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3年,广州老城文明门外的聚贤坊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这个看上去不起眼的地方,是广州近代兵工业的萌芽地之一——广州机器局在这里挂牌成立,自行研发了第一批兵器装备。其后,城外的增埗以及石井,都建起了兵工企业,尤其是石井兵工厂,以其规模宏伟,制造武器之先进,在近现代兵工业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位于白云区石井的广东兵工厂旧址。
1.5万两白银撑起广东首个机器局
从文明路德政路口往南走,用不了多久,就到了玉带濠。这是一条看上去普普通通的老街,街口牌坊上有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子,上书“玉带濠”三个大字。穿过牌坊,走进老街,古树参天,浓荫匝地,树荫下聊天的街坊和嬉戏的孩子平添了几许生活气息。顺着老街一路往前,突然看见一块大石头,石上用繁体字写着“广州机器局旧址”几个大字,石头被茂盛的芭蕉叶几乎遮住了一半,旁边又有一块石碑,略述广州机器局的历史。细细一读,才知道史料中说的广东机器局的孵化之地——文明门外聚贤坊,就是这里。难怪,老街两旁的一些老房子,还挂着“聚贤坊某某号”的门牌。
广州机器局旧址位于如今的文明路玉带濠聚仁坊中。
据史料记载,1873年,两广总督瑞麟向朝廷上了个奏折,称“军火采自外洋,所费甚巨,且轮船汽机时有损坏,必须赴香港修补,处理亦多周折”,故而上奏,请求自行设厂,制造军火。清廷很快批准了这个奏折。同一年,凭着广东善后局筹措的1.5万两白银,厂房建了起来,设备也一一到位,广州机器局就在文明门外聚贤坊开张了。按照当时地方大员的筹划,机器局的主要工作,一是制造各式抬枪,二是仿造水雷及修缮维护大小船只。原来,之前,瑞麟和广东巡抚蒋益澧先后向英法两国购买了多艘轮船,用于海防。这些轮船的维修与养护,也是瑞麟主张开办广州机器局的动机之一。
论起广州机器局开办的时代背景,就只有一个词来形容:大势所趋。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轰开中国的国门,西方国家的“坚船利炮”给开始睁眼看世界的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据不完全统计,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全国共有四十余篇奏章或著述论述中西武器的差异。在广东抗英第一线的林则徐就曾说过“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魏源还曾提议,国家在广东出资设立大型的兵工厂,并且多多鼓励军事发明。1861年1月,清廷在北京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洋务运动的序幕就此拉开。之后,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局、金陵制造局,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左宗棠创办的兰州机器局等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广州机器局紧随其后,接下来又有丁宝桢创办的山东机器局、四川机器局,刘坤一创办的金陵火药局等,在全国掀开了近代化兵工业的第一幕。
顺德“军迷”出任掌门 造枪造船造炮艇
广州机器局建成后,急需一个“掌门人”,瑞麟相中了顺德人温子绍。温子绍出自顺德,也算名门之后,他的祖父温汝适在嘉庆年间曾出任兵部侍郎;父亲温承悌则曾担任刑部主事。据史料记载,温子绍自小热爱军械技术,在家里搞了不少实验,偶尔还会因为研究炸药技术,炸掉自己腿上一块皮。虽然,他因此总免不了被长辈训斥一番。但“有巧思,善于制作”的名声还是渐渐传了出去。
被瑞麟委以重任之时,温子绍刚过而立之年,已有了一段到意大利、英国游历,学习西方军械制造技术的经历。为了考一考温子绍的实战能力,瑞麟还特意给了他一个任务——与 “陈联泰”机器厂合作,试造一支后膛七响连环快枪。造枪实验大获成功,温子绍顺利“过关”,出任机器局总办。
温子绍执掌了机器局之后,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两个字——缺钱。那时洋务运动的大户——江南制造局和福建船政局都有朝廷的大笔拨款,但广东机器局却只能由地方官自筹资金。钱少,自然请不起洋人。要知道,福建船政局每年给外国工程师开出的薪水高达4万两白银,广州机器局无论如何也拿不出这笔巨款。因此,温子绍索性一个“洋匠”都不用,进行自主研发。
1873年3月的一期《香港德臣报》对此报道说:“两广总督决定在广州创办一座制造枪炮和机器的机器局,该局总办已来香港洽购所需机器。这机器局打算完全不用外国技师,闻之实难置信。”
外人怎么说,温子绍这个掌门人也管不着,他只能埋头实干。机器局里除了两三个技术熟手外,其他都是军火技术的“门外汉”,温子绍就手把手地教。这些人后来大多成了广州早期各大机器企业的领军人物。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把温子绍称为近代“广州制造”的先驱之一,也算合情合理。
1874年7月,瑞麟去世。由于聚贤坊地处城区,十分狭小拥挤,搞个兵工厂在这儿,总让人担心半夜爆炸起火,于是官方又在西门外增埗建了一个军火厂,规模比原来的机器局大了很多;1876年,时任两广总督刘坤一购买了黄埔岛附近的几座船坞,并把其中的一大半地方拨给了机器局使用。平台一大,温子绍更是如虎添翼。据统计,从1874年到1882年,温子绍执掌的机器局一共造出了27艘轮船与炮艇,大大超出当初预期。
在温子绍带领同仁制造的27艘炮艇中,最受瞩目的非其苦心研发的伦道尔式炮艇——“海东雄”莫属。伦道尔舰是由英国近代著名舰船制造家伦道尔设计的著名炮艇,1869年甫一问世,就被视为当时的海上巨无霸——铁甲舰的致命煞星。与动不动排水量达上万吨的铁甲舰相比,伦道尔舰要小得多,它其实就是一个水上炮台,与铁甲舰一样安装了大口径的火炮,发射起来还灵活得多。用当时洋务派官员的话来说,它“轻快灵巧,迥异寻常,且足以洞穿铁甲兵船”。
唯一遗憾的是,伦道尔式炮艇体量太小,不能出海作战,只能在近海防御。不过,正是由于体量小,所以造价也只有铁甲舰的一个零头,这正合了当时官方的心意。
伦道尔式炮艇的造价虽说比铁甲舰要便宜很多,但真要向海外采购,一艘也得花掉十五万两白银。广东官方原本打算购买四艘,可一下子要60万两白银。刘坤一实在拿不出这笔钱,和温子绍商议来商议去,觉得还是仿制来得靠谱。
1879年,恰巧直隶从海外采购的一艘伦道尔舰途经香港,温子绍带着一群工匠上船细细观察,琢磨原理。随后,经过两年的研发与改良,硬是用不到四分之一的造价,造出第一艘国产伦道尔式炮艇——“海东雄”。
“海东雄”下水那天,整个广州都沸腾了,消息传出去,连李鸿章都想办法来“挖人”,请温子绍北上造舰。但温子绍不喜欢北方寒冷的天气,以“母病”为由,婉言谢绝。
张之洞南下督粤 大手笔扩建机器局
话又说回来,虽说广州机器局取得了这样的成就。但若要应对当时海陆防线的需要,那还是差了一大截子。一来,瑞麟起意开办机器局,本也不是用于海防,而是为了节省从海外购进的轮船的修缮费用,有了机器局,这些洋船就不用老是拖到香港去修了;二来,广州机器局能使用的资金有限,手头紧,“一个洋匠都不用”,其实也是无奈之举。出于这两个原因,广州机器局创办多年,还是没办法大批量制造枪炮弹药。
1884年,晚清名臣张之洞出任两广总督。彼时正值中法战争爆发,广州机器局被命令“赶造军火”,却因“机器太小,良匠无多”,无法完成赶制军火的任务。这可把张之洞急坏了。打仗就需要武器,本地的制造能力又十分有限,那就只好去向外国人买了。可在大战之际,向外人买军火,哪有那么容易,欧美各国要么拒售,要么趁机把价开得高高的,就算好容易买到了,运输也是一个难题,运输军火的船舶屡屡与“巡游北海”的法国军舰狭路相逢,只能冒险走浅水区,或者悄悄走夜路,以免被击沉,个中种种困难,让张之洞忧虑重重、叫苦不迭,也让他下定了扩建广州机器局的决心。“必须设厂自铸枪炮,方免受制于人,庶为自强持久之计。”他在一份上奏光绪帝的奏折中这样说。
身为两广总督,张之洞想在兵工业领域有一番作为,也有“天时地利人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之有洋务,以粤为始。探洋情,买洋械,以粤为便”。不管是专业工匠的招募,还是原材料的运输和进口,广东都有极大的便利。他经过一番调查,觉得广州机器局以及之后由张树声在城西增埗建起来的军火厂存在“地狭工少”的问题,于是将广州机器局和军火厂归入城西增埗一处,合称为“广东制造局”。广东制造局专门制造枪炮、火药等军火用品,原来修理鱼雷、制造轮船等业务,则归黄埔鱼雷局、船局分别经营。从此,制造局就不再造船了,“转型”为专门的武器生产机构。
石井开建兵工厂 深远影响近代史
张之洞把广州机器局与军火厂合并一处后,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以期提高枪支弹药的产量,应对防务需要。不过,只是在增埗一处制造武器弹药,他还是觉得有点“小打小闹”,毕竟,中法战争中采购武器弹药的种种艰难给他留下了太深刻的印象,不把自铸武器的规模搞上去,他就难以安心。
1886年,张之洞上奏朝廷,请求再办一家兵工厂。同一年,他看中了广州城大北门外石井墟的一块地,着手在这里建厂。这块地方方圆31亩,买地加修建厂房的开支,共花了约1.73万两白银。新修的厂房 “头门一进,公务厅两进,机器大厂一座,锅炉、打铁、烘铜壳、造木箱、装子药房共五处……外加砖墙一道,高一丈,周围二百零五丈”,着实气派。与买地建厂房的本钱比起来,购买机器设备的开支更大,广东海防善后局一共投入了近6万两白银,才把机器设备给置办齐备,其中,一部分由张之洞派员到上海,向外商直接订购,另一部分,则是从广西巡抚手里买来的。中法战争期间,广西原本也订购了设备,打算建厂制造枪弹;战事平息后,新任巡抚觉得广西实在没这个力量自设武器制造厂,就把机器设备转卖给了广东。石井兵工厂建成后,又被称为“广东制造西局”,而设在增埗的制造局则称为“广东制造东局”,两者统称“广东制造局”。
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但他为石井兵工厂打下了一个不错的底子。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广东制造局生产了120多万颗枪弹,供应湖北,缓解了湖北江防的燃眉之急;1895年,广东制造局又赶造了一批抬枪,供给前线使用。
1901年,广东制造局又花了7万多两白银,从德国、英国引进设备,后来成功仿制当时德国比较先进的毛瑟枪,算是赶上了国际先进水平。1905年初,两广总督岑春煊又大手笔投入80多万两白银,从德国引进了制造枪弹以及无烟火药的全套设备,扩建石井兵工厂。1907年,石井兵工厂旗下建成无烟药厂。至此,厂房面积扩至近400亩,房屋近千间,机器设备近千台。不久,兵工厂成功仿制了德国1904年式新毛瑟枪,武器制造水平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革命联军总部于1919年接收了石井兵工厂。至1924年,石井兵工厂可生产各种口径毛瑟枪、步马枪、轻重机关枪、手枪等十五六种,以及上述枪支所用子弹,还可生产飞机炸弹、迫击炮弹、地雷、手榴弹等10多种。每月平均生产枪支900余支,各种子弹70万发。
农民运动讲习所开办后,石井兵工厂还一度成为讲习所学员军事训练的基地。毛泽东、周恩来亲自率学员到石井兵工厂进行实弹射击和军事演习。当年周恩来还亲手在厂内栽下了一棵榕树,现在仍枝繁叶茂。
1936年7月,陈济棠反蒋失败,石井兵工厂被收归,称为广东第一兵工厂。1937年,广州沦陷前夕,石井兵工厂奉令拆卸,迁至广西容县。继而,石井兵工厂与广西兵工厂合并,于1940年改名为40厂和41厂,后因日军进逼,再辗转迁至贵州桐梓崇山峻岭山洞内继续办厂。
抗战胜利后,石井兵工厂被撤销,这一在广州近现代史上写下浓墨重彩一页的兵工企业就此完成使命,走进历史的长河。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王月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