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现场
兴建中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
昨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下称“大会”)在广州羊城创意产业园举行。会上,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正式揭牌,岭南文化大模型同步发布。当天,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首批战略合作企业现场签约。
大会发出了广东进一步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强烈信号,宣示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指,为广东高质量发展固基,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夯土。
探索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新路径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在文化领域的落地项目,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下称“羊晚集团”)以“媒体+”形式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布局未来、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顺应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战略目标的着力点与重要抓手。该大厦地处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核心地带,位于羊城创意产业园主园区东侧,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高达149.95米,计划于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使用。
接下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锚定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年轻态’的人才汇聚高地”“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验室”的目标,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化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化底座厚重”“跨界融合发展”“产业基础扎实”“位置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稀缺”“服务配套成熟”……大会现场,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负责人向与会嘉宾介绍了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六大特点”,并向国内国际企业发出诚挚邀约:“请到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来,共同建设‘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共同创造新的奇迹。”
该负责人表示,如今,羊晚集团正按照省委和省委宣传部部署,围绕媒体、文化、产业、数据四大战略板块,以“媒体是根基,文化是灵魂,产业是载体,数据是平台”的战略图谱,全力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努力打造成为“国内一流新型文化传播媒体集团”。
据介绍,对于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正式运营后的产业发展规划,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是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的第一栋超高层甲级写字楼,在物理空间上是集产业用房、人才公寓、多功能厅等多元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体。接下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集聚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元宇宙、智能机器人、游戏动漫、微短剧、投资金融等头部企业、顶端人才,形成“头部引领,创新驱动”效应。
岭南文化大模型发布
大会现场,与会嘉宾代表共同为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揭牌。
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介绍,羊晚集团将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为物理载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建设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域文化大数据体系,通过整合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发岭南方言语料库、岭南文化基因库等特色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
他表示,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将以“1+2+3+X”为框架,打造全国文化数字化标杆;将与“百千万工程”部署对接,做到文化大数据直抵基层,打造数字村史馆、AI文旅自助导览、跨境IP交易所等百余项智能体应用,为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难题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大会现场,岭南文化大模型实验室主任邓立邦发布并演示了岭南文化大模型。
他表示,岭南文化大模型是国内首个文化领域的多模态推理大模型,以国产DeepSeek大模型为技术基座,深度整合岭南文化权威典籍及粤港澳三地文化资源,通过先进的知识蒸馏与多模态融合技术,进行模型蒸馏训练出自主可控、自有产权的“岭南文化大模型”,构建智能化、系统化的岭南文化数字资产库,实现文化遗产的永续保存、精准解析与创新转化。
聚焦数字创意产业
广东五大优势
大会指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广东有“五大优势”。
这里战略机遇明显。广东的产业规模大、体系全,拥有制造业全部31个大的门类,集聚了9个万亿元级产业集群,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一体发展,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这里文化基础深厚。从建成广州国家版本馆、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等文化地标,到编纂《岭南文库》《岭南文化辞典》,岭南文化在新时代大放异彩。深厚的文化底蕴,厚重的文化传承,多元的文化精神,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深厚的文化资源。
这里市场活力强劲。从人口来看,广东拥有超过1.27亿常住人口和1.5亿实时在粤人口,既提供了最充沛的人力资源、文化英才,又提供了最具吸引力和消费能力的广阔市场。另外,广东市场活力强劲,既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又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
这里科创实力强大。广东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广东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稳居全国首位。科技基础雄厚,创新实力强大,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里开放优势明显。广东的开放基因延续千年,一以贯之。开放优势厚植了多元交流、中西交汇、古今交融的文化条件,为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提供了不少“文化出海”机遇。
发布五项举措
会上,广东同时发布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五项举措。
以政策支撑为基石——从《广东省培育数字创意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3年更新的升级版,广东持续完善动漫游戏、影视生产、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重点行业政策体系,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审批备案流程。
以产业集群为纽带——短短11公里的科韵路,汇聚了近150家数字游戏、VR、软件研发等企业,创造了千亿元产值的产业生态。支持培育产业生态集群,就是要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数字创意产业提档升级。
以文化挖掘为内核——广东用数字技术激活文化基因,让越来越多文化IP“火出圈”。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的建设,亦将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建立起岭南文化IP系统转化开发体系。
以人才集聚为动能——人才,始终是广东文化产业最旺盛的生命力。搭乘“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的东风,广东创新实施“广东特支计划”等人才计划,吸引全球各地的文化英才。
以技术攻关为利刃——广东抢抓机遇,在人工智能赋能文化建设这个赛道上跑出“加速度”。“人工智能+文化”不仅提升了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传播和服务水平,更开辟了新的文化消费场景和商业模式。
广言快评
乘“数”而上 以“新”致远
文化地标,广东再“上新”!
昨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新基建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召开。据介绍,在不远的将来,随着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建成,岭南大地将再添文化新地标。这无疑是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又一件大事、喜事。
新则活,旧则板。文化繁荣的密码,始终蕴藏在创新之中。当文化产业与科技创新“双向奔赴”,既能集聚产业资源、催生新的业态,又能释放创新动能、激发文化发展活力。作为文化产业第一大省,广东发展数字创意产业有着坚实基础、突出优势。岭南文化精粹蜚声海外,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八年排名全国第一,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等稳居全国首位,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超过10%……文化底蕴深厚、市场活力无限、科创实力雄厚、开放优势鲜明、战略机遇广阔,为全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提供了丰沃土壤、广阔空间。
接下来,如何写好数字创意产业这篇大文章?广东将从政策扶持、产业培育、文化数字化、人才培养、技术攻关等方面推出五项举措。仅以产业来说,聚焦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该项目将致力于打造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试验田、“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年轻态”的人才汇聚高地、岭南文化传承发展的实验室……文化、商业、生活在这里融合为一,知识、信息、资金等要素在这里加速集聚,必能形成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提升数字创意内容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水平,为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拓展新的战略空间。向新而进、以新致远,广东数字创意产业必将跑出加速度、迎来新发展。(广州日报评论员庹亚男)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张素芹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苏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