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陈忧子 摄)
在全球产业变革持续加速和城市竞争愈发激烈的大环境下,广州维持和提升城市发展韧性和竞争力,日益倚重产业转型迭代。广州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于近日召开,会议在落实国家所赋予的“6+4”城市性质与核心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加快构建“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任务,并针对该体系的总体要求、主攻方向以及重点赛道进行全方位阐释,为广州经济的长远发展指明清晰且坚定的方向。在这份产业发展蓝图中,两业融合、两化转型以及未来产业谋划构成核心任务的三大重要方向。今后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须紧扣“实”字要义,秉持务实理念,充分聚焦实业的需求,紧密联系广州产业发展的实际基础,全力服务于实体经济发展,确保广州现代化产业发展行稳致远。
“两业”融合:聚焦实体经济需求,夯实产业协同“实景图”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简称“两业融合”)是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上,持续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和巩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和防止产业空心化的有力保障。
拓宽两业融合发展维度,构建协同产业生态。两业融合能够催生新业态,打破产业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实现要素高效配置,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广州要引导制造业企业从单纯产品制造商向服务整体解决方案转变,拓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推动制造业企业融合数字技术,加快实现产品智能化升级,提升企业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鼓励现代服务业企业向制造环节渗透,提供定制化生产性服务,构建全产业链协同生态。积极培育融合型新兴产业,推动智能工厂建设、自动化生产线改造和工业软件定制等智能制造服务发展。加强示范引领与推广应用,推动资源共享、协同制造与供需对接,创建一批两业融合示范园区和示范企业。
聚焦“专精特新”发展,夯实两业融合微观基础。“专精特新”企业是产业链的“腰部力量”,也是增强经济韧性和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关键主体,不仅能对“头部”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支撑作用,也能辐射带动“尾部”的小微企业。广州中小企业数量庞大、产业覆盖面广,且在市场竞争中机动性强,能快速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其向高端制造与现代服务发展,也是迈向“专精特新”的主要目标。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与服务融合而成的新型制造模式与产业形态,也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广州拥有齐全的工业门类和完备的产业体系,为培育服务型制造提供优良的环境。与此同时,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持续壮大,为中小企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提供有力支撑。
聚焦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强化政策机制保障。当前,制造业与服务业跨界融合日益普遍,全球主要经济体均把促进两业融合发展作为一项重要政策予以推进。广州应从市级范畴构建跨部门协调联动机制,整合多部门力量形成政策合力。支持各区结合自身产业特色与优势,因地制宜出台扶持政策。健全政策动态评估与调整机制,保障政策精准性与有效性。筑牢两业融合标准规范体系框架,保障制造设备体系与服务平台体系高效衔接。创新监管模式,为新兴业态预留发展空间。优化两业融合重点项目用地政策,制定两业融合产业引导目录。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社会信用体系,营造有利于两业融合发展的优质营商环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与运行机制,加大知识产权执法力度,激发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保障两业融合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
“两化”转型:扎根产业发展实际,推动实干进阶“丰收田”
当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发展(简称“双化协同”)的阶段,而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是具体表现之一。其中,数智化技术可以为产业绿色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绿色化理念也可以引导数智化技术的发展方向,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精准助推企业转型,激活产业升级动能。两化转型已成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其中,绿色化能够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企业在实现发展的同时实现环保目标;而数智化能促进跨界融合与创新,为产业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助力拓展发展边界和激发创新活力。当前,广州推进两化转型要以大型国有企业为主要力量,联动中小企业围绕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工业软件关键共性技术、前瞻应用技术以及质量提升技术的研究,引领和带动产业发展。同时,广州应充分利用国家级和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集聚的优势,加快实施“智造计划”“定制计划”“上云计划”“赋能计划”,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改造,引导制造业企业“上云上平台”,促进更多企业实现数智化、绿色化转型。
培育绿色产业集群,筑牢生态发展根基。构建绿色产业集群的关键点在于发展清洁能源、推广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共赢。广州应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建立不同领域的绿色制造示范工厂,带动全产业链的绿色改造。构建完善的绿色技术推广服务网络,支持传统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结合各区资源特色,如南沙、黄埔等地的产业基础与增城、从化的生态优势,引导产业差异化布局,培育新能源、生态农业等绿色产业集群,加强企业间协同创新与资源循环利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健全绿色产品认证和标准体系。鼓励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推动绿色产品与国际接轨。利用广交会等平台提升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夯实数字基建底座,保障转型长效推进。完善的数字基础设施有利于应用驱动数智化转型释放绿色创新效应,也有利于发挥数据要素的倍增效应。广州应加快全市重点产业集聚区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满足企业在数智化转型过程中对数据传输的即时性和大容量需求。推进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鼓励本地龙头企业与互联网科技企业合作,助力企业实现生产制造的智能化、协同化和柔性化。注重提升数据中心能效,打造一批高规格的数字基础设施样板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建立科学的转型效果评估与反馈体系,制定量化的评估指标。定期对企业进行考核,依据结果动态优化转型策略。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防护机制,保障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数据安全和系统稳定运行。
未来产业谋划:深挖本土实业富矿,锻造创新务实“金名片”
未来产业是产业新领域新赛道的主体,具有引领性发展、颠覆性创新等特点,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培育未来产业,应坚持因地制宜,以科技创新为驱动。
立足产业根基优势,撬动未来技术进阶。未来产业发展依赖突破性和颠覆性核心技术,但其技术发展仍需植根于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站在技术创新的前沿开展前瞻性谋篇布局。广州应全面剖析现有的重点产业链,厘清上下游关系与发展现状,深度梳理各产业在规模、结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等方面的指标。同时,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精准识别发展未来产业的优势。从全局视角出发,推动科技资源整合,围绕智能无人系统、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前沿新材料等领域打造综合性创新平台。加强对未来产业前沿科技方向的分析,制定未来技术清单,引导研究方向和各方面资金投入。在不确定性高的领域,鼓励大院大所与企业共建产学研用的创新生态。
拓宽应用领域范畴,促进未来产业落地。细胞与基因、前沿新材料等一批未来产业领域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已进入规模化生产和产业化应用阶段,全球各大城市纷纷抢占这一应用市场高地。广州可以充分发挥城市的优势与产业基础,充分挖掘自身在未来产业落地与深度应用的潜力空间,在更多层面与维度上广泛拓展应用场景。依托广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和数字经济的雄厚基础,拓展未来网络与量子科技的多元化场景应用。支持智能清洁机器人、无人搬运车与无人机配送系统等智能无人系统领域的应用示范基地建设。突出本地医药类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科研实力,开展细胞治疗和基因编辑等前沿技术的转化与临床应用。发挥广州长期的船舶制造与海洋运输产业的积累,丰富深海探测、海洋新能源开发等成果的应用领域。
增强综合竞争实力,完善未来产业生态。未来产业发展依托于多组织合作互嵌形成的协同生产网络,既要充分激发政府、企业、学术以及应用等多方活力,推动知识、技术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又要构建涵盖不同规模企业的互通互融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打造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广州宜依据各产业片区在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方面的发展优势与潜力,合理引导各片区进行错位布局,开展协同合作。积极鼓励存在产业关联的地区携手共建未来技术创新高地,共同培育未来产业发展集群。推动组建智能系统、新材料等产业联盟,促进关联企业间信息的高效共享、技术的深度交流以及市场的协同运作。积极参与未来产业国家和国际标准制定工作,鼓励本地企业将自身先进技术标准转化为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
加强内外协同联动,拓宽未来发展视野。要在未来产业的竞争中实现引领,就必须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创新资源共享和融入创新网络。广州应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机遇,与周边城市一道构建未来产业创新网络。深化与深圳在深海深空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合作,强化与香港在细胞与基因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加大与佛山、东莞等城市在具身智能、智能无人系统等领域的产业配套协作力度。积极吸引前沿新材料、未来网络和量子科技等领域的全球顶尖科研团队与企业来广州设立研发中心或产业基地,促进本地未来产业能够与国际前沿接轨。
(作者顾乃华系暨南大学副校长、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