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锵!咚咚锵!”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老溪西社区广场上传来阵阵锣鼓声,老溪西英歌队正为了春节演出加紧训练。队伍中,一名手持布蛇、体形稍胖的领舞者时迁(《水浒传》中人物)格外醒目。只见他蹲足快速移步,动作轻盈矫健,如蛇游行于莽野之间,演绎了一出英歌版的“金蛇狂舞”。
老溪西英歌队正为了春节演出加紧训练。
他便是被网友亲切称为“肥蛇”的舞蛇者陈志辉。蛇年新春将至,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前往汕头采访了他。从“肥蛇”到“网红蛇王”,对于网友的好评,陈志辉连说了两句“不敢当”。而对于自己独创“出圈”的舞蛇步法,他则毫不吝啬地倾囊相授,且分文不取,只希望“能为传承英歌舞作点贡献”。
训练中的陈志辉眼神犀利,仿佛真的化身为那个机智勇敢、身手不凡的时迁。
结缘:儿时常拿父亲腰带当蛇舞
在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老溪西社区广场,记者见到了正带队训练的陈志辉。他身材健硕、浓眉大眼,圆圆的脸上还蓄有些许络腮胡,长相神似《水浒传》里的鲁智深。正因如此,陈志辉被朋友们起了个绰号“老鲁”。然而,在老溪西英歌队里,陈志辉扮演的角色却是身姿矫健、“行步似飞仙”的“鼓上蚤”时迁。
表演中的陈志辉。(受访者供图)
这种视觉上的“反差萌”,反倒成了陈志辉吸粉无数的“金招牌”。训练开始前,已有不少观众和自媒体从业者早早围在广场旁,他们抻着脖子、高举手机,准备一睹“肥蛇”风采。
哨声一响,训练开始。陈志辉微弓着腰,嘴里叼着一支哨子,用布蛇和哨声指挥着队伍变换动作和队形。他眼神犀利、动作灵活,仿佛真的化身为那个机智勇敢、身手不凡的时迁。
只见他时而辗转腾挪,时而弓步握拳,时而将布蛇高举,时而用蛇头指地……在他手中,布蛇仿佛化身“指挥棒”,引导着队员们变换出蝴蝶阵、八卦阵、双人阵等不同阵形,伴着哨声鼓声呐喊声,演绎出一曲气势磅礴的英歌舞“交响曲”。
连续10分钟高强度的训练一结束,41岁的陈志辉便倚在一旁的石柱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豆大的汗珠早已把头上戴着的运动头带浸湿。“现在年纪大了,体力有点跟不上。”陈志辉说,每次大型表演前都要组织几天的集训,目的便是帮大家恢复体力。
在训练间隙,陈志辉向记者介绍起自己的英歌情缘。“潮汕地区的男孩子们从小都有一个英歌梦。”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父兄都曾是英歌队员,他也从小就喜欢英歌舞,其中最喜欢的角色就是舞蛇的时迁,“所以小时候经常在家偷拿爸爸的裤腰带当蛇舞。”陈志辉笑着说。
陈志辉真正成为一名英歌队员,是在2000年时。当时他还不是“舞蛇者”,只是一名“耍槌”的队员。“我看他骨软身躯健,不仅悟性很好、一点就通,而且还能吃苦,经常看他鞋磨破脚磨出血还在坚持训练。”当时队里的教练陈宋琪对陈志辉印象深刻,于是决定让他尝试做“抓蛇”的时迁。
陈志辉也不负教练所望,凭借灵活的腿法和超强的控场能力,牢牢锁定队内领舞者的角色。从那时起,陈志辉手上这条布蛇,一抓便是二十余载。
出圈:独创“太空舞步”获封“网红蛇王”
圆了儿时的英歌梦,陈志辉深知机会难得。工作之余,他常在家独自加练,一有空就抓起布蛇舞弄一番。“以前布蛇质量不好,经常没几天就坏,有一次训练时居然连换了4条蛇。”陈志辉说,20多年来,从他手中“退役”的布蛇已不计其数。
除了道具折损外,高强度的训练也让陈志辉全身伤痕累累。由于舞蛇时需要蹲足模仿蛇曲线爬行,频繁地屈膝、蹲走、跳跃,无疑会加重膝盖的负担,造成极大的损失。“到现在天气一不好,膝盖就开始痛,比天气预报还准。”陈志辉揉了揉膝盖,跟记者开起了玩笑。
在英歌舞表演中,舞蛇的时迁几乎已成各队“标配”,但要跳得出彩、舞出特色绝非易事。为此,陈志辉常常通过视频观察蛇类爬行的动作特征,并将其融入表演中,让动作更为形象逼真。
他还大胆创新。在抓蛇的手法上,大多数时迁表演者习惯一手握蛇头、一手握蛇身,陈志辉则是两手分握蛇头蛇尾,“这样跳起来幅度更大,更有气势。”而在舞蛇的步法上,他更是结合武术步法,独创了一套“太空舞步”。只见他双手将蛇高举于头上舞动,双脚则交叉“滑步”,动作行云流水,步伐铿锵有力。
经过长年累月的训练,陈志辉和手中的布蛇几乎达到“人蛇合一”的境界。“很多动作是随心所欲的,经常是蛇领着人走,而不是人舞着蛇走。”陈志辉说,“这样的蛇才是活的,有生命的。”
在短视频网站上,由他领舞的视频点击量往往超百万次,网友纷纷留言与他互动,把他封为“网红蛇王”。
对于这一称号,陈志辉连说了两句“不敢当”,“这是大家对我的高赞。”他对网友的认可表示感谢,“能为大家带去快乐,自己也很开心,这也是传承英歌舞的一种方式。”
使命:盼把英歌种子撒在孩子心田
作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潮阳英歌已成为广东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近年来,“火出圈”的英歌舞已成为潮汕地区春节期间的“最强气氛组”和“流量担当”。
老溪西英歌队送出新春祝福。
蛇年春节的大年初五,汕头市潮阳区还将举办一场英歌舞嘉年华,老溪西英歌队将受邀参演。而正月十八,老溪西村还将迎来四年一度的“请祖之庆”,届时老溪西英歌队也将参与巡游活动。
“这是我们村里的头等大事!”陈志辉告诉记者,老溪西英歌队成立于1984年,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参加村里的“请祖”庆典巡游表演。“能参与请祖活动的表演,对我们村的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光荣的事,也是一种信仰和使命,大家都是义务参与,没有收取任何报酬。”陈志辉说。
如今,陈志辉已届不惑之年,在队里十几二十岁的小年轻面前,他已是“叔叔辈”。然而,陈志辉从未想过要退出英歌舞队。“其实40岁了还跳英歌的人已经很少了。”他感慨道,“我们这里的人对跳英歌是有情结的,英歌就是英雄的化身,哪个男孩从小没有英雄梦?只要我能跳动,我就想再多跳几年。”
在陈志辉看来,英歌舞不仅仅是一种舞蹈,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每当他穿上戏服、画上脸谱、拿起大蛇,仿佛就化身成为真正的时迁,那种侠义精神便在他心中油然而生。这种侠义精神,不仅体现在他的表演中,更体现在他对英歌舞传承的无私奉献上。
身为潮阳英歌的代表性传承人,陈志辉始终致力于英歌舞的传承和传播。每当周边地区有庆典活动需要英歌表演时,他总是二话不说,带领队伍前往助兴。而对于远道而来请教英歌技艺者,他更是将一身绝学倾囊相授,且从不收取任何费用。
他还注重培养孩子们对英歌舞的兴趣和热爱,经常带着小队员一起训练、表演,让英歌舞的种子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在采访当天的训练现场,一名11岁的“小时迁”陈梓烁始终跟在陈志辉身旁训练,原来他是陈志辉的侄子,跟着叔叔学跳英歌舞已有一年时间。别看他年纪虽小,舞起蛇来已是有模有样。“我长大也要像叔叔,当一名出色的英歌队员。”陈梓烁信心满满地说。
文、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陈家源(图片单独署名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