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汹涌澎湃,一泻千里,在民族危难之际,黄河在咆哮,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象征,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战斗。
用乐谱描绘黄河汹涌的浪涛,为抗战发出怒吼的,是一名原籍广东番禺的杰出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出身于一个贫苦的渔民之家。因为父亲早逝,冼星海自幼由母亲哺养并寄居在外祖父家。1905年,冼星海出生时,因为举头是漫天星光,低头是汪洋大海,他的母亲给他取了一个非常诗意的名字——星海。在广州,著名的星海音乐厅和星海音乐学院均是以纪念冼星海命名的,而冼星海的爱国故事,你又知道多少呢?
冼星海母亲写给冼星海的身世履历
冼星海7岁时,外祖父去世,母子俩更加孤苦,坚强的母亲决心带着年幼的孩子前往新加坡谋生。
或许是出身于渔民家庭,从小听着《顶硬上》等水上人家的“劳动号子”长大,冼星海对音乐的兴趣与天赋很早就显现出来。在新加坡养正学校求学时,冼星海参加了校军乐队,接受正式的音乐教育。
童年冼星海
14岁时,冼星海随母亲回到了广州,进入了岭南大学附中,并积极参加学校的乐队活动,担任乐队指挥。当时,冼星海家中条件不好,常常要以打工来补贴学习和生活开支。番禺博物馆讲解员郑娜介绍,冼星海刻苦专研,虚心请教,取得很好的成绩,单簧管吹得颇有韵味,被称为“南国箫手”(当时称单簧管为“洋箫”)。
岭南大学部分华侨学生与该校师生合影(第二排右四为冼星海)
此后,冼星海又先后在北京、上海求学。他在音乐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满足于当下所能学习到的内容,想要成为一名“国际的音乐家”。因此,在亲友的资助下,他下定决心,登上了驶向法国巴黎的船。
独在异乡,冼星海遭遇的苦不是一般的多。初到巴黎,首先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郑娜介绍,冼星海曾在日记中写到自己经常在饥饿和失业中度过,求救无门,只能在繁琐的工作之余,看琴谱、学拉琴。为生活所迫,冼星海做过餐馆侍应、理发店杂役、给别人带孩子,甚至到街头或咖啡店拉提琴讨生活费,但忍着屈辱拉了一整天,也讨不了多少钱。
冼星海在意大利罗马
遭受生活的重重折磨,受尽奚落和侮辱,冼星海却从未动摇过学习音乐的意志。冼星海在日记中写到:“我们要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要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苦,开始做成了一个可站立的住的所谓人,才算堪称为人。”在法国留学期间,冼星海凭借着努力和天赋,考入了法国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的高级作曲班,并获得荣誉奖,成为了第一个考入该班的东方人。当学校问他需要什么物质方面的奖品时,冼星海只要了一样东西:饭票。
巴黎音乐院杜卡高级作曲班师生合影(右二为冼星海)
上世纪三十年代,国内风雨欲来。冼星海对祖国的怀念日甚,常常思考如何挽救处于危难的祖国,急切地想将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国家。“这个时期他已经感受到,自己不应该做一个单纯的音乐工作者,要用自己的音乐去拯救国家,唤醒民众。”郑娜说,冼星海谢绝了各方挽留,毅然选择了回国。
抗战爆发后,冼星海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深入学校、农村、厂矿,举办抗战歌曲活动,教导群众唱抗日歌曲,激发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用音乐为武器抗敌御侮,创作了《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等大量歌曲。
冼星海(右一)参与开荒。
1938年,冼星海受邀前往延安,担任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并于193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立志为无产阶级的音乐而奋斗。至今仍传唱不衰的《黄河大合唱》便是在延安诞生的。
冼星海在延安住过的窑洞。
1939年,因为在前线受伤,诗人光未然来到延安疗养。冼星海与光未然早已结识,在一次聚会上,光未然为众人朗诵了自己的新作《黄河吟》。这是光未然根据自己渡黄河和参加战斗的经历和感受所创作的作品。他高昂的激情感染着窑洞里的每一个人,诵读结束时,冼星海一把抓过诗稿,激动地说:“我一定要把它谱写出来!”
回到居住的窑洞后,冼星海开始夜以继日地谱曲。这时候的冼星海正处于抱病状态,但他完全进入了忘我的状态,整整六日,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谱。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
这部作品分为八个乐章,以黄河为背景,热情歌颂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光荣历史和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痛诉了侵略者的残暴和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展现了抗日战争的壮丽图景,向全中国、全世界发出了民族解放的战斗警号。《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被认为是一部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新音乐运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巨作。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手稿
延安的条件非常艰难,郑娜说,“《黄河大合唱》第一次公演时,乐队只有两三把小提琴,没有大提琴,就用空的煤油桶绑上弦就充当大提琴了。打击乐器则用的是脸盆,以及把勺子放入搪瓷缸里来回晃动,做出打击的效果。”但公演结束之后,所有人都非常激动,毛主席也站了起来,使劲鼓掌。
很快,《黄河大合唱》就从延安流传到各地,成为振奋中华儿女争取民族解放的精神之作。周恩来曾为冼星海题词:“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心声!”
冼星海在指挥演唱《黄河大合唱》
1940年,冼星海化名“黄训”,前往莫斯科为电影《延安与八路军》进行配乐和后期制作。工作接近尾声之时,因战争爆发,冼星海被迫滞留他乡多时。由于长期的颠沛流离,食不果腹,冼星海的身体每况愈下,病情日趋严重。1945年5月,冼星海被送往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医院救治。但几个月后,这位年轻的伟大音乐家的生命最终还是画上了休止符。
终其一生,冼星海都在为音乐奋斗,为中华民族奋斗,用音乐振奋民族精神,毛主席曾称他为“人民的音乐家”。如今,广州麓湖湖畔星海园内,沿着气宇轩昂的墓道拾级而上,可以看到一座庄严肃穆的冼星海半身塑像,塑像基座底下就安放着冼星海的部分骨灰,这位伟大的音乐家长眠于此。
星海园中的冼星海塑像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伴随着激昂的旋律,我们仿佛置身于汹涌澎湃的黄河边上,回到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音乐从来没有地点与时间的界限,无论何时何地,都能拨动心弦。冼星海的不朽之作,将永远留在历史长河之中,他的精神也将随着乐声流传下去。
图文:陈海敏(部分图片由番禺博物馆提供)
视频:袁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