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级城市客厅、数字经济与总部经济的核心集聚区、老城市新活力的引领典范以及教育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关键承载地,天河区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全面激发就业市场活力,拓宽就业服务渠道,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深入挖掘岗位,优化就业结构,扩大就业规模,提高就业质量。
人才最高可获千万安家费
作为广州市经济强区,长期以来,天河区重在强化创业就业政策,营造良好的营商就业环境,招名企,纳贤才。
天河区组织实施《广州市天河区推动高质量发展重点人才激励办法》。其中人才补贴政策提到,对新引进尖端人才最高可给予1000万元安家费支持;对尖端人才培育最高可给予100万元支持;对博士、博士后工作站最多可给予30万元的科研启动经费支持;对新进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可给予每人每年10万元生活补贴支持;对期满出站的符合条件的博士后人才,可给予30万元安家费支持。而新创业人才支持项目对带项目、带资金或技术在天河区创办企业的海内外人才给予一次性20万元的资金支持;落实各项创业补贴政策,给予创业者1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资助、最高1.8万元的创业租金补贴、最高3万元的创业带动就业补贴、最高20万元的优秀创业项目资助、最高5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等。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的人才流动越发频密,天河区还出台了《广州市天河区深化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实施办法》,每年投入资金支持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平台服务、企业培育、项目离岸孵化、交流融合、专项支持等,增强对优秀人才来天河创新创业的吸引力。
天河区还积极为技能人才“搭台铺路”。一方面,天河区支持企业自主培养技能人才,紧扣“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不断完善天河区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机制,引导企业、培训机构、院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和社会评价申报。目前,区内已有39家企业、机构等被评为社会评价单位;72家企业成功申请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为企业内部2.1万名员工开展培训和鉴定,其中含高技能人才6600余人次。另一方面,天河区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以赛促建。由政府搭台,组织职业技能竞赛,为技术工人提供了一展所长的大舞台。
珠江新城
39家创业孵化基地遍布全区
天河区深谙筑巢引凤之道,以强化平台招揽人才、项目。
数据显示,目前全区共有各级创业基地39家,其中,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13家。辖内经省、市人社部门认定的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3家,其中,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华南农业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万鹏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广州市金颖农科创业(孵化)基地为省级创业孵化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通过整合资源、共建共享、要素配置等方式让大湾区青年在广州交流、创业。自2021年3月开园以来,基地累计引入项目354个,在孵项目140个,港澳项目占比近九成。天河人才港这一公益性创新创业人才综合服务平台,连续8年成功举办天河人才文化节(周),并通过组织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宣讲活动、精英人才职训营、校企供需对接会、专场招聘会等为青年人才提供多种形式就业服务。
天河区高质量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天河人才港、广州(国际)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等平台,充分激活辖内创业孵化基地及260余家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创新创业孵化基地首届暑期青创嘉年华回顾展示
深挖重点企业优质岗位
作为科创强区,天河区辖内汇聚了众多科创类企业。天河区积极挖掘高质量就业岗位,紧密聚焦软件和信息技术、金融、现代商贸、高端专业服务、都市工业及文化创意等核心产业链,全方位激活用工服务保障专员团队潜能,深挖重点企业、专精特新之星及行业龙头中的高潜力、优薪酬、强吸引力岗位。同时,天河区帮助人才拓宽就业市场边界,号召更多企事业单位加入见习岗位开发行列,借助区内就业驿站、就业创业e站等多元平台开展招聘活动。
天河区的就业创业服务细致、暖心。天河区组建天河区创业导师库,2024年以来累计组织开展创业指导进校园、进社区、进园区、进基地活动73场;开展“创响湾区·就约盛夏”暑期青创嘉年华、港澳青年就业创业百团万人湾区行、天河人才文化周、湾创会客厅、创业训练营、院士开讲啦等特色双创活动300余场,推荐区内创业项目参加进博会、粤港澳大湾区服务贸易大会等展会,助力创业项目拓宽市场。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何钻莹通讯员:何平、林晓洁、蒋文好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苏俊杰 通讯员:天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