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广州> 正文

追忆粤菜两千年历史,探寻“食在广州”文化底蕴

2022-11-05 08:06 来源:大洋网

粤菜,从广义来说,由广府菜、潮州菜和客家菜三大流派组成。传统的粤菜多指广府菜或广州菜,流行于珠三角、粤西粤北部分地区、香港澳门等地。

也有人认为,但凡使用粤语的地区,都可以归类于广府菜文化圈。

作为八大菜系之一,粤菜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它有着中国饮食文化的共性,又立足于岭南当地风俗与物产资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

汉初:文化融合粤菜发端

粤菜的起源可追溯两千多年前,南越王赵佗治理岭南时,当地经济和文化有所发展,饮食烹饪演化成型。

汉文帝时,南越王赵佗归附汉朝,进一步促成了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的深入交流。中原地区的饮食制作方法和食物种类传入岭南,与岭南本土的饮食风俗融为一体。

南越国的“食官”、“厨丞”用铜煎炉、铜烤炉等炊具将当地丰富的食材资源完美糅合成为佳肴,粤式饮食由此发端。

这一时期,岭南地区已有相当规模的饮食文化,粤菜选材广博的特点初见端倪。

西汉《淮南子》中曾有记载,“越人得蚺蛇以为上肴”。

赵佗之孙、南越国第二代国主赵胡墓中,随葬品有海产、野味、乳猪残骨、蔬果等食材,以及鼎、鍪、甑、烤炉种类繁多的炊具。

炊具 图/南越王博物院

南越国宫署遗址还出土了大量的动物残骸,包括鱼、鸟、鹿等20多个品种。

在广州发掘的汉墓遗址中,曾出土各种果实种子,以及猪、牛、羊、鸡、鸭、鹅等禽畜,还有泥蚶、青蚶以及禾花雀等小动物。

同时,岭南地区的特色物产,被视为珍馐贡品,传入中原,备受追捧。

据史籍记载,赵佗曾向汉朝献鲛鱼作贡,还曾将岭南荔枝作为珍品进贡给汉高祖。

汉献帝建安八年,交州刺史也以益智子粽进贡给曹操。到三国时,吴主孙亮则用岭南献的甘蔗赐客。

唐宋之际:海鲜水果涌上餐桌,粤菜发展迅猛

唐、宋两代,是粤菜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粤菜作为独立菜系已初具雏形,典籍中可见“南烹”之名,与当时的扬州名食齐名。

随着农业和渔业,岭南地区可以捕捞到的海味海鲜品种比以前丰富。

唐代刘询的《岭表录异》记载,岭南地区人们可以吃到的海味有乌贼鱼、石首鱼、蛇鱼、龙虾、水蟹、蚝、水母等。

来到广东做官的韩愈,写下的《初南食》中还记有蒲鱼、江瑶柱等。

海味海鲜涌入粤菜食谱后,粤菜烹食求鲜的特点更鲜明。《岭表录异》中记载有“吃虾生”“姜葱蒸鱼”“炙烤蚝肉”等食法。

以岭南佳果入馔,是粤菜这一时期又一创举。每到蝉鸣荔熟之时,南汉王刘鋹便设红云宴,以荔枝入菜,大宴四方。

鱼潜荔水芳四溢:鲈鱼搭配花椒、妃子笑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莫伟浓

作为千年不衰的通商港口城市,在唐宋之际,广州经济贸易繁荣,对外交往频繁,粤菜与异域美食邂逅融合。

如今海珠中路和光塔路一带,是唐朝时的“藩坊”。来自西域的“胡人”,将香菜、菠菜等外来食材,引入成为广州人的日常餐桌食物。

在现在的北京路口附近,晚唐诗人张籍曾写下“蛮声喧夜市,海色浸潮台”的诗句,可见彼时的夜市亦热闹非凡。

明清至民国:兼收并蓄,“食在广州”名扬天下

粤菜一直有兼收并蓄的传统,据美食专栏作家林卫辉考证,粤菜的烧鹅,来自于明朝南京宫庭名菜烧鸭;粤菜驰名的白切鸡,其实来自于淮扬菜的白片鸡,但粤菜在温度把控上更加大胆、精准。

粤菜名点白切鸡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廖雪明

到清代,在“一口通商”的背景下,世界各地商贾聚集十三行,广州经济发达,货物与人的流动加速了各地风味在此交流。

那时候来广州做官的人大都带着本乡的厨师以快口腹。但若是主人一旦离去,来自各地的厨师常流落在广州开设菜馆,粤菜的风味也就愈加丰富。

广东本地的大厨不断吸收其它菜系的烹调技术,并根据本地口味、嗜好加以改良创造。

民国食品大王、佛山籍的冼冠生曾这样形容粤菜:“挂炉鸭和油鸡是南京式的,干烧鲍鱼和叉烧云南腿是四川式的,点心方面又有扬州式的汤包烧卖……集合各地的名菜,形成一种新的广菜……”

历史悠久的老菜谱 图/广州博物馆

粤菜同样注重吸收西式美食精华。1860年,广州第一家西菜餐馆太平馆开张,这也是中国第一家西餐厅。富有创新精神的广州人充分借鉴西餐饮食,研制出炸牛奶沙拉、奶油焗龙虾、干煎沙碌、红烧乳鸽等“西菜中做”的新美食。蛋挞、莲蓉餐包、香芋餐包等广式餐点也是在西点中的黄油起酥、芝士包、奶油包基础上,改进而成。

据《清稗类钞》记载:“肴馔之有特色者,如京师、山东、四川、广东……”粤菜此时已成为我国四大菜系之一。清代文学家赵翼曾感慨,一生仕途,只有在广州的一年间吃得最好。

清末民初,渐有“食在广州”之说。当时最负盛名的粤菜有两家:太史菜和谭家菜。

太史菜创始人太史公江孔殷,以文化奇才的创意,选取食材,创制菜式,著名的“太史蛇羹”“太史戈渣”正出自其名下。

谭家北迁后,常以谭家菜招待酒朋诗侣。后来谭家菜发展为顶级官府菜,将粤菜发扬光大。

光绪年间的《广州竹枝词》写道:“由来好食广州称,菜式家家别样矜。”到了1925年,《广州民国日报》在《食话》的一开头写道:“食在广州一语,几无人不知之。”可见当时“食在广州”已名扬四海。

酒楼与茶楼:粤菜繁盛的写照

人们对美食的讲究,使粤菜向“烩不厌细,食不厌精”的高端精致化发展,催生了粤菜繁荣的酒楼茶楼文化。

绿树掩映下的泮溪酒家 图/广州日报

第一间现代化茶楼“三元楼”诞生于十三行。清末时,福来居、贵联升、品连升、玉醪春等大字号酒楼,以及陶陶居、莲香楼等茶楼已享负盛名。民国年间,文园、南园、漠觞、西园四大酒家更是横空出世。

出于竞争的需要,各酒楼、茶楼纷纷推出自家招聘名菜茶点。

还原后的“江南百花鸡” 图/广州博物馆

贵联升以广东版“满汉全席”闻名,108款美食包罗了名菜正食、地方小食、四时佳果、四季百味;贵联升的鱼翅也甚为出名,当时还流传“鱼翅干烧银六十,人人都说贵联升”;文园的江南百花鸡、南园的白灼螺片、漠觞的香滑鲈鱼球、西园的鼎湖上素同样赫赫有名;陶陶居的炒蟹、陆羽居的化皮乳猪和白云猪手、冠珍的清汤鱼肚、西南酒家的文昌鸡等等,争奇斗丽。

这些名菜,是粤菜繁盛的标志,至今都是粤菜餐桌上的珍品。

粤菜辉煌,还看当代

如今,“食在广州”名头依旧响亮,粤菜表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穿行在广州大街小巷里,从传统老字号到网红餐饮,随处可见粤菜为生活添上的烟火气。

广州是全国首个获得“中华美食之都”和“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2021年广州市实有住宿和餐饮业市场主体21.8万户,拥有国家白金五钻酒家3家、五钻酒家86家,米其林星级餐厅17家,黑珍珠餐厅16家。

粤菜师傅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翔宇 通讯员李思宇

近年来,广东推动“粤菜师傅工程”,通过传承岭南粤菜精髓,促进城乡劳动者技能就业、实现技能致富,成为传播粤菜文化的新推手。

实施“粤菜师傅”工程四年来,广东已开发“粤菜师傅”培训标准21个,开展粤菜师傅培训38.93万人次,带动就业创业81.58万人。广东各地结合本土特色,打造了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587个,建设粤菜美食旅游精品线路61条,“粤菜师傅”融合产业发展,“动力源”越蓄越足。

粤菜,是一门艺术

在“粤菜师傅工程”推动下,粤菜传统制作技艺得到很好的保护和传承,许多粤菜手艺入选非物质遗产名录。

沙河粉传统制作工艺被列为第五批国家非遗代表性项目。广府饮茶习俗、古井烧鹅制作技艺、清远白切鸡烹饪技艺等在广东省第八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榜上有名。

传统的云吞面和炸云吞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庄小龙

烧卖、肠粉、盆菜、白切鸡、云吞面、竹升面、牛杂、广式甜品、老婆饼等项目则入选第八批广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成为“食在广州”的最佳注脚。

这些粤菜饮食类项目都是我们“身边的非遗”,可以说,粤菜,就是一门艺术。

出品:大洋网

编辑:杨梓麟

监制:朱文婷

资料来源:广州日报、南方网、南方+客户端、羊城晚报、金羊网、广州博物馆、南越王博物院

[ 编辑: 何雯飔 ]
免责声明:文中图片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网站处理,谢谢。
广州
广东
社会
财经
国际
体育
热评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及周边的安全有序,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州交警计划将于每日18时起视情对周边部分道路(内环路黄沙大道、六二三路出口和丛桂路、恩宁路等)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2023-09-30 18:00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金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中秋国庆假期期间,2023年“绿美广州·醉美红叶”帽峰山第四届红叶观赏节在帽峰山举行,超过2000株红枫初露“红颜”,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精彩上线,邀请市民游客一同观赏红叶、观看醒狮表演、沉浸森林音乐会,打卡市内最“枫情万种”的秋季旅游休闲胜地。
2023-09-30 16:10
这个假期玩转广州白云?都帮你安排好了→
中秋、国庆假期,如果留在广州,就来白云玩吧,缤纷多彩的活动都安排上了!
2023-09-30 15:58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 Koinu;名字来源:日本;名称意义:小犬星座,于今天(30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今天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2023-09-30 12:02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8天长假,广州地铁再现人山人海的画面,哪些车站和时段会拥挤?地铁公布了假期重点车站的大客流时段图,从上午10时到晚上23时,全线网都有不同的车站处于大客流状态,其中最集中的是下午到晚上这一段时间。
2023-09-30 10:38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假期首日9月29日,广州南站迎来旅客出行最高峰,预计到发旅客83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6万人次、到达旅客37万人次。
2023-09-30 10:16
“双节”假期,“堵车”“高速公路”上了热搜。自驾游是广州周边游的热门方式。这两日,在广州部分周边乡村,来自广州以及周边城市的自驾车陆续抵达,酒店的停车场停满了车辆。
2023-09-30 10:22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9月29日中秋之夜,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清湖村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四条十几米长的火龙追火逐珠,翻腾炫舞,火花耀眼,气势恢宏,吸引了大批居民群众争睹盛况。村民们通过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2023-09-30 00:06
英雄不曾远去 铭记亦是前行
在广州这座英雄辈出的城市里,一些“逆行”的身影、坚定的步伐,最终定格成“最美”的风景,英烈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不朽的精神丰碑。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已有172名民警因公牺牲,其中73人被追认为烈士;29名辅警因公牺牲,其中4人被追认为烈士。
2023-09-30 07:30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出门在外难免水土不服,越来越多人懂得要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为健康“保驾护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药店、采访医药电商得知,今秋出行用药销量大增,流感防治药、抗过敏药物、止泻药等成为当前热门。
2023-09-30 07:10
近期活动水平上升!广东疾控发布预防流感提醒
9月30日,广东省疾控中心表示,根据中心监测,近期本省流感活动水平上升,此次主要流行的毒株是A(H3N2)亚型流感病毒,提醒市民群众多了解流感相关知识,做好预防。
2023-09-30 17:32
鲤工仔小长假去哪儿?来场华园版Uwalk吧,最后一处必去!
2023-09-30 13:45
花好月圆夜,中秋赏月时。
2023-09-29 23:34
以球会友,以酒助兴!9月28日,2023佛山三水美食啤酒节在啤酒广场启幕,活动持续至10月5日,以节庆为媒,将开展全民歌会-醉美中秋夜、狂热西甲总决赛全民打CALL夜等精彩夜间活动,呈现一场“足球+啤酒+美食+音乐+明星”的全民狂欢品牌盛事,面向大湾区展现城市特色魅力。
2023-09-30 11:10
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城市形象采风团走进三水白坭 感受乡村振兴蝶变 体验佛山文创古镇魅力
赛龙舟、逛古镇、游花海、品美食……9月28日,纷享佛山“西甲”——粤港澳大湾区媒体城市形象采风行的20多位媒体记者走进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深度领略佛山文创古镇文旅发展、乡村振兴等方面的真功夫。
2023-09-30 11:09
9月28日晚,第十七届佛山“西甲”半决赛打响,珏骏建材队、广东凤铝队携手进入总决赛。
2023-09-30 11:05
假期首日广东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
记者从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据初步测算,中秋国庆假期首日(9月29日),广东纳入监测的150家重点景区共接待游客168万人次,同比增长62.6%(以下均按可比口径),较2019年增长2.25%;全省4A及以上景区接待游客247.8万人次,同比增长39.9%。
2023-09-29 19:20
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中国铁路:虚假报道
高铁因超员触发报警无法发车?中国铁路:虚假报道。
2023-09-30 20:12
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景区门票售罄,千万别跑空
北京故宫、敦煌莫高窟等景区门票已售罄,千万别跑空。
2023-09-30 20:11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门地区管理委员会公布的升降旗时刻表,2023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刻为6时10分。你有没有发现,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刻并非固定不变?你知道升降旗与天文学也有关系吗?中国科学院专家为您揭秘。
2023-09-30 15:42
文旅部: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出游将达8.96亿人次
来自文化和旅游部的最新消息,今年中秋国庆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预计达8.96亿人次,同比增长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7825亿元,同比增长138%。
2023-09-30 14:37
假期首日全国铁路单日旅客发送量首次破2000万人次
9月29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2009.8万人次,创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共开行列车12537列,其中加开列车1854列。北京局发送旅客159.4万人次,上海局发送旅客360.3万人次,广州局发送旅客303.2万人次。
2023-09-30 09:11
全国仍处交通出行高峰,热门景点周边车流持续高位
全国仍处交通出行高峰。9月30日,澎湃新闻从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获悉,今年中秋国庆假期首日正逢中秋佳节,全国迎来集中出行高峰,群众返乡探亲与中长途旅游增多,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车辆密度大的区域、热门旅游城市高速公路出城方向及旅游景区、亚运承办城市周边道路交通流量明显增加。
2023-09-30 09:08
假期居家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假期居家 这份安全提示请收好→
2023-09-30 08:38
昨天(9月29日),华西秋雨短暂减弱;预计今天白天,四川、重庆、陕西等地的雨势依然总体不强。但今天夜间开始,伴随着冷空气来袭,四川盆地东部、黄淮西部等地新一轮降雨开启,四川、重庆、湖北等地部分地区或现暴雨,需注意防范。
2023-09-30 08:33
这些重要新规10月起开始施行,关系你我生活
新华社权威快报|10月到,这些重要新规开始施行
2023-09-30 08:22
警惕!航班取消通知理赔?已有人被骗
一旦发现被骗,请立即报警!
2023-09-30 07:41
记者获悉,伴随政策“红包”发放,龙头药企研发热情高涨,而不少品种已逐步显示出市场潜力。
2023-09-30 11:38
6G网络最新消息?!800亿元大市场,来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专用终端设备,过去,卫星电话一般用于应急救援等特殊场景。现在,随着卫星电话设备的逐步普及,资费也有所下降。
2023-09-30 08:16
中国恒大28日在港交所公告,本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本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先生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2023-09-28 21:04
财政部等部门今天(28日)发布公告,延续多项税费优惠政策,相关政策执行至2027年底。
2023-09-28 18:33
广交会期间一直是国际航线需求旺季,针对目前国际航班的恢复情况,多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在今天(28日)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当前跨境航班的班次正在有序恢复,广交会期间,将多措并举确保往来顺畅。
2023-09-28 17:47
​在今天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前八个月,中国外贸展现出较强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下一步,商务部将加大贸易政策支持。
2023-09-28 17:44
财政部、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今天(28日)发布联合公告: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用地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对保障性住房经营管理单位与保障性住房相关的印花税,以及保障性住房购买人涉及的印花税予以免征。
2023-09-28 17:30
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3年6月末我国国际投资头寸表。
2023-09-28 17:18
据国家发改委微信公众号消息,2022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四部门发布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并狠抓落实,取得明显成效。
2023-09-28 17:13
2023年二季度,我国经常账户顺差4510亿元,资本和金融账户逆差3536亿元。
2023-09-28 17:11
“我从小就对中国文化充满了好奇和敬佩,小时候妈妈每天晚上陪我读世界各地的卡通故事绘本,我被美猴王孙悟空的故事深深吸引。近年来,我重走古丝绸之路、茶马古道,进一步了解了中国自古以来就与西方通商、交流的历史。我创建天堂动物园,就是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比利时人和欧洲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2023-09-30 21:44
“我想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批高铁司机。”34岁的印尼火车司机塞蒂亚万日前在印尼万隆的高铁动车所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
2023-09-30 21:44
抢先看! 雅万高铁运营在即,新华社记者为你带来雅万高铁的试乘体验。请跟随我们的镜头,一同来感受吧。
2023-09-30 18:51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在执法工作中推进种族正义和平等”独立专家小组28日发布最新报告,谴责美国警察和刑事司法部门普遍存在的针对非洲人后裔的系统性种族主义,敦促美国当局紧急加大改进努力并向美国有关部门提出了30项改进建议。
2023-09-30 14:52
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提出让政府在10月1日停摆大限之后保持运作一个月的计划,遭强硬派共和党人否决,美国联邦机构从10月1日开始局部停摆几乎没有悬念。
2023-09-30 14:52
美国共和党人把控的国会众议院28日举行听证会,开启针对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的弹劾调查。
2023-09-30 14:50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9日,美国国会众议院强硬的保守派挫败了众议长麦卡锡提出的临时拨款法案。报道称,这一举动表现出了保守派“非同寻常的反抗”,这几乎可以肯定,联邦政府将从当地时间30日起部分关闭。
2023-09-30 14:45
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议长佐哈里近日在北京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马来西亚大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马方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中获益匪浅。
2023-09-30 11:41
俄乌冲突持续,而西方“火上浇油”也没有停下。
2023-09-30 11:40
美国联邦政府本财政年度将于9月30日结束。维持政府运转的资金即将耗尽,而当前国会两党在预算问题上的缠斗仍陷僵局,美国媒体认为,联邦政府“关门”几乎已成定局。
2023-09-30 11:40
全红婵/陈芋汐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摘金
9月30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比赛,中国组合全红婵/陈芋汐以巨大优势夺得金牌。中国队实现亚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六连冠。
2023-09-30 18:08
杭州亚运会30日金牌赛程:陈芋汐全红婵亚运首秀
9月的最后一天,杭州亚运会进入揭幕后的第7个比赛日,产生共25枚金牌。中国跳水队与中国举重队两支“金牌之师”将亮相赛场。
2023-09-30 08:12
9月30日看点丨来了!“飞人大战”“水花消失术”
杭州亚运会30日将产生25枚金牌,虽然是开赛以来产生金牌数最少的一天,但扣人心弦的男子百米“飞人大战”将上演。
2023-09-30 09:01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男子200米仰泳决赛,中国选手徐嘉余夺得金牌。
2023-09-29 20:01
李冰洁夺得女子800米自由泳金牌
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女子800米自由泳决赛,中国选手李冰洁夺得金牌,杨佩琪获得铜牌。
2023-09-29 19:53
第100金!覃海洋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50米蛙泳金牌
9月2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游泳男子50米蛙泳决赛,中国选手覃海洋夺得金牌,打破赛会纪录,这也是本届亚运会中国代表团的第100枚金牌。
2023-09-29 19:47
杜林澍夺得杭州亚运会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金牌
9月29日,杭州第19届亚运会射击男子50米步枪3种姿势决赛,中国选手杜林澍夺得金牌,中国选手田珈铭获得铜牌。
2023-09-29 15:06
郑钦文获得亚运会网球女单金牌
9月29日,在杭州奥体中心网球中心进行的网球女子单打决赛中,中国选手郑钦文直落两盘夺得金牌,另一位中国选手朱琳获得银牌。
2023-09-29 13:33
孙颖莎王艺迪晋级亚运会女单8强
29日,杭州亚运会乒乓球女单1/8决赛开打,孙颖莎以4:0轻松战胜泰国选手巴拉南,王艺迪则4:0战胜中国香港选手朱成竹,两人均晋级女单8强。
2023-09-29 11:46
29日,在杭州亚运会射击赛场50米步枪3种姿势团体赛的争夺中,中国队派出的杜林澍、于浩、田珈铭以1763分获得一枚银牌,老牌劲旅印度队得到1769分获得冠军,韩国队获得铜牌。
2023-09-29 11:42
生态环境部近期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如何优化环评工作促进经济绿色发展?
2023-09-30 09:27
公共文化新空间,城市的一抹绚烂
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广州这个“容器”里,魅力十足的文化“网红点”越来越多了。
2023-09-30 09:24
你我向上,家国向前。从英烈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把家国情怀融入不懈奋斗,脚踏实地、砥砺前行,这是对英烈最好的缅怀、最好的致敬!
2023-09-30 09:22
刷短视频、交友婚恋、网络购物、在直播间打榜应援……他们在网络世界中放飞自我,有的甚至“茶饭不思”,深陷其中,成为“银发低头族”。采访中,多位受访者向《法治日报》记者发出了类似惊叹:“我的父母染上‘网瘾’了,怎么办?”
2023-09-27 23:51
“在山西临汾,你可以说你不吃醋,但一定不可以说你不能打鼓。”说出这句话的人叫张勇。近日,#喜欢的工作即使离开10年也要回来#这一话题冲上热搜,张勇背后的故事也引发网友讨论。
2023-09-27 23:51
10月1日起,北京《保安服务规范医院》地方标准将开始实施。其中规定,医院同时在岗保安人数应按照“在岗在编医务人员总数的3%”“20张病床1名保安员”“日均门诊量的3‰”三种标准的最高数量配置,并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增加保安员数量。
2023-09-27 23:51
一甩“刀片”就出来,再一甩就收回。9月开学以来,玩具“萝卜刀”火了。记者走访重庆多所中小学门口的文具店,发现“萝卜刀”均被摆在显眼的位置,商家们一致表示,“萝卜刀”正值流行、销量可观。
2023-09-27 23:51
枢纽是广州的独特禀赋,交通是广州的显著优势。当前,广州正着力打造世界级铁路枢纽,进一步巩固国际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带动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提升。四通八达的交通网越织越密,广州的城市功能将不断升级,发展通道也将越发通畅。
2023-09-27 09:53
在时光的磨砺中,只有那些敢于扬波踏浪、中流击水的人,才能精心雕琢技艺、传承匠心,真正让非遗之美绽放时代光彩。所以,传承发展非遗,要勇做“闯海人”,就像张勇那样。
2023-09-27 09:53
很多人提倡约束导师的权力,但这显然只是权宜之计,要反思模式存在的弊端,从制度层面上防范问题滋生,才能平衡二者关系,构建更加和谐、更加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教育环境。
2023-09-27 09:59
18:00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假期永庆坊周边每日18时起将视情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为确保人流密集场所及周边的安全有序,确保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广州交警计划将于每日18时起视情对周边部分道路(内环路黄沙大道、六二三路出口和丛桂路、恩宁路等)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 [详细]
16:10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中秋国庆假期,广州帽峰山“枫情万种”,等你来赏
金秋时节,漫山红叶,层林尽染。中秋国庆假期期间,2023年“绿美广州·醉美红叶”帽峰山第四届红叶观赏节在帽峰山举行,超过2000株红枫初露“红颜”,一系列文化主题活动精彩上线,邀请市民游客一同观赏红叶、观看醒狮表演、沉浸森林音乐会,打卡市内最“枫情万种”的秋季旅游休闲胜地。 [详细]
12:02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第14号台风“小犬生成,未来三天对广州影响不大
今年第14号台风“小犬”(热带风暴级;英文名称: Koinu;名字来源:日本;名称意义:小犬星座,于今天(30日)早晨在西北太平洋洋面生成,今天8时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拉偏东方向约11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1000百帕。 [详细]
10:38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长假期间广州塔、动物园等地铁站将视情况“飞站”
8天长假,广州地铁再现人山人海的画面,哪些车站和时段会拥挤?地铁公布了假期重点车站的大客流时段图,从上午10时到晚上23时,全线网都有不同的车站处于大客流状态,其中最集中的是下午到晚上这一段时间。 [详细]
10:16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广铁拥抱夜经济:你敢信?这是凌晨1点的广州南站
​今年中秋国庆黄金周,铁路客流持续高位运行。假期首日9月29日,广州南站迎来旅客出行最高峰,预计到发旅客83万人次,其中发送旅客46万人次、到达旅客37万人次。 [详细]
00:06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火龙炫舞追月!中秋夜广州均禾街各村上演舞火龙
“舞龙头,无忧愁;摸龙须,步步高;穿龙底,醒目仔;睇火龙,唔会穷......”9月29日中秋之夜,在广州市白云区均禾街清湖村内,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四条十几米长的火龙追火逐珠,翻腾炫舞,火花耀眼,气势恢宏,吸引了大批居民群众争睹盛况。村民们通过舞火龙,庆祝中秋佳节,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详细]
07:10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双节”出行用药热销,流感防治药需求旺
出门在外难免水土不服,越来越多人懂得要随身携带一些常用药为健康“保驾护航”。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走访药店、采访医药电商得知,今秋出行用药销量大增,流感防治药、抗过敏药物、止泻药等成为当前热门。 [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