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中国政府网公布《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指出,为支持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加快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打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消费环境,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多条政策措施。
记者注意到,政策提及了首发经济、入境政策等重点消费领域。作为全国首批获批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广州,近年来不断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仅取得了获批设立市内免税店,持续优化入境人员支付环境等成绩,正在商旅文体深度融合的浪潮中,构建全域消费新格局。
在今年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广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今年广州将以消费场景激活“大市场”——不仅将用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推动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而且将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动传统产业从成名成品走向成行成势、新兴产业从星星之火走向星火燎原。
记者注意到,《若干措施》强调,要积极推进首发经济。其中包括办好精品首发季活动,支持相关城市打造各具特色的首发活动品牌,提升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消费引领力。支持国内外优质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为进口首发新品提供通关便利。打造一批全球新品首发地标,做强做优时装周、汽车展等平台载体。吸引全球优质品牌开设首店,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和地区总部,完善首发经济生态链。支持老字号品牌和新消费品牌跨界合作,打造更多新产品。
广州作为大湾区核心引擎,重磅出台了“首发经济16条”,支持企业结合城市地标性建筑、岭南特色城市景观,作为首店品牌、首发展示载体。记者注意到,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等举措,广州首发经济蓬勃发展。据介绍,2024年全年广州吸引超400家国际国内品牌首店落户,涵盖科技、文创、奢侈品等领域。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广州正式推出《广州首发空间指南》,精选广州塔、海心沙、广州大剧院等32个首发空间,为全球品牌、国货潮品等提供首发地、首选地,促进城市空间载体、产业品牌、时尚消费的有机融合,成为全国首个发布标准化首发空间载体的城市。
在优化入境政策和消费环境方面,《若干措施》提出要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提升外籍人员过境免办签证政策效能,推动相关城市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区域联动。
《若干措施》还提出,要更好发挥免税店和离境退税政策作用,并指出要落实市内免税店政策,推动已批准设立的市内免税店尽快完成建设并营业。鼓励国产名特优新产品、国货“潮品”进市内免税店和口岸出境免税店销售。加强离境退税政策宣传,在入境口岸、大型商圈、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及社交媒体平台投放多语种离境退税手册和指南。优化离境退税商店布局,引导更多优质商户成为离境退税商店。值得关注的是,去年广州已经获批设立市内免税店,而且持续优化入境人员支付环境。
如何办好各类大型消费促进活动?《若干措施》提出要办好“购在中国”系列活动,打造标志性扩消费活动品牌。支持举办更多高水平国际体育赛事、演出演艺活动。进一步优化营业性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审批和安全许可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压减审批材料,推广“全程网办”“一网通办”。
《若干措施》还强调要推动商贸流通高质量发展,支持开展现代商贸流通体系建设试点,打造辐射带动力强、供应韧性好的现代商贸流通节点城市。开展汽车流通消费改革试点,因地制宜发展汽车赛事、房车露营等消费新场景,扩大汽车后市场消费。
同时《若干措施》还提出要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表示将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培育名菜、名小吃、名厨、名店。提升住宿服务品质,支持住宿与旅游、康养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体育赛事经济,推动体育比赛进景区、进街区、进商圈,培育“跟着赛事去旅行”品牌项目。支持利用购物中心、商场等场所打造特色演艺新空间。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许晓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