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风潮正劲。面对“怎么转”,广东正以“链式改造”来解题。
数字化转型是系统改造,需要“百花齐放”。但实践中,一些中小微企业有心无力,缺钱、缺技术、缺人才,导致“想转转不动”;一些龙头骨干企业“单点突破”迅速,却囿于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协同效率,出现“想跑跑不快”。由此,“链式改造”应运而生。
什么是“链式改造”?通俗地说,就是龙头企业“老大哥”发挥带头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兄弟们”一起转型。在这种“友好”模式下,龙头带动和集群成本共摊,让中小企业得以“拼车”实现转型。甚至,一家龙头企业能够牵动起一条产业链的快速转型升级,大大提升“智改数转”的效率。截至目前,广东累计推动逾3万家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带动超75万家中小企业“上云用云”。足见,“链式改造”大有可为。
广东以制造业起家、当家,工业规模约占全国1/8。随着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以“链式改造”赋能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是迫切需要。对此,至少有三个着力点。
其一,扩面。中小企业密集、集群化程度高、链主企业较多,这是广东“链式改造”的基本盘。既要大抓龙头企业、牵引企业,多产出“灯塔式”标杆项目;也要关注“难言之隐”、多元需求,让更多中小企业搭上数字化便车。同时,加强产学研协同,打造平台“生态圈”,丰富“小快轻准”数字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供给。
其二,深融。“链式改造”变单打独斗为协同作战。这里的“链”不是简单的“1+N”,而是要产生化学反应。广东纺织服装产业的“小单快反”模式,秘诀便在于产业链上下游和生产全流程的柔性重塑。特别是中小企业要加快“卡位入链”,深度融入强链补链延链过程,跃向发展新空间。
其三,增效。要好转、快转,也要转出效益。如此,“链式改造”才能内驱力更足、带动力更强。通过龙头企业订单牵引、行业平台价值驱动,让各类企业在分工深化、效率提升中分享机遇、增收增利,进而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含新量”。
“链式改造”正在重构“广东造”。期待广东继续探路先行,在数字化转型上积累更多“广东经验”。
(广州日报评论员 张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