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图左)和黄老(图右)。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温碧静、邱晓婉、黄烨摄
“黄班长,我好想你……”当门被推开的那一刻,年过古稀的张老激动地喊道。近日,在天河区退役军人服务大厅里,两位老兵眼含热泪紧紧相拥。从河南到广东跨越千余公里,这对老战友在广州市、天河区退役军人事务系统的帮助下,时隔半个世纪终于重逢。
跨越千里重逢,两位老兵许下一个约定
曾经共同抢险救灾、摸爬滚打、站岗放哨,这对战友亲如兄弟。由于种种原因,二人失联50载。“黄某农,70岁左右,1969年入伍,1975年退役,家住广州市原东山区二沙头某某号,转业在某单位工作。”张老的儿子凭父亲微弱的记忆信息,多次电话咨询过广州、中山等地相关单位均查无信息,还曾到上述地址寻找,却因城市变迁未找到。
今年3月下旬,张老的儿子抱着一丝希望,尝试向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厅长信箱发起求助。接到求助信息后,广州发动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为其父亲寻找战友。
“我们运用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库筛查人员,还通过姓名谐音字反复进行比对,最后筛查出姓名年龄相近的一位老兵,但其姓名最后一个字却与求助信不相符。”退役军人事务员告诉记者,考虑到年代久远和老人口音问题,天河区退役军人服务体系还发动辖区“心灵家园”军嫂志愿服务队,通过常态化走访慰问等方式核对老兵。
终于,好消息传来。“找到啦!”退役军人事务员刘靖激动地向张老儿子致电。于是,这才有了天河区退役军人服务大厅里的重逢场景。
相隔半个世纪,从河南到广东跨越千余公里,张老和黄老两双饱经沧桑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久久不愿松开。他们围坐在一起,翻开两人50年前通信发黄的旧信封感慨万千。“50年前,我从河南的一个农村入伍,当时我不善言辞,又是年龄比较小的战士,战友们都对我处处关心,我们同吃同住一起训练,老班长更是辅导我学习鼓励我成长,您对我的帮助,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张老说道。
“在部队,你刻苦认真训练,当时条件很艰苦,我们都是互相帮助,互相关心。你的小孩一直帮你寻找老战友,这份孝心让我很感动。”黄老接过话说,两位老兵约定:保重身体,在河南再相聚。
从近2000名老兵中找人,用姓名谐音字反复比对
近日,在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牵线下,苦寻战友近40年的退役老兵周老班长也圆了心愿。
原来,广州市民黄女士的公公周老班长已入耄耋之年,其于20世纪60年代入伍,现定居河北。在江西瑞金服役期间,周老班长认识了来自广东的许伯,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囿于年代原因,当时的战友们都没有联系电话,二人退役后不久便失去了联系。
今年初,周老班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让儿媳黄女士通过广东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留言寻求帮助。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余旺军收到求助信息后迅速行动,根据对方提供的姓名在系统中筛查,但未能找到相关老兵。他致电黄女士了解和挖掘更多利于查找的线索,但对方仅知道许伯当年居住在荔湾区,不清楚后来有没有搬家,也没有相关照片。
余旺军在区服务中心(站)工作联络群中发布信息,发动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机构工作人员合力寻找,加大查找力度和查寻面,同时借助退役军人事务综合管理平台,定点筛查人员。
“过程有点像‘大海捞针’,我们根据推测的入伍年份和老兵年龄,从近2000名老兵中找人。”余旺军说,随着核查范围缩小,再用姓名谐音字反复比对,筛查出一批年龄相近、姓名近似的老兵。“当电话联系上许伯时,我一说周老班长的名字,许伯脱口而出‘他是我战友啊!’”
当天,两位失联40载的老战友就通过电话重新联系上了。为此,黄女士感激不尽,特地通过省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向荔湾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发来感谢信。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丹羊 通讯员温碧静、邱晓婉、黄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