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大半年实在太幸福了!宝宝没入托前我们每天‘疲于奔命’,入托后,他每天都很开心,我跟先生就更满意了。早上把宝宝送来,傍晚下班再来接,收费合理,减轻了很多负担。”这是2岁宝宝小永妈妈梁女士的心声。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是困扰很多双职工家庭的难题。去年5月,小永成为广州市首家“公建民营”街道普惠托育园的第一批入托宝宝。如今,越秀区18条街道已经全部开办了“公建民营”街道普惠托育园,数百个家庭受惠于此。
110护航+半价托育社区出手破解“养育难题”
建设街普惠托育园位于黄华塘社区一栋居民楼的一楼,门前是独立的院子,可以进行户外活动,隔壁是社区颐康服务站,实现“颐康+托育”、医疗保健、配餐服务融合发展。
小永去年5月入托时只有一岁半,还只会走路不大会讲话,时隔大半年,记者再次探访托育园,他已经跟老师、保育员以及小伙伴们叽叽喳喳笑着说个不停,唱歌跳舞,开心玩乐。妈妈梁女士说:“宝宝现在会说很多话,在家里我们是说粤语的,老师和保育员都会说粤语,交流完全没问题。”
身为外婆的谭女士告诉记者,自从去年5月孙儿派派幸运中签,入托家楼下的普惠托育园,她轻松多了,8个小时可以搞好卫生、备好晚餐,还可以抽空跟朋友一起聚一聚。“广州雨季长,接送走远了也不方便,这里最合适。”谭女士说,再过几个月,派派将年满3周岁,今年9月,他将入读幼儿园。在家门口普惠托育园度过的一年多时间,实现托育园到幼儿园的顺利过渡,减轻了自己的负担,也更利于孙儿的成长。
老师喂小朋友吃饭
据了解,建设街普惠托育园在托的宝宝大部分集中在一岁半到两岁半,目前有17名宝宝在托,入托要求是要会独立走路。去年9月,首批入托的宝宝已经有几名足龄入读幼儿园,腾出托位,很快又有新的宝宝入托。
“安全”“工薪家庭可承受”是建设街普惠托育园两大特点:该托育园餐食由中央厨房配送,保障食品安全;在全市托育机构中率先安装“公安110一键通”报警系统,并将托育园纳入街道应急小单元管理。8:30至18:30的托育服务,每月定价1650元,8:30至16:30的托育服务,每月定价1450元,餐费25元/天。梁女士告诉记者,“我此前就了解过周边托幼机构,收费基本在3800元/月起步,建设街普惠托育园1650元/月,相当于市场价一半,很实惠。”
越秀区卫生健康局副局长林晓晖说,街道级普惠托育机构首要定位是设在“家门口”,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送得起、用得上、有保障”的普惠托育服务。2024年,越秀区依托“普惠托育一体化发展”,全区托位总数增至6946个,入选省“百千万工程”民生领域改革典型案例。
小朋友玩积木
“一街一策”+公园自然课解码普惠育儿新范式
越秀区常住人口96万,户籍人口117万,人口密度高达3.07万人/平方公里,位居全市之首。随着社会发展,0—3岁托育服务问题逐渐凸显。越秀区卫健部门专题调研发现,近九成家庭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照护上存在压力,主要表现为与工作冲突、育儿花费大、缺乏个人时间等。同时,食品安全、离家距离、场地设施以及从业人员专业性,成为家长送托时的核心关切点。
如何解决这些难题,建设好普惠托育园,成为提升越秀区民生福祉的关键所在。越秀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秉持“一街一策”的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普惠托育一体化发展新模式,通过整合闲置资源、推进“增量”改革,逐步实现了普惠资源整合“最大化”、托育服务“专业化”和送托成本“惠民化”。
越秀区综合考虑工薪家庭育儿经济压力与托育机构可持续发展,多措并举创新惠民举措。实施“应免尽免”,街道探索免费提供场地,用水、用电、用气均按居民价格收费,极大减轻了托育机构运营成本,让机构发展更有动力、市民受益更多。实现“延时稳价”,考虑到工薪家庭工作需求,全日托服务时间可延长至18:30,让家长可以在下班后再来接,全区街道普惠托育园每月托育费均价2280元,不超过广州中心城区市场价的50%。实行“服务增值”,园区在提供专业照护服务的同时,还开展语言启蒙、感统训练、绘画美劳等增值项目。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也发挥协同机制,派出医生指导托育园建设和运营,确保托育服务精细化、优质化,让家长切实感受到托育的价值,实现“放心托、安心育”。
“一街一策”是越秀区普惠托育园的一大特点。洪桥街普惠托育园目前聚焦托婴服务,由3位老师、保育员照护9名月龄均在18个月以下的宝宝,虽然部分宝宝还不会独立走路,但都活泼可爱。18个月以内宝宝的托育费为3800元/月,膳食费是18元/天(五个月开始要辅食)。这里充分利用毗邻越秀公园的优势,开展“阳光照护”,在天气适宜的日子,带领宝宝们到园外的科普文化广场、越秀公园开展自然课程和科学探索,体会四季流转、万物生长。日常充分利用户外场地,天气适宜时,保证每天两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让宝宝们感受阳光温暖,提升身体素质。根据婴幼儿的特点安排玩美艺术、绘本阅读、人际交往、感觉统合等,让宝宝们在欢声笑语中自然成长。
越秀区率先普及普惠托育的探索,正为众多家庭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与帮助,也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助力全市托育服务水平的提升。今年越秀区大力创建广州市生育友好先进区,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新增普惠托位2000个。
家长接小朋友放学
知多D
“公建民营”街道普惠托育园,是指由街道提供场地交由专业的第三方托育机构来运营的托育园,具有价格普惠、服务优质的特点。今年,广州市深化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建设,推动“公建民营”普惠托育机构实现全市镇街全覆盖,各类幼儿园开设托班1000个以上,力争每千人口托位数达5.8个。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吴子良、廖靖文
海报设计/肖慧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