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再次向全球投资者发出“投资广州、投资未来”诚挚邀约!3月28日,广州市投资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联合主办“广州产业空间及投资机遇推介活动”,会上发布了《广州市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发展若干措施》(“投资发展10条”)。同时,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正式上线,还发布了《广州·开启未来之门》城市形象片。
《广州市进一步促进企业投资发展若干措施》
①推行“拿地即动工”模式,确保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的30个工作日内快速开工。
②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允许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项目的土地出让价款在1年内缴清。
③针对已出让的商业或商务兼容商业用地,允许业主方在明确产业类型、经济贡献、自愿补缴相应地价并与当地区政府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动态调整自持物业比例、商业面积比例及销售要求。
④明确采用“弹性年期+有条件续期”供应的工业用地使用权到期后,经综合评估后予以续期的,续期时地价原则上结合原出让合同约定价格、续期时工业用地基准地价等,综合评估确定。
⑤优化要素资源供应,推动工业项目红线外管线连接工程企业零投资。
⑥减轻企业履约负担,不再将投资强度、产值、税收等承诺作为收回用地、惩戒及企业失信的依据,并将工业用地项目投入产出监管协议改为投资服务评估协议,增强服务属性,适当降低评估年限,减少评估频次。
⑦推动增资扩产提容提效,对提容企业不强制新增产值、税收承诺。
⑧简化项目施工报建事项,不对工业项目的装配式建筑比例、新能源应用比例等作强制性要求。
⑨鼓励有条件的区为企业提供免费规划技术审查、放线测量等服务。
⑩妥善处理存量政策及合同协议,设置履约兑现过渡期,确保政策执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广州以央国企新项目、优质外资企业、新型民营企业等三大类企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各企业、各机构、各区、各部门将根据各界建议适时出台下一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更彰显广州打造投资便利化标杆城市的决心。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州新引进高质量产业招商项目324个、投资总额1034.3亿元,其中百亿级制造业项目2个,抖音、阿里、腾讯等10家平台新设11家独立法人、预计营业收入百亿元项目3个。
硬核:十大举措“刀刃向内”
广州“投资发展10条”从推行“拿地即动工”模式、降低用地取得成本、优化产业用地供给、优化要素资源供应、减轻企业履约负担、简化项目施工报建事项等10个领域全面优化产业版营商环境,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勇气直击投资痛点。
记者了解到,从聚焦企业感受、围绕降本增效出发,广州“投资发展10条”的措施直接解决企业投资的痛点、难点,秉承了广州一直以来的务实高效。比如企业从投资到项目落地,快速高效是第一要义,广州“投资发展10条”中提到推行“拿地即动工”模式,确保企业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的30个工作日内快速开工。同时,一系列“硬核”举措还体现了灵活性,有效为企业减负,如降低用地取得成本,允许符合产业导向的工业项目的土地出让价款在1年内缴清等措施,不断助力完善广州产业版营商环境。
创新:培育载体 “上下游就是上下楼”
企业选择投资广州,最看重的是机遇和未来的发展空间。在筛选落脚地时,企业更关注城市的“比较优势”。空间广阔是广州最具竞争力的比较优势之一,首次上线的“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集成全市420宗、近19平方公里优质地块资源,企业通过产业类型、区位条件、用地指标等进行智能筛选,即可实现“指尖选地、一键直达”,推动土地供需精准对接。通过用地智能匹配的方式,广州将“空间存量”转化为“发展增量”,企业亦可在该“超市”上实现“所见即所得”。
当前,广州拥有1个自贸片区、4个国家级经开区等重大战略平台,工业产业区块690个(626平方公里),具有整个大湾区最多的可招商产业用地100平方公里(15万亩)。目前广州正在系统梳理3个月、6个月、1年内可供用地,形成更精准的招商用地库,让项目更加快速地匹配用地。同时,提供一批低成本、高标准、适配性强的载体,市区联合集中导入产业资源、培育一批“上下游就是上下楼”的专高标准载体,打造产业地标。
据悉,围绕“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广州正在探索构建“产业集聚区—产业区块—产业用地”三级管控体系,促进15个战略性产业集群、6个未来产业集聚发展,并推出惠企利民促产新举措,实现“引进即筹建、拿地即开工、完工即投产”一站式高效服务。
行动:每年百场招商活动火力全开
本次推介活动作为全年“投资广州”系列推介路演活动的首场活动,探索以“资源可视化、政策场景化、服务立体化”的创新模式,通过沉浸式产业空间展示、数字化土地匹配平台、全链条政策工具箱的有机联动,实现“一场活动、多维赋能”。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投发委办主任吴扬表示,2025年广州招商目标是“新引进1000个高质量项目、10个百亿级项目”,全市将聚焦“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叠加政策、空间、市场三大机遇,为全球投资者铺就“战略机遇可见、要素保障可靠、成长路径可期”的发展通途。
投资广州,市场机遇广阔。在应用场景上,广州作为中国三大医疗中心之一,具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发展沃土,在“港澳药械通”政策支持下,能非常便利地将药械纳入医疗机构使用;广州已累计开放1340条测试道路(累计单向里程2601公里),覆盖8个行政区,开放面积全国最大(3240平方公里),为自动驾驶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广州800米以下可申请使用的飞行空域达50%以上,目前已建成及可即时使用起降场38个,5G-A基站共建成41个。在资本市场上,截至2024年末,全市私募基金管理人近800家,管理规模约5600亿元,其中,广州产投两大母基金合计投资金额超450亿元,基金管理规模1300亿元,已投资签约子基金总规模超4000亿元,已培育出79家上市公司和75家“独角兽”企业。在能源供应上,今年引进的藏粤直流项目,计划“十五五”建成投产,将为广州每年带来超200亿度的绿色电力,电价低于市场价10%—15%,助力企业低碳发展。
据悉,广州将积极运用广交会、进博会等重点平台开展会展招商,并通过“投资广州全球合伙人”等渠道,每周举行项目对接,每月开展国内路演,每季组织全球推介,每年招商活动达100场,全面展示广州的营商环境和产业优势,聚力引流全球投资资源。
招商土地超市可智能筛选VR看地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推出“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在去年政务版基础上全新升级,实现“零距离读地、全要素招商、选地‘一键达’”一体化服务,打造全球投资者来穗发展的“数字导航”。
“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全新开发桌面端及移动端平台,打破时空限制,企业可通过电脑、手机随时访问,实现“指尖轻点、一键选地”。公开推出全市420余宗可招商土地资源,总规模近19平方公里,涵盖居住、商服、工业等多元用地,并以“土地仓库+超市货架”模式直观展示,支持按区位、面积、用途等条件智能筛选。
创新推出“VR实景看地”功能,足不出户即可掌握地块基本信息及周边教育、医疗、交通配套详情,选址成本大大降低。
结合招商应用场景需求,打造定制化“功能模块”,如环“南昆山—罗浮山”资源专属界面,将招商载体从单一国有建设用地土地拓展至自然资源全要素,包括留用地、农田、温泉、景点、酒店等重要资源,助力生态价值转化与产业融合发展。
集成规划参考图层,涵盖国土空间规划、交通路网和周边配套等实时数据,并提供产业布局和科创总部选址范围,企业可叠加分析地块价值与开发潜力,精准匹配绿色经济与科创企业需求。
提供“按条件”+“自由圈选”的双重选地功能,最大限度解读选地需求,实现可通过自由选择空间范围,获取所有符合筛选条件的可招商土地资源清单。其中,按条件选地可以通过地理位置、土地面积、用途等筛选,圈选查询功能提供圈选、框选和自由选择三种方式,直接列出所划空间范围内的地块清单。
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表示,“广州市招商土地超市”将持续深化“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模式,推动土地资源与产业需求高效对接,为广州建设“产业友好型、企业友好型、人才友好型”城市注入新动能。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薇薇 杜娟 通讯员 穗投发宣 穗规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