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广州市2025年住房发展年度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在市住建局官网发布,这是广州首次发布住房发展年度计划。
“计划”分为商品房和保障房两大类。商品房方面,今年计划批准预售商品房约5.4万套,中心5区、外围4区和增从2区占比分别为36%、48%、16%。保障房方面,今年计划筹建公租房0.8万套,供应公租房0.34万套,保障公租房轮候家庭的平均轮候时间不超过3年;计划筹建保租房10万套(间);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房0.15万套,供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28万套。
供应商品房用地515.50公顷,保障房用地11.85公顷
“计划”明确,今年广州将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稳步增加配租型和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供应,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持续满足城乡居民多样化的改善性住房需求,规范住房相关监管制度,有力有序防范房地产风险。
根据商品住房供应计划,全市计划批准预售商品住房建筑面积565万平方米,房源约5.4万套,其中,中心5区、外围4区和增从2区计划批准预售商品住房占比分别为36%、48%、16%。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结合房地产市场情况,计划供应商品住宅用地515.50公顷。
保障性住房分为公共租赁住房(面向户籍中低收入群体)、保障性租赁住房(面向新市民、青年人)、配售型保障房(面向工薪收入群体)。保障房供应计划明确,计划筹建公租房0.8万套,户型以不超过60平方米的两房为主,供应公租房0.34万套,发放租赁补贴1.9万户(新增发放租赁补贴0.36万户),保障公租房轮候家庭的平均轮候时间不超过3年。计划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10万套(间),户型以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计划筹建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15万套,供应配售型保障性住房0.28万套,户型以90平方米以下的两房、三房为主。
保障房供应计划提到,坚持“以需定供”,计划供应保障性住房用地11.85公顷,项目应选址在公共交通便利,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区位。
推进购买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保障房
“计划”提到,广州将持续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落实各项存量政策、增量政策,打好“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政策“组合拳”,精准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进购买存量商品房用作安置房、保障房,推动配建车位车库与商品房同步销售。
在健全住房供应体系方面,今年将组织编制《广州市住房发展“十五五”规划》,优化和完善住房“市场+保障”供应体系,坚持合理控制增量、优化调整存量、着力提高质量,支持各区“因区施策”优化住房供给结构。优化住房租赁市场供给,不断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租住需求。建设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好房子”,推出更高品质更舒适的住宅产品,推动保障性住房‘好房子’建设,结合老旧住房更新改造,把老房子、旧房子建成“好房子”。
广州将持续完善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推动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切实用好房地产投融资对接工作机制,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推进合规项目“应进尽进”、已审贷款“应贷尽贷”、资金拨付“能早尽早”,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支持项目建设交付。改革房地产融资模式,以项目为单位合理配置金融资源,引导房地产企业逐步形成适度杠杆比例、合理负债水平和正常周转速度的发展机制。
谋划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根据“计划”,广州将加快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租房和配售型保障房为主的住房保障体系。做好公租房兜底保障,实行常态化分配新模式,推动公租房保障逐步向实物保障和货币补贴并重转变。加大保障房建设和供给,增加保租房房源供应,推进配售型保障房建设。建立配售型保障房意向登记库,向社会公众开放申购意向预登记。
今年,广州将平稳有序供应住房用地。坚持以需定供,以房定地,合理把握供地规模、供地时序和供地结构,保持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基本稳定。支持通过商品住宅用地公开出让配建等多渠道筹集保障性住房。积极谋划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减少市场存量土地规模、改善土地供求关系、增强房企资金流动性、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谋划城中村改造项目落实货币化安置政策
“计划”明确,广州今年加力实施城中村改造和城市更新,完善城市更新政策和工作机制,实施“依法征收、净地出让”的改造新模式,罗冲围等四大片区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快推进11个示范项目建设。稳中求进做好旧模式改造项目,加强统筹,稳妥推进。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做成一个”的工作思路,积极谋划在城中村改造项目中落实货币化安置政策,加快制定使用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的工作方案和工作指引,打通实施路径。
广州将推动住房公积金扩面增效,研究扩大首付提取政策适用范围至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等,持续在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贷款上双向发力。推动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更多人群,力争实现住房公积金全年实缴人数535万人。探索研究给予灵活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缴存补贴,助力广州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广州今年将承前启后推进老旧小区及危旧房改造。以“绣花”功夫推进老旧小区微改造,健全完善居民主动参与共治共管机制。注重培育老旧小区“造血”能力,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实施工作,实现以改促治,维护改造成果。新开工改造老旧小区156个,重点推进珠江两岸5公里范围内老旧小区改造,创建一批成片连片示范项目。推动危旧房原拆原建,拓展资金筹集渠道,推动居民和社会资本参与改造和运营。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天研