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根渠”记录了特定时期有关农业水利建设的一些细节。
“这是我们最近在‘四普’(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中的一个新发现。”在番禺区沙头街汀根村一处农庄池塘边的“汀根渠”旁,番禺区文物普查办副主任、区文广旅体局党组成员、区文物办主任胥雪松对记者说。
他带着记者来到原来为这条高架水渠供水的抽水泵房旁边。农庄主人掀开地面上的一块铺板,露出泵房的柱基。混凝土柱基上刻着几行清晰的大字“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七〇年六·七修”。这说明,泵房和旁边的高架水渠是在1970年6月7日修建的。
“汀根渠”是参加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工作人员给这条高渠起的名字。在当地人口中,它被叫作“天桥”。胥雪松说,从今年5月底番禺区启动文物普查以来,类似“天桥”这样的新线索就有139处,相信以后还会有更多线索被发现。
文保工作者在水渠边忙碌。
老水渠或能成为新“网红”
在“汀根渠”旁,文保工作人员手持定位仪、卷尺、测距仪等设备,对这处已有50多年历史的建筑物展开测量。水渠分上下两层,上层将水输送到远一些的田畴中,下层则主要“照料”附近的农田。如今水泵房旁边的水塘,当时是一条小河涌,水泵就从这里把水泵到渠里。
工作人员说,他们在附近的村子里发现了十几段这样的高渠。“水渠的后面就是大夫山。”胥雪松说,“如果把它们整理出来,想办法连成一串,也许能打造成一个新的网红打卡点。”
普查队两位“90后”领队——林敏和李宗泽正在渠边忙碌。他们说,“汀根渠”这样的当代建筑虽然“年轻”,却记录了特定时期有关农业水利建设的一些细节,如果它消失了,有些值得记录下来的历史信息也就消失了。这也是“四普”在观念上的一个新突破。
为各处文物精准测定地理信息
据悉,“四普”是对“三普”已认定、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复查,同时对新发现的不可移动文物开展调查、登记、认定和公布,建立不可移动文物资源目录和全省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大数据库。通过普查,将汇总生成全国不可移动文物“国土规划一张图”和各处不可移动文物基础信息数据。
“这是我们在‘三普’后最早完成修缮的项目之一,到现在,不管下多大的雨,这里也不会漏水,说明当时修得很好。”在汀根村刘氏大宗祠里,胥雪松对记者说,作为广州市不可移动文物数量最多的一个区,番禺现有770处不可移动文物。“四普”期间,文保工作者要对它们的情况一一调查清楚。
17年前,胥雪松曾带着一支小队,参加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他说,“三普”期间,很多地方的道路还没有修通,大家带着砍刀在山林里穿行,格外辛苦。当时的定位设备也不够精密。而“四普”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精准的地理信息采集。胥雪松说,这就像是给文物“修家谱”,也像是给文物“画像”。摸清了家底,才能更好地为文物保护利用和城乡建设服务。
据悉,目前“四普”已经在广州各区陆续展开。今年6月,广州市“四普”现场试点工作在番禺区进行。广州市普查工作小组在番禺区开展试点,现已将试点成果和经验在全市推广。
文物普查 收获多多
●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文物普查在广东全省范围(包括海南岛)内逐步开展,发现了著名的“马坝人”头骨化石和西樵山石器加工制造场等,全省的文物分布情况得以基本展现。
●1981年,国务院部署开展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在广东,本次普查基本掌握了全省文物资源,文物保护管理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广东采用全国统一标准和科技信息手段,实现所有县域全覆盖,基本摸清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家底。2007—2011年开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期间,全省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线索37156处,并依法核定公布不可移动文物25159处。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卜松竹、王维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