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花盛开的时节,在广州这座英雄城的中心,一场致敬英雄与先贤的展演拉开帷幕。3月30日上午,“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之“南粤星聚场”主题展演在南粤先贤馆红棉舞台开启,市民群众和青少年学子共赴穿越时空的群星之约。本次活动由广州“英雄花开英雄城”系列活动组委会指导,中共越秀区委宣传部、越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办,越秀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越秀区教育局、光塔街党工委、光塔街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承办。
“星聚”舞台 穿越古今颂先贤
活动舞台背后的南粤先贤馆,展示了56位先贤和他们为岭南创造的弥足珍贵的成就,本次展演用市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先贤事迹、讲述英雄故事。
随着武术《少年中国说》的登场,主题展演正式拉开序幕。来自建设六马路小学的同学们演绎了少年英雄的英姿飒爽与凌云壮志。铭记百年前南粤先贤梁启超写下的名篇,继续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独立而努力。随后,由广东省朗诵协会会长史子兴扮演的“南越王赵佗”登上舞台,一袭长袍,语句铿锵,赵佗“和辑百越”的风采跃然眼前。歌舞《天下一心》由演员黄锦玲和广州市第十七中学学子联袂呈现,用粤剧和武术表达了南粤儿女对家国最深情的告白。而原广东话剧院院长李仁义则通过精湛的舞台表演,演绎了诗词情景剧《穿越时空的对话》苏轼篇,诠释东坡先生为何“不辞长做岭南人”。
历史翻阅到近代,中山纪念堂、广州歌剧学会带来原创音乐剧《青年孙中山》选段,高亢的歌声,唱响了“天下大同”这一青年孙中山朴素的愿望。演出最后,一曲《英雄花开英雄城》再次响起,署前路小学的学子们用歌舞,表达了成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的信心和决心。
观众黄先生说,“南粤先贤中有保家卫国的人、有为民造福的人、更有救国救民的人,他们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
沉浸体验 身临其境会英雄
南粤先贤馆内,由真人NPC扮演的“南粤先贤”们发起了一项“英雄令”召集活动,邀请市民群众一同开启“博物馆奇妙游”。参与者需学习古代礼仪和文武技艺,与苏轼对弈、向韩愈问琴、随文天祥舞拳、向冼夫人学射艺,在沉浸式的游戏中学习传统文化和先贤事迹。顺利通关的游客,则被冠以“状元”荣誉,获得通关令。
据介绍,南粤先贤馆以“南粤星聚场”为主题,在三月举办情景演绎、宣讲、讲解、研学、沉浸式体验等一系列丰富的文化内容,并通过粤语讲古、南粤先贤主题影视作品放映赏析、古琴、箫笛演奏、《广府梦华录》VR体验等沉浸式体验,帮助市民群众更加了解南粤先贤和英雄人物,增强文化自信;并充分调动街道社区、辖内中小学校、共建单位的参与热情,通过朗诵、宣讲以及红色歌曲传唱的形式,歌颂张太雷、周文雍以及东江纵队等英雄故事,让英雄故事口口相传。
“我们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这次‘英雄花开英雄城’中特别打造了 ‘南粤星聚场’系列活动,通过多种艺术形式讲述了岭南地区的先贤和英雄的故事,引导市民群众学习先贤和英雄的品格,继承发扬他们的精神,从而更加深切地认识到广州这座英雄城的底色。”越秀区文博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我们还将与广东省社科联等单位合作,加强对先贤故事、精神的挖掘,启动短视频拍摄、沉浸式讲解等更多项目,让每位先贤的故事都走进千家万户。”
贯穿全年,红色活动传精神
“南粤星聚场”是越秀区用好自身资源禀赋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的一个缩影。在“英雄花开英雄城”2025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中,越秀区充分发挥文化资源、教育资源、公共服务资源丰厚的优势,围绕核心场馆和各大红色场馆,在3月集中开展了百余场活动,吸引数万人走进红色场所学习革命历史;红色新场馆新青年创享社的正式对外开放,为北京路注入了红色青年力量;青少年学子通过“童爱越秀”志愿集市,让红色文创走进社区;“珠水红棉”定向活动的开展,丰富了红色研学的形式与体验……红色故事从场馆里、文物里走进了大街小巷,红色精神也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动广州市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越秀核心片区)建设,通过场馆+活动+研学的形式,让市民群众、青少年学子铭记历史、敬仰英雄、传承精神。”越秀区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红色文化传承弘扬是我们一项贯穿全年的重点工作,接下来,我们还将深化打造越秀红色研学季特色品牌,持续活化利用红色革命遗址,让红色文化更加散发更持久、更深入人心的力量。”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李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