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雷州市唐家镇人民政府联合乡村振兴助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华南农业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及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共同开展的马铃薯新品种示范项目传来捷报。依托当地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和“稻-稻-薯”轮作模式,示范品种在田间表现亮眼,其中高产优质品种13N02-56以综合品质领跑,为粤西地区马铃薯产业升级注入科技动能。
天时地利+科技护航,打造马铃薯优势生产区
唐家镇地处雷州半岛腹地,温暖湿润的气候与富含矿物质的红砂土质,为马铃薯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项目团队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结合当地以水稻种植为主的农业结构,大力推广“稻-稻-薯”水旱轮作模式。该模式有效抑制了马铃薯地下害虫繁殖,减少农药使用,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提升。
十大品种同台竞技,科技特派员精准赋能
本次示范引入13N02-56、18N04-13、13N02-157等10个马铃薯新品种,由高校科研团队全程提供技术指导。田间测评显示,各品种在整齐度、薯形、口感等指标上呈现差异化优势,品种13N02-56凭借光滑薯皮、浅芽眼和“糯香粉”的独特品质,成为食味评价的佼佼者。
产学研融合,擦亮乡村振兴“科技底色”
“我们不仅要种出好土豆,更要探索可复制的产业升级路径。”下一步将优选3-4个主推品种扩大种植规模,并联动加工企业开发薯片、淀粉等深加工产品,延长产业链条。
此次示范成功标志着雷州马铃薯产业迈入品种优化、技术集成的快车道。随着“科技特派员”持续扎根田间,这片红砂土地正悄然孕育着乡村振兴的“金色未来”。本项目同时受到广东省重点研发项目“马铃薯倍性育种技术创新与优质抗逆新品种选育”的支持。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通讯员 康云艳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赵方圆 通讯员 康云艳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龙嘉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