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的重要传统节日,承载着慎终追远、缅怀先人的深厚情感。4月4日,广州市番禺祥和陵园迎来祭扫高峰,共有近3万人预约行“正清”,截至下午2时,已有近2万人入园。市民践行文明、节俭、绿色、低碳的祭扫理念,寄托对逝者的深切哀思。
上午9时30分许,记者在祥和陵园南门和西门见到,前来祭扫的市民络绎不绝,他们扶老携幼,携带鲜花、水果、乳猪等祭品,有序通过门口安检处进园。园内整体秩序井然,“鲜花果品祭故人 无火无烟更清明”“厚养尽孝好家风 文明礼葬传美德”等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广播里滚动播放文明祭扫倡议。
市民有序入园携带鲜花祭扫
在墓园区、骨灰楼等集中祭扫场所,未闻鞭炮声,也少了传统纸钱的痕迹。园内免费提供清香及鲜花,引导祭扫群众用芳香代替烟尘,践行低碳无烟祭扫。市民梁小姐认为,以鲜花代替传统祭品,既环保又庄重,不仅能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同样表达对先人的思念。
为进一步营造文明、和谐的祭扫氛围,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区民政局、区文明办等单位在祥和陵园南门广场,联合主办“一树一花皆寄思念 文明祭扫平安清明”2025年番禺区清明节文明祭扫宣传活动,精心设置多元活动板块,市民在此可免费领取鲜花,参与互动答题和拍照打卡,助力绿色新风传递。
市民填写移风易俗知识答题卡后挂在造型树上
市民免费领取鲜花
清明节同时也是致敬英烈的重要时刻。在祥和陵园内,多名身着校服、佩戴红领巾的孩子,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植地庄抗日战斗烈士纪念碑前献花,致以少先队队礼,聆听先烈事迹。有家长表示,选择在清明节带孩子来到这里,就是希望让孩子铭记历史,“比起单纯说教,这样的方式更能在孩子心中种下爱国的种子。”
青少年向纪念碑献花
据祥和陵园副主任容肖娟介绍,为保障祭扫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今年祥和陵园推行实名预约、限时分流制度,并推出异地停车与免费公交接驳服务,在“正清”当日调配异地停车位5000个、抽调10台公交运力开行循环免费接驳,确保“停车-等候-接驳”全流程高效运转不拥堵。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樊芸、谢展鹏、阮汉标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肖桂来 通讯员:樊芸、谢展鹏、阮汉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