、管理人,故乘客亦可向车辆所有人、管理人以及其他各方责任人主张权利,要求赔偿。第二,如果受害人非乘客,与网约车平台没有合同关系,且若网约车平台不是车辆所有人、管理人的,该受害人难以向网约车平台主张权利。建议向车辆所有人、管理人以及其他各方责任人主张权利,要求赔偿。至于赔偿金额,他进一步解释,“据目前现行法律法规,无人驾驶不是影响赔偿金额的因素。”
有汽车领域专家则主张“人车同权”,即应该赋予合法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与人类驾驶员相同的路权。当“人车同权”原则下判定无人驾驶汽车承担全责或主要责任时,如何依法追究制造商、运营商的刑事责任,成为当前法律与汽车界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这一领域的法律空白亟待填补,才能确保无人驾驶汽车在法律框架内的安全、合规运营。
业内建议
针对运营安全
与政府部门建立协作模式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介绍,目前在国内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管理体系下,多个主管部门相互协作通过“先试先行”的方式一直在创新健全相关管理办法和机制,其中也包含事故处理和责任认定相关规定。据悉,在各地无人驾驶落地运营过程中,企业与政府部门已经建立起协作模式。如在监管方面,广州率先搭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实时监管平台”,实现了车辆监控、视频监控、电子围栏、基础数据及测试道路管理、风险预警及事故溯源等功能。
此外,小马智行方面,与保险公司共同设计了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的专用保险,同时也和政府机构(公安、交通、消防、急救等单位)、业主单位、监管单位共同建立了完善的事故应急处理机制。
自动驾驶车辆涉及险种广泛
尚无专属自动驾驶商业保险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尚未推出自动驾驶汽车专属商业保险。不过,除依法应投保的承运人责任险、交强险等产品外,目前自动驾驶设备均按政策要求投保500万元及以上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可有效覆盖第三者事故中的经济赔偿责任。
记者从保险行业多方了解到,自动驾驶车辆涉及的保险种类十分广泛,包括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承运人责任险、乘客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其他交通事故责任商业保险等。不过,业内目前尚无专属的自动驾驶商业保险。
近日,《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鼓励保险机构开发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特点的保险产品,为自动驾驶汽车企业提供保险服务;鼓励自动驾驶汽车企业与保险公司合作,共同开发适应自动驾驶汽车特性的保险产品。而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四部门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指南(试行)》,其中明确提出,试点使用主体应当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为车辆上路通行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及每车不低于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
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自动驾驶设备均按政策要求投保500万元及以上的第三者责任保险,可有效覆盖第三者事故中的经济赔偿责任。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天津市首条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应用线路进入试运行阶段,人保财险天津市分公司就为相应的无人自动驾驶巴士提供了每辆超900万元的风险保障。
制定专属保险的难点在于:
大量数据获取、自驾系统及算法复杂性
自动驾驶汽车与传统汽车不同之处,在于依赖于复杂的传感器、算法和控制系统,这些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政策要求的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险只是覆盖了一般车辆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障,并不能为上述自动驾驶车辆的特有风险需求提供保障,因此现有的传统汽车的各项保险暂时无法满足自动驾驶汽车的全面保障需求。
制定自动驾驶专属保险的难点在于大量数据的获取、自驾系统及算法的复杂性、数据隐私的保护。为了给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更多针对性的保障产品,目前保险公司、车企以及科技企业均在探索自动驾驶汽车的商业保险问题。保险公司通过与车企、自动驾驶科技企业,以及智能网联测试示范区、网络安全认定机构进行深入合作,从而提供对测试设备、安全员及乘客、第三者等方面的保障,大幅提升测试和试运营、示范运营过程中的公众风险保障额。
另外,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生产、测试和运营的各个环节,保险机构也在不断刷新研发相应的保障产品。
如不慎与自动驾驶设备发生碰撞
保留证据向保险公司及交警部门报案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的控制权从人类驾驶员转移到自动驾驶系统。众诚保险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发生事故,(车辆的内部)责任划分变得复杂,需要明确是驾驶员的过错还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导致的。”另一方面,对于消费者来说,也需要更多的自动驾驶保障。
“自动驾驶设备通常配备有360度环绕的高清摄像头,事故责任方通常能准确确认。”针对目前自动驾驶保障需求,平安产险广东分公司针对L4级及以上的自动驾驶设备开发人工智能责任险条款。为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对于一定损失金额以内的事故,通常可免提供交警事故证明等流程及资料减免服务进行赔付。
目前广州在黄埔、南沙等地都开展了自动驾驶车辆试点项目,后续随着自动驾驶设备投放的增加,普通市民碰到自动驾驶设备的情况会越来越多。保险理赔业内人士建议,市民要遵守交通规则行驶,保持安全距离,不要围观,如拍照、摄像等建议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如不慎与自动驾驶设备发生碰撞,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建议保留好证据,例如现场照片、视频等,分别向保险公司及交警部门报案,后续按交警指引或车险常规流程处理即可。”
《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实施指南(试行)》
第三部分 上路通行
一、试点使用主体应当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的前提下,为车辆上路通行购买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以及每车不低于五百万元人民币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
自动驾驶汽车保障特有风险点
技术风险:
自动驾驶汽车依赖于复杂的传感器、算法和控制系统,这些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车辆的安全性。因此,技术故障、算法错误等风险是自动驾驶汽车特有的。
责任划分:
在自动驾驶模式下,车辆的控制权从人类驾驶员转移到自动驾驶系统。一旦发生事故,责任划分变得复杂,需要明确是驾驶员的过错还是自动驾驶系统的故障导致的。
数据隐私:
自动驾驶汽车会收集大量的行驶数据和用户信息,这些数据的隐私保护和安全存储也是保险公司需要考虑的风险点。
车企有话说
小马智行副总裁、Robotaxi自动驾驶出行业务负责人张宁表示,“针对目前的测试(无载客)车辆遇到的事故,公司设置全无人测试安全管理团队,将有具体的人员专职处理,比如远程安全员、现场事故处理专员、交管对接专员等。”
他表示,尤其全无人车辆具备自动检测事故功能,可实现在车道内安全停车,开启双闪,并上报远程安全员,随后根据事故及车损情况提供对应人工远程协助,并通知现场事故处理专员。
文、表/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静 张露 邓莉 赵冬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